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汪姓的由来
汪姓在百家姓中排名首座百零位,那么,汪姓的起源是怎么样的~汪姓的家训的什么,汪姓的历史名人有哪些,汪姓的现代名人有哪一些呢?
先秦时期,汪姓最初活动于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地区。两汉至唐朝,汪姓主要的活动地区在皖、赣、浙、苏地区,已经发展为当地的望族。
汪姓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典型大姓...清初汪姓始入 。一起看汪姓的上来。
	
	
汪姓的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 夏王朝时期古诸侯 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古国名,被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 防风氏...
你猜怎么着?!据史籍《 通志·氏族略》、《 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国语·鲁语下》等记载: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 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 防风氏。
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 湖州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 安徽歙县 - 改称汪氏。
防风氏~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据典籍《广韵·唐》中记载:“汪~姓。
汪罔氏之胤。”按典籍《说文解字》中的注释:“胤、子孙相承续也!”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客曰:‘防风氏何守也?
’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 - 今为大人。
’”这在史籍《 左氏春秋传》中也记载:宋武公子司空之世 - 长狄伐宋国、班在宋地长邱打败长狄 - 俘获长翟缘斯.
鲁桓公姬允(姬轨)十六年(公元前696年)长狄伐齐国~王子成父俘斩长翟侨如与其弟荣如,将荣如斩首 - 并将其头埋在周之北门即济北谷城。
卫国人又捕获其季弟简如。 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长狄由侵齐伐鲁、鲁国在东郡濮阳的成地战败长狄 - 富父终甥杀长翟侨如,埋其首于鲁子驹之门,至鲁宣公姬馁十五年(公元前594年)荣如死时已有一百零三年、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长翟氏为长狄氏、此后长狄败亡,并无子孙存活于鲁国。
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可见、防风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经多次更改,至孔子时已无“汪芒氏”~只有汪氏。
防风神话的被发现 - 是 新石器时期四大神话之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源流二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 西突厥 汪古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汪古部,为唐朝时期西域沙陀突厥的一个部落,在唐朝灭西突厥后,该部大部分归附唐王朝 - 以部名文化上汉化改姓氏,称汪氏。
汪古部(onggud)或译作雍古、王孤、翁古、 瓮古、旺古、汪骨、汪古惕等,汪古族部为北朝、唐代等时期蒙古高原跟以北以西的大部族~为突厥、回鹘、沙陀 等中亚、北亚、西亚 部族组成,后来改汉字 姓名 汪姓少部分北迁,进入辽东地区生息繁衍。
到了金国时期,辽东汪古部遗民融合于女真族,以故故落名称为氏,称汪古氏,金初在北边守长城抵抗蒙古 - 为回鹘、沙陀等组成~后来或留或徙至南方~分为多支。
至明朝末期,汪古氏已经多改称为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洪衮氏,满语拼音为Honggon Hala - 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吉林敦化)、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等地 - 成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841年(唐会昌元年),回鹘为 东北亚的 黠戛斯 所破,其中一部分南走,定居于阴山地区。故其祖源和突厥与回鹘等有关。
想起来真是、唐末,此部同中亚、西亚的突厥族沙陀部 李克用率领的沙陀部关系密切,可能跟部分沙陀突厥人融合,他们自称为"沙陀雁门节度"(也就是说李克用)的后裔...
后臣属于辽。辽朝授其首领官号详稳(大部族官),驻在阴山北的黑水(今内蒙古达茂旗艾不盖河)地。辽亡后归附金朝 - 为金朝诸部驻军之一。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 汪古的基本成份由操突厥语的各部人组成 - 容貌同嫠面的习俗同蒙古人有明显差别、故辽、金时称他们为白鞑靼。十二世纪末,净州以北的边墙建成,汪古部主摄叔、阿刺兀思剔吉忽里兄弟相继为金朝守边、称北平王。
说真的~《辽史》、《金史》、《元史》以及《李朝实录》等书中 - 都记载有不少女真姓,多为多音节的姓、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受到汉文化的波及 - 开始将女真语姓改为汉字姓,这其中就有将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改为汉”族汪姓的。
《续通志·氏族略》载:元时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元代汪世显家族就是汪古部落之汪姓...
清朝中叶以后,汪古氏、洪衮氏、洪果氏等,多改汉姓为汪氏、淮氏.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君主成公姬黑肱次子姬汪后裔 - 属于以国名为氏。汪芒国,取自姬姓鲁国汪氏二世祖汪挺次子汪芒之名、这在除改姓汪氏外的全部汪氏宗谱中都能得到印证、后讹为夏、商时期的汪罔国名。
汪芒国和汪罔国毫无瓜葛。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叔叔周公旦于鲁国。后因周武王早逝、即位的周成王姬诵年幼,才十二岁~基本而言周公旦必须留在都城辅佐周成王护朝、他便派长子姬 伯禽出任鲁国国君。
你猜怎么着?鲁国传十三代十五君至鲁成公姬黑肱,生长子姬午后为鲁襄公,而次子因出生时两掌有纹,“左王右水”、因而取名为姬汪 - 是为公子汪,因名封爵为汪侯,食采 颖川,世称“颖川侯”。
这在史籍《 姓氏考略》、《 姓氏寻源》跟《汪氏缘起考》等中皆有记载!公子汪生子为公孙挺(姬挺),公孙挺生姬诵,姬诵(姬满)被封于平阳(今山东 邹城平阳寺镇 - 非山西临汾),汪氏家族的郡望“平阳”等于缘于此。
依周礼中“三代公孙以后 - 诸侯不得祖天子,百姓不得祖诸侯”的制度规定,因此从姬诵开始~以祖父之名别称为汪氏,称汪诵、后代世为汪氏.
晋朝时期、淮安侯 汪旭在其所撰的《上谱表》中称:“祖居颖~初陈郡阳夏县西乡靖仁里、始祖为成公黑肱次子汪侯,食邑颍川。
”汪旭所指的”颍川“ - 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 太康县。太康县地处豫东平原~历史悠久~境内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六千余年的历史...
这事儿说来话长,秦朝初期,秦始皇在该地置阳夏县 - 故太康又有“阳夏”之称。由于夏王太康曾在此筑城居住、故而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改称其为太康县,并一直沿袭到今天!
阳夏县、西汉时期属淮阳郡~东汉时期属陈郡,故曰“陈郡阳夏县”。晋朝时期,太康之地志陈属梁~并隶属于颍川郡。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翁氏所分 - 属于长者赐姓为氏.
其实吧,据史籍《 元与姓纂》同《六桂堂丛刊》等记载,宋朝初期 - 福建莆田有一翁氏人家~其六子皆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六子分金分银分家分氏各自立派,自力更生去推进。
其中,第六子原叫翁处休,被翁老赐姓为汪氏,遂成汪氏一族、世代相传至今。翁姓避乱改姓是汪姓的又一源流!
不瞒你说,翁姓也是姬姓的一个分支,据《元和姓纂》跟《六桂堂丛刊》等记载,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 定海县东),其后以邑名“翁”为姓。
唐德宗时期,翁氏有一个支脉何公入福建 莆田、卜居莆阳兴福里(今莆田市北高竹庄),为入莆始祖。传入第五世、生下翁乾度。
翁乾度在闽国 年间(936年)官 拜郎中,娶妻陈氏、生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其六子全都中进士,史称“六桂联芳”。
长子 处厚~字伯起 - 宋太祖建隆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员外郎;次子处恭 - 字伯虔,宋太宗雍熙二年进士,官拜泉州法曹;
三子处易~字伯简、宋太祖建隆元年与长兄 同榜进士,官至剑南少尉;四子处朴 - 字伯惇,宋太祖开宝六年进士,官都曹长判官;
五子处廉,字伯约,宋太祖开宝六年同四兄同榜进士,官至大理司直、监察御 史;六子处休,字伯容 - 宋雍熙二年与二兄同榜进士,官拜朝散郎,韶州通判。
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真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源流五
源于地名,出自古代汪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汪,古河流名称,还称潢水。在史籍《 水经注》中记载:“潢水一名汪水,跟洈水合 - 至沛入泗。
”汪水,不是今辽宁省境内的西拉木伦河~而是中原地区民间自古就俗称的“小黄河”,源出今湖北省的麻城五脑山~东流经河南境内,归根到底汇入淮河...
西拉木伦河在古代亦被称为“潢水”、但没有“汪水”之名。
在汪水流域的住民,很早就以河流名称命氏,称汪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汪野国、出自秦、汉时期西北地区汪野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史籍《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有“汪野”地名...
说真的,据学者汪松寿考证,古汪野国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脉的玉门、阳关一带,“汉朝以前未通 ” - 是古代西羌民族的世居之地,其境在秦、汉时期初变成大月氏、乌孙国同匈奴之地。
汉武帝刘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军霍去病率汉军西征,灭匈奴 - 始置玉门县、隶属于酒泉郡 - 西羌民族一时纷纷归附大汉帝国,有以古国名汉化为姓氏者 - 称汪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 -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旺扎布氏,也称王扎普氏、旺扎布氏~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bu Hala。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⑵.蒙古族旺扎尔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
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j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即为汪氏。
⑶.蒙古族旺古尔沁氏,世居中卫(今辽宁沈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anggurcin Hala。清朝中叶以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等。
源流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吉林通志》记载:
⑴.满族瓦勒佳氏,还称汪拉佳氏~满语为Wal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步演化为辽东女真 - 世居长白山地区、后多冠汉姓为汪氏。
⑵.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国后~成为金国国姓、分宗室与非宗室两支。
明朝时期称为王甲部,以部为氏 - 满语为Wanggiya Hala,世居完颜(今吉林通化)、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喀拉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英额(今辽宁清原)、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新京(今辽宁新宾永陵镇)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等...
蒙古氏、锡伯族也有完颜氏~乃金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
⑶.满族汪佳氏 - 亦称王佳氏、源出黑龙江女真虎尔哈部,满语为Wanggiya Hala、祖先为汉族、东汉末年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步演化为黑龙江女真,世居讷图(今俄罗斯境内能图河流域)、王佳(今辽宁辽阳)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汪氏、王氏。
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土族汪姓 :明洪武四年(1371年),南木哥率部归附明朝,因功授指挥佥事。南木哥子叫汪失去加,取汪失去加之首字为姓 - 称汪土司。
由此,其后裔以及所部民众以汪为姓。瑶族汪姓 :古代明朝宦官 汪直就是瑶族人!在土家族、回族、锡伯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文化上汉化后改汉字姓汪姓!
源流九
汪华:唐初歙州歙县东乡登源人(今属安徽绩溪县 汪村),少年时以勇侠闻名~隋末据有宣、杭、睦、婺饶五州,建号“吴王”。
唐朝武德年间(公元618~625年)降唐,被授予歙州刺史,总管歙、宣、杭、睦、饶、婺六州军事、封越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 - 子孙分布于皖浙赣许多地方。
到了宋代,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 安徽歙县)跟 江西婺源。宋朝的邓世名说:“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都华后也”.
说真的,宋元之际,越国公汪华裔孙已播衍到福建与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境内(今广东大埔)。到了明朝时期、汪华裔孙汪惟良从大埔迁徙到揭阳县九斗埔(今广东揭西京溪园美德村),当上汪氏开基祖。
你猜怎么着?!五百多年来裔孙秉承越 风,艰辛创业,耕读兼顾,人才辈出!后来的美德村人全姓汪,占潮汕汪姓人口八成 - 在同时又是潮汕汪氏发源地、裔孙分播河婆、普宁云落跟陆丰、五华等地!
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 夏王朝时期古诸侯 汪罔之后裔 - 属于以国名为氏。 汪罔,古国名,被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 防风氏。
大家可能不知道~据史籍《 通志·氏族略》、《 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国语·鲁语下》等记载:夏、商王朝时期有一古汪罔国,为 神农氏的后裔所建之姜姓诸侯国,国君名 防风氏.
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 湖州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 - 国人避之于 安徽歙县,改称汪氏.
防风氏 - 是远古夏王朝前期古防风国的创始人,又名汪罔氏,是天下汪姓的始祖。据典籍《广韵·唐》中记载:“汪,姓.
汪罔氏之胤。”按典籍《说文解字》中的注释:“胤,子孙相承续也。”在典籍《国语·鲁语》中记载:“客曰:‘防风氏何守也?!
’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禺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
’”这在史籍《 左氏春秋传》中也记载:宋武公子司空之世,长狄伐宋国、班在宋地长邱打败长狄~俘获长翟缘斯。
鲁桓公姬允(姬轨)十六年(公元前696年)长狄伐齐国~王子成父俘斩长翟侨如与其弟荣如~将荣如斩首 - 并将其头埋在周之北门即济北谷城...
卫国人又捕获其季弟简如! 鲁文公姬兴十一年(公元前616年),长狄由侵齐伐鲁,鲁国在东郡濮阳的成地战败长狄 - 富父终甥杀长翟侨如,埋其首于鲁子驹之门~至鲁宣公姬馁十五年(公元前594年)荣如死时已有一百零三年 - 而其兄焚如尚存,至焚如长翟氏为长狄氏,此后长狄败亡、并无子孙存活于鲁国...
孔子说:“在周为长翟,今为大人。”可见~防风氏、汪芒氏、汪罔氏之名 - 经多次更改~至孔子时已无“汪芒氏”,只有汪氏.
防风神话的被发现~是 新石器时期四大神话之一,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汪氏族谱家训
不可道他人先世短处
浇薄小人 - 不乐成人之美、好道他人先世短处、以资谈柄。试设身以处 - 先人被人瑕疵,于心何安?损福招祸,莫此为甚。
况吹毛索瘢,何所不至?万一他人反唇相稽~污我先人以不美之名 - 不孝之罪更何以自解。能一转念、断不忍轻易出口。
不特此也,尝闻争詈之时、以诟辱人之先世为快,虽怒不择言和有心攻讦各式各样,然毕竟口孽~且使子孙效为.刻薄总非昌后之道。
为后人留余地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造物忌巧,天道恶盈。居家刻薄者,资无久享~居官贪残者 - 后有余殃。盖火烈为人所畏,既成烬 - 便无火气;
水懦为人所狎、虽断流犹剩水痕。故称世曰泽。诵“君子有榖~贻孙子”之诗,行知所藉手。
穷达全以操行为上
士君子立身行世,各有分所当为!俗见以富贵子孙、光前耀后,其实操行端方 - 人人敬爱。虽贫贱终身、无惭贤孝之目...
若陟高位、拥厚资、而下受人诅,上干国纪、身辱名裂 - 固玷家声;即幸保荣利,同样为败类。古人基本而言崇令名也...
余尝持此论,励官箴、规士行 - 识者不以为非!故所言蕃后诸条 - 多安贫守分之事,不专望子孙富贵。且富贵何可多得?!
苟能富贵~愿日诵“思贻父母令名”之句。
得志当思种德
为学志科名,末已然~达则行道,究以入仕为贵。人人行做官,我独幸荷国恩 - 此由祖德绵长、适逢运会...第政柄在手 - 不能种德、便至造孽,总无中立之理。
曩辛卯赴礼部试,吴菉庵(斐)明府同上计车~言吾邑风水单薄,鲜世传进士 - 且进士以后、类多不振。余曰:“然则不如返辙南归为老举人,留儿孙科第矣...
”因历数式微之家、则都进士而起家知县者。余曰:“是非进士之不大其后,而知县之自隳其先也!
”盖官之有权者、种德不难,造孽亦易。微特知县,等而上之,至于督抚及风宪、刑名之官,无不如是。
惟得志时,常以造孽为戒。惟恐于物有伤,自然于人有济!庶先人之泽,不致自我而湮。
人当于世有用
“有用”云者,犯不着在得时而驾也。即伏处草野,凡有利于人之事,知无不为;有利于人之言、言无不尽。
使一乡称为善士,交相推重,皆薰其德而善良,是同样为朝廷广教化矣.硁硁然画地,以趋求为自了汉,尚非天地生人之意。
恶与过区别
“恶”跟“过”迹多相类,只争有心无心之别。过出无心 - 犹可对人;
若有心为恶,则举念时干造物之诛,行事后、致世人之怒。不用其在大也,大事多从小事起,必不可为。
清议不可犯
常人谗口势固不能尽弭,然不授之以隙 - 同样未必无端生谤!至为士君子清议所不容,则真有靦面目矣。故事之有干清议者~虽有小利~断不可忍耻为之,流为无所忌惮之小人.
宜知盈虚消长之理
谚云:“十年富贵轮流做。”庚金伏于盛夏。暑气方炎,凉飚旋起。处极盛时,非刻刻存敬畏之心,必不能持盈保泰。
艺花者,费一年辛力~才博三春蕊发、花开满足、转眼雕零甚矣。兴之难,而败之易也!梅之韵幽而长;桂之香艳而短;
千叶之花无实!故发泄不可太尽,菁华不宜太露...余自有知识讫于今兹、五、六十年间所见,戚友兴者什之二;败者什之八。
估计谨约者兴久~放纵者败速。匪惟天道,有人事焉。知此义者,可蕃后。
听言不可不察
人有失误 - 惟祖若父可以厉色严词,明白教诲!伯叔兄长,色稍与 - 词稍缓矣。朋友之规谏~旁引曲喻而已,全在自家留心体察。
闻有谈他人得失者,总须反观自照。必待实指本身~已成笨伯.若如充耳~先圣所谓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其他种种世事 - 亦毕生学习不尽。
惟听一事解一事、触类引伸,便无地非学矣!至祖父、家庭,叙述亲友盛衰、贤否,原想子孙知所法戒,更不可作闲话听过~方不负教诲苦心。
宜常念忠恕之道
余数十年间阅事 - 方悟忠恕之道须叟不可离...盖心有一毫不尽,事必无成。只知有己而不知有人 - 必到处窒碍.觉“忠恕”二字理,日在人眼前。
不常存此心、微特不能希贤希圣 - 即求为寻常寡过之人 - 还不可得。
圣贤实可学而至
孟子谓“人都可以为尧舜”,止在“孝”“弟”二字,原非强人所难。
读孔子“老安”数语~益知圣贤之道,事事切近。人未有不欲安我之老,信我之友,怀我之幼者。
特我之外不暇计耳.去一“我”字,扩而充之,便是天下一家气象。圣贤何尝不可学而至哉!
人在自为
天之生人 - 原不忍令其冻饿~虽残废无能,尚可名一技以自活,况官体满足条件乎?!上之可为圣、为贤;下之至为奸、为慝;
贵之可为公、为卿;贱之至为乞、为隶。在人之自为,而天无跟焉。父母之于子亦然。流俗妄人乃谓祖、父未有资产,以致子孙穷困。
此大悖之说也!必有资产而后可为祖、父,则成家多在中年以后、娶妇生子非五、六十岁不可。有是理乎?!不能为祖、父光大门闾,而以不肖之身归罪祖、父。
为此说者,全无心肝~靦然人面!
而袭其说以自宽,吾知其能为祖、父者罕矣.
不孝者不祥
孝能裕后,前已切实言之。今复申以此条者,盖孝量无尽、而不孝易见.
孩稚稍有知识,父母即取坊本刻像二十四孝故事,为之讲解~冀迪其良知,又费几许心力~方得授室成人。世风浇薄 - 一有室家 - 即置父母于不顾,专为妻子。
惜力靳资财如性命、视手足为途人,甚且发于声、不仅诽于腹。纵为父母者隐忍不言,天能不夺其魄乎?故有孝而不报者,未有不孝而不报者.
孝而不报,必孝有未至;不孝之报~则其子眼见其父之所为~必且过之。孙则更甚于子,一在传之,后欲求一不孝之子孙 - 也不可得。
余不逮事父二母,又不获安一日之养,天地间大罪人也。惟念吾祖、吾父,并以孝友著闻,微末之躬上承三世~故禀二母之教,不敢不孝。
今有男子五人矣。尽解此义,勉承先泽 - 吾之幸也!苟或不然,吾祖、吾父实昭鉴之,讵肯令不孝子克蕃厥后哉!
善恶不在大有利于人、全都谓之善;有损于人 - 全都谓之恶。不需要显征于事也。一念之起 - 鬼神如见,尚不愧于屋漏,君子大体而言慎诸幽独。
凡人发念,大都专求利己、故恶多于善.久之习惯 - 尽流于恶所...当于童稚时,即导以善端.童稚无善可为,但节其嗜好,正其爱恶,使之习大驯顺,不敢分毫恣纵,自然由幼至长,渐渐恶念少而善念多 - 可为树德之基.
袁了凡先生功过格是检身要术,余于佐幕时尝试行之,借以自饬。宦游以后,役役奔走~万念起止不常 - 境过辄忘,不及填注 - 此事遂废。
比来年衰少睡,昼之所为每于枕上记忆 - 善事极鲜;而不可上质鬼神之事,终不敢为。后人常存此意,要不可无大恶~庶几日即于善 - 为善必昌,蕃后之本,端在于是。
双节赠言不可不读
吾家士行、壶则,不待他师,亦不烦远引.吾祖吾父,世德相仍.吾少禀母训 - 惟恐遏佚前光。既为二母请旌乞言天下、更恐当代作者薄吾不肖,靳先人以言,寝兴检励、求不见恶于有道仁人。
幸蒙群雅斐然投赠~复愧不克负荷...是以将吏湖南留别都门,前辈有最好官箴,《双节传》和“怕羞银管赠言人”之句益用.
凛凛焉窃禄数年,黾勉奉职,惧贻二母怨恫 - 为赠言诸公之玷。会有下堂之厄~循例求退。今老矣,衔恤余生、弥忧末路。
盖自中年以来,兢兢栗栗~幸免大戾.全《双节》文字之教也.后世子孙不敢有忝先人 - 自不敢稍亏素行。故赠言集录二十八卷~续集二十二卷、是律己准绳、治家矩矱、应世范模,欲藩后者~不可一日不读!
申嫡庶之辨
嫡庶等差、礼不可紊.生顺殁宁 - 分定则安!吾生母事吾继母一生恭谨,属纩遗言,唯命孝事主母。以故余得仰承慈荫,守身庇后.
念曾祖以来,惟余一人承祧~实由吾生母节抚绵延,是以向为考妣造圹,止分昭穆 - 吾生母一圹同嫡继二母两圹相并,所谓礼因义起也.
会稽陶氏之有嫡子者,欲援余为例,即以是说答之。凡有嫡子者~自不当和嫡耦、恐后世子孙不明此分,故余自治生圹,妾不与焉。
异时妾非如吾生母者,不得视吾生母之制!
传世名系
想起来真是,生子命名 - 当避先讳!吾宗旧谱 - 未免失检。大率单名居多~二名联属,可无此弊.曾祖而降,惟吾祖一支。自吾祖以逮吾孙~取义五行相生,递嬗约系四十言,来者世占一字,增缀二名 - 用章先德词曰:“世思秉正,立本为先。
志学日上、庸行宜全。成名守道~庶其克贤!兴宗奉国~庆泽以延。承启惟善,佑德在天!”
姓汪的历史名人
汪文与,字国辅,一字君睦,东汉歙县人.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迁始新令 - 开渠引水 - 为民景仰。后避地新安,子孙遂为新安望族.
汪华(公元587年—649年)~被徽学老师 叶显恩教授称为“古徽州首座伟人”、字国辅 - 歙州歙县登源人。
隋末大乱毅然起兵夺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保六州免遭兵刃、得割据之实,为政宽宏~政清人与,且尽力调同土著跟移民之间矛盾、史称“镇静地方、保境安民”,使六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唐官拜歙州都督、越国公...
汪濆~字清叟.婺源汪氏始祖汪道安之次子。号象山.大畈汪氏始迁祖汪中元之父。沉毅刚敏,风裁持断,智勇过人!
中同四年补衙前都虞候充三浯镇(距大畈十里)将,累战有功,地方以宁。光启三年为婺源都镇政左横卫都尉。景福二年授东州团练击讨使,殿中侍御史,都知兵马使。
历阶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兼御史大夫。乾宁元年追黄巢于铜埠 - 殁于阵。后人慕其功德立杉双祠于三浯镇。
宋欧阳文忠公重修祠植杉!又称“端公”。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
汪伯彦(1071~1144) - 祁门(今属安徽)人。少颖异,嗜诗书、文学有声。邑建英才馆 - 聘为师,其二甥秦桧皆从之学.
汪大渊(1311年~?)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
汪昂(1615-1694年)、字讱庵~初名恒,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 - 曾中秀才,因家庭贫寒、遂弃举子业,立志学医.
他苦攻古代医著,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琢磨。编著有《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汤头歌决》等。
汪由敦(1692年—1758年)、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又号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一年,卒于乾隆二十三年,年六十七岁。
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
卒、加赠太子太师~谥文端...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汪中(1745--1794)清代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 - 跟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
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为拔贡,后绝意仕进。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
能诗、工骈文 - 所作《哀盐船文》,为杭世骏所叹赏 - 有鉴于此文名大显.精于史学~曾博考先秦图书,研究古代学制兴废。
著有《述学》、《广陵通典》、《容甫遗诗》等。
汪莱(1768--1813),字孝婴,号衡斋,歙县瞻淇人。清代著名数学家、著有《衡斋算学》。
汪海洋(1830—1866)、太平天国晚期著名将领、有太平天国后期擎天一柱之誉。安徽全椒人。
汪奠基(1900-1979),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又名三辅,号芟芜、山父等.生前为 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逻辑研究室顾问。 曾任哲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民主同盟 科学院支部委员、哲学所工会主席!
姓汪的现代名人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汪明荃、xianggang 著名艺人.原籍上海~1967年加入丽的电视任基本艺员~主演四千金而成名。以...的身份xianggang 电视界的知名艺员,汪明荃关联影视、歌唱、戏曲、主持、话剧、政界等多方面。 2007年荣获xianggang 城市大学副监督梁乃鹏博士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汪琳~原名汪晓文。于1996年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加入无线电视。此后几年都在无线剧集中出演配角、有时是主角的同事、有时是剧中一闪而过反而对剧情有一定关系到的角色。
其中如《刑事侦缉档案III》的詹翠儿、《状王宋世杰2》的小青都是楚楚可怜的角色。直到1999年底,缘于牵涉进叶赵恋而人气急升、始为无线所重视。
此后在多部剧集中出演女三或女四的角色,如《十月初五的月光》的汪海琳、《骑呢大状》的容蓉、《洛神》的崔芣、《洗冤录2》的白如梦、《七号差馆》的孙敏华。
2003年后由于甲状腺疾病而减少工作量~出演的剧集同戏份均有减少 - 但也不乏一些给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 如《金枝欲孽》的陆皓雪、《凤凰四重奏》的容德善.
从2007年开始~工作量有所回升 - 偶尔也在一些剧集中跑龙套.目前和夏萍、梁健平、梁烈唯、钟志光、陈荣峻、周宝霖等是监制张乾文常用的配角。
汪芫,国内著名演员~毕业上海戏剧学院~曾参演过多部影视剧如《星梦恋人》《天生我材》等。
汪可盈、英文名:Chloé Wang~女,1992年04月18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演员 - 歌手。
汪可盈是一位中美混血、她的父亲是 人 - 母亲是美国人。这位90后美女曾经在 发展自己的歌唱事业、她在北京学习普通话,并发行了自己的首座支单曲“Uh Oh”(英语/国语双语)。
如今她在洛杉矶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参演的影视作品有《音乐之乡》、《神盾局特工》等。
汪小菲(1981年6月27日) - 出生于北京,现任俏江南集团总裁 - 合润麟(北京)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底他跟 艺人徐熙媛(大S)闪电订婚轰动娱乐圈,并于同年11月16日在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注册登记结婚.
他们的婚礼于2011年3月22日在海南三亚举行。2011年6月13日汪小菲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他正式接任俏江南餐厅集团CEO的职务。
2013年9月16日,汪小菲当碧水队成员,参加了江苏卫视举办的《赢在 蓝天碧水间》节目! 汪东城,常被称为大东, 男歌手、演员 - 也是男子团体飞轮海成员之一。1981年08月24日出生于台北市.
2005年因饰演《恶作剧之吻》中的阿金被观众熟知。近几年转战内地~签约北京海润影视。代表作有:电视剧《终极一班》等终极系列、《原来是美男》、《绝对达令》、《姐姐立正向前走》同电影《紫宅》、《怨灵人偶》、《我的男男男男朋友》、《我的美丽王国》等。
2012年08月24日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你在等啥》。2013年12月19日,新片《我的播音系女友》在江苏南通举办开机发布会。
2014年将首次担任制作人拍摄《古今神探都市行》.
其实吧~汪涵 - 1974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国内综艺主持,曾主持过《超级英雄》 、《超级女声》、 《快乐男生》等节目,现主持《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等...
2009年11月4日湖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2010年入选“电视节目主持人30年年度风云人物”。
[1]2011年12月、经 人民zhengzhi 协商会议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协商决定~增汪涵为第十届湖南省政协委员...
2013年3月汪涵出任《天天向上》制片人!
汪峰,1971年6月29日出生于北京、 摇滚歌手、音乐创作人、作词人、作曲人~鲍家街43号乐队发起人... 自幼在 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学习小提琴,大学考入 音乐学院小提琴中提琴专业,大学期间在专业音乐学习跟训练之余就开始进行摇滚乐创作并组建乐队。 完成本科学业后,进入 芭蕾舞团任副首席小提琴师,后辞职后转型为职业的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