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是什么意思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 的传统节日“寒衣节”、在当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那么您知道寒衣节是什么意思吗,有关寒衣节的典故传说、各地习俗又是怎样的?!下面不如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寒衣节是啥意思
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
寒衣节亦称冥阴节,这一天,格外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和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在...中间的三大“鬼节”。
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
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在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寒衣节的典故传说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汉族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
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 - 他边烧纸边哭诉:“我同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
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完了,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
”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 - 这时候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
”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 - 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
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 - 上坟烧纸 - 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
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
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寒衣节的各地习俗
晋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 - 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 - 门窗俱备。
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外面~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洛阳
洛阳话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 - 十月初一这天 - 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
这些东西油膏肥腻 - 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
市区、偃师、宜阳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坟烧寒衣~而在家门口及十字路口烧!待到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接着焚香上供,燃烧纸衣、纸锭~祭奠先人。
大家可能不知道,讲究的人家~会特意跑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游魂路鬼”送寒衣、为的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贿赂那些流浪鬼,使它们能跟自家的亡人与平共处。
(算命www.bmfsm.com)
新安县另有讲究:新出嫁的媳妇逢十月初一~得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庙祭祖者 - 还得奏起鼓乐助兴。
北京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它是用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 - 一般是一张纸破三条或四条。
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则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则印上红色图案(一般均为牡丹、菊花、蝴蝶的连续图案)。
也有用素色纸的.只是标记性的东西。有的把这些寒衣纸剪成衣裤状,有的不剪,马上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化。
还有的更为讲究的富人,则是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一并装在包裹内~供罢焚化。
宅府门第,在祠堂里设奠;一般人家则将包裹当成主位,在堂上设奠,多以三碗水饺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鲜果品、满汉糕点、冷荤热炒 - 均无定例。
焚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次序行四叩首礼(谓“神三鬼四”)...祭罢,或送坟地~或在门口焚之。
老丧一律不举哀...
鲁
鲁中一带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烧寒衣~为无后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
鲁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南京
南京地区送寒衣,要将各种冥衣装一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 - 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 - 在并且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 - 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其他
“(十月)朔日,剪楮为寒衣焚墓、为"寒衣节".”
————河北〈万全县志〉,清道光十四年增刻乾隆十年本
“十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寒~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这事儿说来话长,“(十月)初一日,谓之"鬼节",各家祭扫祖茔 - 并以五色纸剪制衣裤,用纸袱盛之,上书祖先名号,下书年月日、后裔某某谨奉,照式制若干份,焚于墓前、或焚于在门前,取其子孙为先祖添衣之意。
”
————河北〈张北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城市内外~于九月下旬~就是买冥衣靴鞋席帽衣缎,以备十月朔日献烧!”
————孟元老〈东京梦化录〉
“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于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
————清潘荣〈帝京岁时纪胜〉(算命www.bmfsm.com)
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旧时,祭墓、烧纸钱跟纸衣(彩纸剪成)、表达给亡者送衣物、钱币。今汉族民间仍上坟烧纸。——引自河北《河间县志》,
《洛阳市志》第十七卷载:农历十月一俗称‘鬼节’又称寒衣节。
一年四季 - 往复循环,农历十月,秋去冬来。十月初一、冷空气来袭,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在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那块儿的鬼魂御寒、名曰“十月一~烧寒衣”——在洛阳,此话得强调一个“儿”话音、叫“十月一儿 - 烧寒衣儿”。
寒衣节的祭拜活动
烧寒衣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 - 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
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 - 这就能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
其实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
”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寒衣节的其他风俗
汉族民间在十月一日~不光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标记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 - 让儿女、丈夫换季。
当...时这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
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汉族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 上一篇:寒衣节诗词大全
- 下一篇:寒衣节不能干什么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