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的时令戏

时间:2016-10-07 14:17:08     编辑:Ky02
20

“花朝节”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因地区节期差异而有不一样的世间。传统节日“花朝节”的民间活动有祭花神、赏红、 扑蝶、挑菜等,那么关于花朝节的时令戏有哪些?!

花朝节的各地习俗有是怎样的呢,下面建议你快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花朝节的时令戏

这事儿说来话长,

花朝节的时令戏

云南

而在云南,壮剧常在“陇端节”演出。陇端节是壮族人民的另一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始,一直三天,主要活动有物资交流、男女社交和文化娱乐、壮族群众称作“赶陇端街”!

届时演壮剧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代表剧目有《侬智高》、《错配鸳鴦》等。一般陇端街赶几天 - 壮剧就会演几天~更不用说是日以继夜地搬演。

这是因为若无戏班演戏,就会无人赶街,由此群众中流传着“陇端必有戏,无戏不陇端”的说法。

说真的,云南富宁县剥隘有一文人看过壮戏演出后,曾书赠楹联一幅,上联为“生铁也是铁熟铁也是铁听见铁锤响哪知铁打铁”,下联为“台上也是人台下也是人听见锣鼓响原来人看人”~变成民间壮剧演出热闹景观的真实写照。

壮族聚居的一些地区

在壮族聚居的一些地区,每年正月初一、十五跟月末、还有举行铜鼓节的习俗。壮族人民酷爱铜鼓艺术、在一些盛大活动中常敲击铜鼓进行艺术表演。

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 古代主要被用作祭神时的法器~平时多藏于洞穴中予以珍藏,后慢慢成为统治者权力与地位的标记。

击鼓不仅行传递信息、聚众议事,并且还可以作为中号令队伍 的号角,具有鼓舞斗志、威慑敌人的神秘力量。

铜鼓还被看作贵重财物,是贫富贵贱的标志。直到明清以来、铜鼓才以...的身份一般的娱乐乐器,用于形形色色民俗活动和戏曲演出的伴奏。

时至今日,尽管如此人们对铜鼓的依赖同崇拜已大为改变,但在民俗活动中仍能找到铜鼓文化的影子,如壮人崇拜太阳,敬蛙神,在铜鼓节、蚂拐(青蛙)节等节庆期间,铜鼓都会被成为最常见的乐器使用。

壮族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壮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陇端节、铜鼓节、蚂拐节、牛魂节、花朝节等。一般壮族节庆多以村寨为中心举行 - 但部分大的民族节日,如三月三歌圩~则规模宏大~横跨数州县、成为壮族全民性的节日。

“歌圩”,壮语意为“出野外玩耍”~原是一种在尤其指定 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以壮族群众相互酬唱为要内容,仿佛唱歌的集市,故被称之为“歌圩”。

三月三歌圩日、在广西又称“歌仙节”~相传是为纪念民间歌手刘三姐而变成的纪念性节日...

歌圩是壮族男女青年的盛会,他们通过机智的对歌寻觅自己的意中人 - 也可分单列组相互对歌打擂,以难倒对方为胜,并不时插以戏谑调笑之词。

歌圩期间~还有演壮剧、舞彩龙、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耍鸡技等各种文娱活动...每逢此节来临,各村寨的业余演员们便会相聚一处,粉墨登场大演几天壮剧;

十里八乡的群众同四面八方的游客,也会云集壮乡来观看壮剧,共同感受民族的风情和节日的快乐。

花朝节的各地习俗

壮族花朝节

壮族花朝节又称“百花仙子节”。壮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广西龙州、宁明等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

节日里,男女青年汇集在长有木棉树的平坝对歌。歌中必有歌颂百花仙子的内容.青年男女对歌情深,歌为引子花为媒,在真挚的歌声中赠花定情、便抛绣球同互赠礼物。

所得绣球不带回家,待日落分手时~挂到木棉树(民间认为百花仙子常住在木棉树中)上,以求百花仙子保佑爱情永结,心地洁白。

(算命www.bmfsm.com)

白族花朝节

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 - 则于农历二月十四举行“春会”~届时家家户户门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栉比的一条条“花街”~绚丽多彩、蔚为壮观。

古城及城郊的居民与农民身着盛装走出家门~到大理古城各条街道逛花街~赏花景。

汉族花朝节

大家可能不知道,2016年3月10日, 传统农历二月初二~是汉族传统节日花朝节...当天,在位于江西庐山西海核心的花源谷景区,桃花、海棠花、樱花竞相绽放,成为一片绚烂的鲜花海洋,不少身着汉服的少女沿青石花径,拾阶而上~焚香祭拜花神~为春天祈福.

在不少游客也徜徉其中~拍照留念...

    Ξ 相关阅读: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