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吃什么食物
想起来真是,“祭灶节”是在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人们把这天也称之为是小年、谢节、灶王节.传统节日里都少不看传统的饮食习俗 - 那么祭灶节会吃什么东西食物呢?!
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吧!

祭灶节吃什么食物
祭灶节会吃啥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同荞面...晋东南的区 - 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 - 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真兴隆.供品除糖瓜...那一类的外 - 也有供水饺,取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首座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 - 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
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
之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证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同火烧等祭灶食品 - 有的的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 - 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
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跟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 - 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
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除了~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人们挤拥不动 - 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的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以前赶回家里.
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祭灶节的传统饮食
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 - 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当上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糖瓜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既然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一样,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 - 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粘糕
在山东鲁西的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 - 不说人间坏事.
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算命www.bmfsm.com)
麻糖
说实话 -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和它的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 - 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的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的,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
挑选出最好的肉,或炒或炖,精心烹饪 - 再满满斟上一杯酒、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首座顿鲜肉——庖汤.
火烧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
年粽
南宁人有过小年吃“年粽”的习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标记 - 俗话说:“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
年粽同端午节的凉粽不一样,它有馅~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圆有扁。剥去叶子后 - 皮是糯米 - 馅是绿豆和猪肉 - 也有人放自己喜欢的食品做馅料.
爆米花糖
靖安县民间素有“小年小年 - 爆米糖甜”的说法。“小年”这天,人们用麦芽糖与爆米花制作爆米花糖 - 寓意新的一年财运大发、生活甜美。
面食
在山东半岛的人们又大多自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忙做大枣饽饽(又称大馒头)、团圆饼、寿桃等面花,说明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
此制做起来有点麻烦、发面后醒面,再揉面再醒面~接着再做成各种花样的面食造型后再次的醒面,待面醒后才下蒸锅、此蒸出来的面食又称之为“面花” - 极其好吃 - 但很费工夫...
关东糖
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唯有如此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关东糖是用麦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
乳白色的大块糖,放在方盘上,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扁平,呈丝条状。新做的大块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种特别风味,是关东男女老少都非常喜爱的一种糖.
它已从灶王爷的祭桌上走下来,广为百姓享用.
炒玉米
晋东南的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 上一篇:祭灶的各地风俗
- 下一篇:为什么要祭灶,祭灶节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