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竹的花语
观音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顶 - 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枚、长20-25厘米、宽1-2厘米;叶柄细长,约8-20厘米...
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而关于观音竹的花语你了解是什么东西吗?!观音竹有什么样的价值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观音竹简介
观音竹为丛生灌木、茎干直立、高1-3米。茎纤细如手指,不分枝 - 有叶节,包以有褐色网状纤维的叶鞘.叶集生茎顶 - 掌状,深裂几达基部,有裂片3-12枚、长20-25厘米、宽1-2厘米;叶柄细长~约8-20厘米.
肉穗花序腋生,花小,淡黄色,极多,单性,雌雄异株。
原产我国南部...喜温暖、阴湿与通风良好的环境、宜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不耐寒、冬季温度不低于4℃。
观音竹花语:
辟邪、节节高升、平安
观音竹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中药材名
【出处】始载于《 种子植物科属辞典》...
【拼音名】ZōnɡZhú
【英文名】palm
【别名】筋头竹、棕树、美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观音竹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pis excelsa(Thunb.) Henry ex Rehd. [Chamaerops excdlsa Thun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 切碎,晒干。
【生境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部至西南部.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跟通风良好的环境~耐荫蔽~不耐寒。宜选择湿润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同分株繁殖。种子育苗栽法:春季播种,播前种子经浸种催芽,于苗床上均匀撒播.上细土2-3cm、淋水保湿。
培育1年~按行株距1m0.5挖穴定植.分株繁殖法:春季 - 挖起母株,切分成数丛带根的植株~按上法定植!
田间管理,新植苗稍遮荫,定期淋水,保持土壤潮湿.每年松土除草3-4次,追施稀薄腐熟人畜粪水2-3次...夏季定期向植株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化学成份】叶含肥皂草素(saponaretin)即异牡荆素(isovitex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protodioscin),甲基原棕榈皂甙B(methyl proto-pb),甲基原观音竹皂甙(methyl protorhapissapo-nin)。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鼻衄;咯血;吐血;产后出血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煅炭研末冲,3-6克。
【各家阐述】《新华本草纲要》:粗观音竹的须根用于接骨。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