张姓,姓张的名人

时间:2016-10-21 13:57:43     编辑:Ky02
20

  “张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得姓的起源是来自于“姬姓”“源于改姓”,得姓的始祖是“张挥”。那么您知道关于张姓家谱、张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张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张姓,姓张的名人

张姓,姓张的名人

  

  张姓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王朝。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 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 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 人口总数的6.83%。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张姓起源

  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张姓家谱

  湖南长沙坳上张氏族谱十二卷:张远选主修,民国三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家谱网

  湖南浏阳金冈段张氏二修家谱十四卷:张永嵩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家谱网

  湖南湘潭南轩张氏会文房六修支谱八卷:张承宗等纂修,民国三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家谱网

  张氏族谱六卷:万友等主修,民国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家谱网

  张氏三修族谱十卷:张梓元主修,清光绪二十三年木刻活字印本: 家谱网

  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张庆堂、张春雷等重修,清嘉庆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张薰等修,清咸丰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图书馆

  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张客修,清同治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

  字辈排行

  安徽省金寨县: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安徽省亳州市:学北天守广,德心玉俊良;志明本绍统,兴家传费祥

  安徽省桐城市: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山东省齐河县:令之允传方圣永怀修世德

  山东省新泰市:广安树继云,凤仙世孝远,仁怀振家真

  山东省淄博市:成先志光宗,德士传家法

  山东省青岛市:世开黄道日,双德吉祥始

  山东省兖州市:文士堂西广,召书庆元祥,承彦明嘉绪,振国守典长

  山东省诸城市:甲子寿光来,青春依旧在

  河南省郸城县:栋国大怀付得加其太平安

  河南省邓州市:明喷文鳯,荣先可绍,一本清传,福泽永继,学定万全

  湖南省宁乡县: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贵州省:荣诗承奇,仁能洪道,国均先进世,奇忠赵王姖,天远开绵秀,普打郑昌依

  江西省赣州市: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

  江西省武宁县:挥公肇远绪,友吉炳成周,善颂钦君子,师臣作汉模,宗演三溪秀,嗣昭六监图。必昌崇有

  四川省:世卫国步元昌茂兴龙吉(算命www.bmfsm.com)

  重庆市:鸿才启世,智胜绍欣;传扬天道,信步乾坤。苍鹰展翅,高远超群;翱翔霄汉,啸傲风云。雄狮过岗,迅猛驰奔;横行原野,威震丛林。狂龙涌浪,广阔无垠;蒸腾甘雨,泽惠黎民

  江苏省如皋县: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诗书常守同居训其昌占庆余

  江苏省丰县:国泰民安,田广文光,敬传祖,继中恒

  姓张的名人

  张仪(前?~309)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前 186)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张丽华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果老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前114)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1321~1367)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机构 。十七年因国民***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张姓起名

  张姓男孩起名

  张阿咏 张艾珂 张爱兰 张爱民 张爱平 张爱伟 张安洋 张翱岩 张傲淼 张傲迅 张傲泽 张奥荀 张白鸽 张百淼 

  张柏年 张柏庆 张柏芝 张邦鑫 张宝慧 张宝金 张宝军 张宝良 张宝伦 张宝钦 张宝青 张宝全 张宝熙 张宝曦 

  张宝盈 张宝友 张宝竹 张保华 张堡剀 张北海 张北京 张贝桐 张本善 张碧琦 张碧月 张璧楠 张宾匀 张彬彬 

  张斌翔 张缤匀 张冰冰 张冰杰 张冰蕊 张丙军 张邴雯 张邴尧 张秉权 张炳峰 张炳辉 张炳林 张伯年 张伯喜 

  张博峰 张博涵 张博慧 张博钧 张博亮 张博霖 张博伦 张博强 张博思 张博涛 张博威 张博伟 张博熙 

  张博曦 张博轩 张博彦 张博阳 张博云 张卜砾 张卜鸾 张卜少 张不优 张才德 张才丰 张才铭 张采弘 

  张采微 张采伊 张采奕 张彩格 张彩虹 张彩峡 张彩暇 张彩瑕

  张姓女孩起名

  张阿丽 张阿梅 张阿燕 张啊萍 张艾萍 张艾瑶 张爱芳 张爱丽 张爱琳 张爱玲 张爱梅 张爱萍 张爱霞 张爱雪 

  张爱艳 张爱燕 张爱英 张爱莹 张爱媛 张嫒燕 张安娜 张安萍 张安琼 张安冉 张安婷 张安文 张安霞 张安秀 

  张安雪 张安怡 张安颖 张傲雪 张吧萍 张白梅 张白萍 张白雪 张柏琳 张柏萍 张柏文 张柏妍 张榜文 张宝芳 

  张宝红 张宝玲 张宝萍 张宝琴 张宝文 张宝燕 张宝英 张宝玉 张保芳 张保红 张北娥 张北芳 张北娟 张贝茹 

  张贝瑶 张贝莹 张倍文 张必文 张碧红 张碧丽 张碧琳 张碧茹 张碧霞 张碧怡 张碧悦 张壁琳 张滨霞 

  张滨玉 张冰洁 张冰妹 张冰茹 张冰雪 张冰嫣 张冰艳 张冰瑶 张冰莹 张丙芳 张丙颖 张秉文 张炳文 

  张波梅 张博琳 张博文 张搏文 张才梅 张采霞 张采妍 张采玉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