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如何更好的运用?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奇门遁甲是一门占卜术数,和大六壬、太乙神数并称三式。乃利用洛书轨迹,九宫八卦、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预测地理方向的优劣,从而规划一个人的行程、而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目的。为算命相术所兼用。
奇门遁甲以乙、丙、丁称为三奇;以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称为八门,故名“奇门”、天干中“甲”最尊贵而不显露~六甲常隐藏于“戊、己、庚、辛、壬、癸”六仪范围内,三奇、六仪分布九宫,而甲不独占一宫,故名“遁甲”。
《奇门遁甲》在古代祇有帝王之左右手,如军师、钦天监、国师之类的要紧大臣,才会通晓与运用,不能流落民间,这是因为怕他们通晓之后会造反、对皇帝不利.众人们对这门学问不甚清楚 - 认为是很神秘之术、故唯有将它神化之、认定是法术之一种、甚至有“飞天遁地”之本领~这都是一些小说将这门术数过份夸大之故。
三式之学,分为预测跟筹划两者...也就是奇门遁甲预测而三式之初创,只要是用于运筹帷幄~其机理是相当严谨的。
而后来逐步的被演化运用于占卜方面...既是卜、自然而然也就需要灵活多变~才能顺应瞬息万变的世态人事.而《易》曰:“筮无定法”,故三式之学用于预测,也就不需要严格统一、只要能把握事物的发展即可,而犯不着人人统一理论与方法!
占筮之学,是由理论法则和经验感触这两个重点所是...加起来,此原来是决定是不是准验的前提。易学思维、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象数思维、辨正思维、直觉思维这几个重点,其中,前四点是拐杖,后一点是灵魂,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直觉思维,要在前面几点理性的认识掌握超过,再加上经验的不断累积,才能运用自如,能由器入道 - 从形而下达到形而上的境界.
《易》曰:“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便是易占的最高境界。
怎么达到这一境界呢?!当然是知识的吸收消化,加上实践的探索与不断的体悟。很多人觉得“玄乎”,实际上一点也不玄乎。
这就像小学生学数学一样——8+15=?,33+24=?、要知道这个算式的到头来,有需要持续的学习。
在最初的学习阶段 - 大家有不同的方法:有机会数手指头算;没问题数小棒;行数石子;或者说可以用珠算~列算式算,甚至数脚趾、用计算器、或者是抄别人也未尝不可.
关键的关键是要知道算式的答案。这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练习,这是“形而下”的境界。
易学预测也是同样的道理——预测,即是欲知以后的日子~把握事物的发展演变,怎么样能把握事物的发展演变呢?方法有多种,六爻、八字、奇门、六壬、太乙、斗数、金口决等这样的均是!反过来说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知道事物的发展态势及到头来。至于预知的方法同过程,大家行从上面的途径中灵活掌握,用一种或是多种均可。大家开始的时候、都是需要用上面的理论方法来进行的,随着实践经验的累积,渐渐的就能熟能生巧,对于事物的把握也就越来越准确,术数之学仔细看浸淫长了 - 主观就会越来越接近客观事物 - 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善易者不占”的境界了.达此境界,理论方法已经不首要了,这根拐杖反倒会成为累赘,除非在抛之方能灵活自如!
说真的, 三式之学~用之于“卜”,没有也不说不定有一成不变的死板理论,也不可能大家统一化,规范化。也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分出哪种奇门的模型最有理、哪种六壬的起贵人法最合理 - 哪种飞宫法最正确… …?!
这是说不清道不明也没有必要说清道明的。关键是你所用的式盘运作机制加上你平时的经验累积、二者结合起来是不是能够让你把握客观世界的提升变化 - 不管你是用啥理论,用什么样的模型,只要能结合你的经验法则,把客观世界模拟对应得惟妙惟肖,生动得体、对于你来说,你所用的方法等于是“绝活”了。
最重大,拐杖只要顺手就行,而不用去理会别人的拐杖是啥样子。用奇门遁甲算命大概别人华丽、奇妙、轻巧、新奇、时髦的拐杖~到了你的手里,不但不能助行,倒是会让你连连跌跤。
不瞒你说, 三式之学,相传为古时蚩尤作乱 - 九天玄女传黄帝三式之法,运筹妙用以大败蚩尤...这个当然只是传说 - 不过古人将三式分用~合而观之确是毋庸置疑的...古代之三式,主要是用于兵家之运筹帷幄~其理论及运作机制特别严谨规范 - 差之毫厘、即会有全军覆没之危。相反三式之学后来慢慢的流入民间,其功用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兵家运筹之学演变为占卜断验之学...
既是用之于卜,则必然遵循“筮无定法”这一原则 - 其理论花样的演变衍生也就不足为奇。
最早的变化是独门独户的变化,其演变改进只是在一式...内~不掺杂它式。而慢慢的,则三式相互渗透,有了了例如遁甲穿壬,奇门金口决,奇门月将秘法等等的东西,并冠之以“秘法”“秘传”之誉。
如此“杂交”,等于如小学生做算式一样、将手指跟石子并为一体 - 或是说手指与脚趾混为一法,珠算与笔算混为一法之类,这个地方的“混“,并不是双管齐下的”混“,而是不公不母,不伦不类之”混“,就好像是8+5,用5根棍子加上三根,本来只要再加上五根即可简单的得知~而偏偏这时要把剩下的5根,用扳手指或是珠算等来算一遍、不仅算法上是多此一举,还有整个过程~不过是徒增复杂性同难度,而此等手法,真没想到冠以”秘传“、而不知怎么的有很多人 - 在学易的过程中,不去扎扎实实的分别掌握数手指、数小棒~数石子、珠算、笔算的方法~可是被这些所谓的”秘传“所吸引、今天看着石子加小棒的秘法好 - 就去学这个;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明天看着手指加脚趾的方法奇、又去学这个、后天又看着人家脚趾加珠算的方法绝 - 又去学那个… …久而久之,对于单独的数小棒 - 数石子、数手指的方法一知半解、而被那些不伦不类的所谓秘诀搞得一塌胡涂… …不知大家学易的目的到底是如古人所言穷理尽性,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质疑,还是为了多掌握几种一知半解的”绝学“。三式之乱,以此为甚也!
琢磨学问当探根寻源,而探讨三式,当然首先是要仔细看自立 的各式~并分析摸清其机理,然后再就其优劣有机结合、取长补短。
眼下流传于世的很多三式大杂烩,不光学者一知半解,就是创立者本人,也未能道明其原委同理据,诚然少数所谓的“绝学”,创立者本人能运用自如,与此相反这种方法并不具有广普性 - 没有创立者独到的实践经验之驾驭,到其它任何人手里只会是累赘!
说实话 - 大多数学者皆是“形而下”之器、而那些所谓的“绝学”乃是“形而上”的“道”,境界之差异,如何能理解驾驭之?
倘他日入道、又何须拘泥执着于此“形”?!
本命佛主张三式之学,当自立 的研究其各自体系。奇门是奇门,六壬是六壬,太乙是太乙 - 要融汇三式,先要各个击破。在通晓三式接下来~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再来结合应用!这里的结合,并不是说把奇门的一些因子弄到六壬或是太乙的式盘中去 - 或是把六壬的一些因子弄到奇门或太乙中去,而是各自为政,不侵犯干涉别人的内政~将三盘成为三个差异的体系去合参之。
打个比方测某事,你用奇门结合六壬,正确的方法必须是奇门起一局,六壬起一课 - 观察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于其不同点 - 当重点的拆开看...这样才能从各式各样的角度来得到事物的全面立体的信息,而不是把奇门的八门或是九星弄到六壬式盘中去,或是把六壬的天将弄到奇门式盘中来,让奇门六壬“杂交“为一式,若是真能这样的话,古人当初为何要创立三式?
大家可能不知道, 怎么不把三式集成为一盘?难道后人的IQ确实提高了,超越古人了?!我想万一真是超越古人的话,那就没有必要沿用古人三式之基石,按理说行另立因子,发明第四式、第五式了!
奇门遁甲入门基本功,也就是努力加努力。
>
- 上一篇:奇门遁甲解说“财运”
- 下一篇:奇门遁甲学习及其门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