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春节习俗吃什么
侗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江西地区、人口总数达到287万。而在侗族当地春节期间也有特色的饮食习俗,那么侗族春节习俗吃何事呢?
侗族的饮食习俗又是怎样的,下面建议你来看相关文章吧!

侗族春节习俗吃啥
侗族春节
侗族春节是南北地区每一村寨流行过的节日,拥有与汉族同样的某些内容和形式 - 又赋予了本民族的新义,发展成了祭祖先、贺新岁、祷风顺等多种内容的复合状态。
侗族春节饮食风俗
不瞒你说,侗族生活在湘、桂、黔边境,他们过春节,有大年同小年之分。侗族称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为小年、又叫“姑婆年”,是纪念姑婆的节日~意思是祖宗各代的姐妹出嫁后、年边要回家探亲团圆...
农历三十过大年,除夕晚上,送旧迎新,灯火通宵,高高兴兴吃“年更饭”.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
吃“年茶”是很有趣的,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
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与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这就叫做吃“年茶”.
要我说啊 - 侗族春节也要吃糍粑。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 - 过年前制作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带着浓厚的乡村风味,打糍粑活动变成大家过年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活动。
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而言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算命www.bmfsm.com)
糍粑的制作有纯糯米做的,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与做的、还有玉米与糯米拌跟打成的。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用木雕模做的,模内刻有图案花纹,俗称“脱粑”。
糍粑的制作特别费人力非要...不可要几个人一起才能制作完成。
侗族的饮食习俗
四餐里面中间两餐为正餐 - 以米饭为主食,一般在平坝地区的侗族吃鱼米饭,山区的侗族鲎食糯米。糯米性粘,多用来做成粽子、糍粑、糯米饭团!
既能抗饿、又便于携带~并且不易变馊、倍受侗族喜爱.侗族地区的糯米很多~有红糯、黑糯、白糯、长须糯、秃壳糯、旱地糯和香米糯等7、8种~其中香米糯有糯米王之称~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誉。
侗族日常蔬菜特别丰富~除鲜食南瓜、苦瓜、韭菜外,大部分腌成酸菜.如:酸黄瓜、酸萝卜、酸刀豆、酸蕨菜等。
侗族日常菜肴以酸味为主.非但有酸汤,还有用酸汤做成的多种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相传腌酸菜始于宋代,历史上有“南人以老鱼为鮓、有十年不坏者”的记载。
民间总是食用的虾酱也多以坛制作。制作虾酱时,先将生虾与辣椒面拌合~捣碎,再加粥、豆粉、牛姜末、桂皮与盐,搅匀入坛,发酵后即可食用。
要我说啊,食用时再以油煎炒~其味鲜酸酥辣,最能开胃佐饭。腌鱼腌渍时间越长,其味越醇。制作腌鱼以入冬最为适当,其时草鱼入冬寒后 - 处于半休眠状,不再吃食,腹内粪便较少 - 肌厚肉紧,最适合腌制酸鱼。
鱼虾除大量酸食外、还常鲜食.不一样是在每年放塘时、鱼虾较多 - 常用草鱼做鱼羹(侗语更坝)...制作鱼羹时,去鱼内脏~用茶油煎炒,完了对入适量的清水煮沸、加糯米粉、熬成粥状时 - 加盐、即可食用!
置办酒宴时 - 以鲜炒鲤鱼、鲫鱼为贵。侗族地区还有以稻田养鱼之习,每年栽秧后,便把鱼苗放入稻田、秋收季节稻谷金黄,鱼苗已长成大鱼~届时一面收稻 - 一面捕鱼;
并当即在田边烧起篝火,将捉到的鱼洗净去鳞,用树枝或竹棍穿起 - 放在炭火上炙烤,直到色黄飘香,用手撕着鱼片,蘸盐与辣椒食用,不独鲜香可口,特别是别具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