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一月别称是什么 农历一月传统节日介绍

时间:2017-01-06 10:44:27     编辑:Ky02
20

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在...中间有十二个月份 - 所有的...都月份都有固定的传统节日...关于历法之中的农历一月别称是啥吗~农历一月传统节日又有哪些?

下面可以快来了解看吧!

农历一月别称是什么东西 农历一月传统节日介绍

你猜怎么着?农历一月别称是啥 农历一月传统节日介绍

农历一月的别称

一月:正月、柳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陬月!

正月:正阳之月。

柳月:正月银柳插瓶头,又称柳月。

端月:是指农历的正月,一年的开始为“正”.后来,秦始皇当政,“正”跟“赢政”的“政”谐音,所以正月便改为端月。

端~顶也,仍是开端伊始的意思!秦始皇名“政”,秦人改“正月”为“端月”.

农历一月传统节日

正月初一~ 春节,鸡日,道教中元始天尊诞辰,佛教中弥勒佛诞辰,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2017年1月28日,星期六)

正月初二,犬日(2017年1月29日,星期日)

正月初三~猪日,小年期(2017年1月30日,星期一)

正月初四 - 羊日、孙天医(孙思邈)诞辰(2017年1月31日~星期二)

正月初五 - 牛日~破五日,开市,神话中五路财神诞辰(2017年2月1日、星期三)

正月初六 - 马日,送穷日(2017年2月2日,星期四)

正月初七,人日、又称人胜节 - 送火神(2017年2月3日、星期五)

正月初八 - 谷日、道教中阎王爷诞辰 - 八仙日(2017年2月4日,星期六)

正月初九,天日,道教中玉皇大帝诞辰(2017年2月5日、星期日)

正月初十,地日,石头生日(祭石头)(2017年2月6日,星期一)

正月十二,火日 - 民俗中老鼠娶媳妇日,炒黄豆(老鼠眼)~点百火 - 丢百病(2017年2月8日 - 星期三)

正月十三,上(试)灯日 - 关公升天日(2017年2月9日,星期四)(算命www.bmfsm.com)

正月十五 ,元宵节,正灯日,道教上元节、是天官尧的诞辰(2017年2月11日,星期六)

正月十八,落灯日(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

正月二十~天穿节、天穿节又叫补天节,“小天仓”,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这一节日又与“雨水”节气相关.

立春后的节气是“雨水”...古人认为 - 是日“天一生水”~应节则下雨,故谓之“天穿”。

神话与节令像融合,就成为了天穿节这一民俗节日传统...天穿节的主要习俗:煎饼“补天穿”、天穿射、乱饭扎针。

(2017年2月16日,星期四)

正月二十五 - 天仓节(填仓节),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农历一月传统节日的习俗

春节

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与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表达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破五日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 - 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

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送穷日

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这一天 - 有一种叫做"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 - 打扫卫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人胜节

时至今日 - 也有在外的游子在年前回家~过了人日节才能远走他方。人日节这天不出远门 - 不走亲串友 - 在家团聚。

人日节下午一般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即过年时人都走东串西,心都野了、人日一过该准备春耕生产了。故而吃拉魂面,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火神节

汉族民俗火神节这天~结婚未满三年的媳妇要回娘家"躲火"。信仰崇拜 认为~新媳妇火神日留在婆家对婆婆不利。

有的地方还讲究在火神节这天晚饭吃饺子、称为捏老鼠嘴.据说这天晚上老鼠娶亲~捏上老鼠嘴可防其繁衍后代。

谷日

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

八仙日

不瞒你说,山西定襄一带,人们会准备好佳肴、美食、四时鲜果 - 焚香明烛,祭祀八位神仙,保佑人丁兴旺~万事如意!内蒙托克县一带,正月初八晚上,人们在自家院落里点起灯火,俗称"祭星"!

接下来再到附近寺庙布施钱财。当地称这为"送祭星钱"。认为这样做有机会求得八仙显灵,保佑新的一年吉星高照。

石头生日

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

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 - 以绳系罐鼻 - 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上灯日

客家是汉民族中的一个支系 - 其民俗文化有一定独特性、"上灯"习俗就是其丰富多彩的民俗中的一种...

每年正月元宵节前后、凡宗族中有"添丁"(即生有男孩)的 - 都必须在祖祠上厅、祖宗灵位牌前方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以此向祖宗传达添新丁之喜讯、又称"挂灯"、"吊灯"。

元宵节

元宵节的节期同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 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天穿节

天穿日这天 - 客家地区有许多尤其的习俗,比如说煎饼"补天穿"、天穿射箭、甜粄扎针等。

客家人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蒸甜粄,而甜粄不能在元宵节前就吃完,一定得留有一部分的甜粄到"天穿日"用。

"天穿日"早上 - 家里的妇女、老人会早早起来煎甜粄,甜粄煎好后,家里人都不能吃、而是拿着煎好的甜粄到房屋里有墙缝、钉眼的地方抹上一点甜粄、祈求新的一年美美满满、风调雨顺!

除了煎甜粄"补天穿"外,客家地区的农村还有在甜粄要不煎丸上插针线的做法,这也是"补天穿"!

尽管村民不在煎丸、甜板上插针线,但"天穿日"吃甜粄、煎丸的习俗仍旧尚存!过天穿节日是客家人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填仓节

填仓节主要盛行于农村 - 对于城市来说,则以粮商等合粮食有关的行业过节为主!此日~粮仓祭祀仓神,大放鞭炮,企求吉祥跟生意兴隆。

老百姓虽不致祭,但都要买些米面、煤炭来充实自家的生话储备。=<帝京岁时纪胜>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

”全家人还要吃“犒劳”,诸如薄饼卷“盒子菜”之类,还谓之“填仓”。

并喝鱼汤,取年年有余之意.填仓节,祈祷收获的节日。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