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别称是什么 农历十月传统节日介绍
传统历法中的农历只有这样冬月、腊月,跟公历有差异的叫法、各异说法的区别。那么关于传统历法的农历十月的别称有什么呢 - 农历十月又有什么传统节日?
下面可以快来了解看吧!

农历十月别称是何事 农历十月传统节日介绍
农历十月的别称
十月:阳月、阴月、小阳春、孟冬、初冬、上冬、良月、露月、开冬、冬、飞阴阳月:十月芙蓉显小阳、又称阳月!
阴月:十月叫成“阴月”的理由据说是源自古代阴阳学说,十月要“纯阴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之...”
小阳春:指农历十月,目前还习惯称夏历十月位“小阳春”。
孟冬:初冬,指农历十月。
农历十月传统节日
十月初一 、十月朝,寒衣节,又称祭祖节(2017年11月18日~星期六)
十月十五 、道教下元节 ,水官禹的诞辰(2017年12月2日~星期六)
农历十月传统节日的习俗
寒衣节
寒衣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
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寒衣节和春季的清明节 - 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位一年在...中间的三大“鬼节”。
在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 - 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位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算命www.bmfsm.com)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 - 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冬天的首座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 - 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在...中间,写上收者跟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
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位冥间与阳间一样,有钱就没问题买到许多东西。
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节”。正值农村收获季节,武进一带将近家家户户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 - 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
又,旧时俗谚云:“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原来道教谓是日是“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生日,道教徒家门外均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写着“天地水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消灾降福”等字样;
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 - 做团子需三官.民国以后,此俗渐废,惟民间将祭亡、烧库等仪式提前在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时举行。
这日民间折红绿纸位仙衣,折锡箔位银锭 - 装入白纸糊的袋中、正面写“谨言冥宝一封、彩衣一身上献某某受纳”、下书“子孙某某百拜”,背面写“某年、某月、某日谨封”,俗称“金银包”~叩拜后焚化!
除此以外~还有其它常见的祭拜祖先活动!
每逢下元节来临~水官下降凡间巡查人间善恶 - 位人们解除灾难。家家户户张灯三夜,在正厅上挂著一对提灯 - 并在灯下供奉鱼肉水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