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年为什么吃灶糖 吃灶糖的来历

时间:2017-01-12 11:43:17     编辑:Ky02
20

“小年”又称之为是“祭灶节”、而在这一天祭灶务必要准备的食物中少不了的是灶糖,据说吃灶糖是为了甜灶王爷的嘴。

那么您知道过小年为什么吃灶糖吗,吃灶糖的来历有哪一些?下面建议你快来了解看吧!

过小年为什么吃灶糖 吃灶糖的来历

过小年为什么吃灶糖 吃灶糖的来历

过小年为什么吃灶糖

说实话,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 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岁暮方思媚灶王,香瓜元宝都麦糖。粘口何需多如此,买颗先令小儿尝。

在祭灶时 - 用饴糖涂灶神之口,以求『上天言好事』;古代的饴糖、或称胶牙饧,或称灶糖,又称关东糖。入腊之后,街市便有卖用麦糖制成的糖瓜、糖葫芦、糖元宝、芝麻糖、蓼花等。

清文人厉鹗有《胶牙饧》诗:『节物关人意,残年一碟添。蓼花分点缀、粉茧共粘。』

吃灶糖的来历传说

传的辽阳白塔南面不远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把梢头的一家姓李~两口人:老头五十多岁~还有一个九岁的女儿~名叫珠儿...

李家的院不大,院中间有一棵大梨树、树下有一口井~父女二人就靠用井水做点灶糖进城卖,维持生活。

老李头拉着珠儿挤到一个卖梳头篦子的旁边,放下货担,打开货蒙子 - 等着来人买货了。今个还真挺顺当,刚一撂地就来了买主.

说是要给老爷庆寿祝福,一下子买去了好多块灶糖,筐里只剩下十几块了。老人家挺高兴,就让珠儿有城里多逛一会儿.

他挑起货担往南门外走、边走边喊:“谁买灶糖!”

正走着,看见前面有一群穿绫罗绸缎的小孩把一个卖柴的小孩的打得鼻青脸肿,地上还有一条小蛇~也被打得只剩下一口气了 - 一会儿摆摆尾巴,一会儿吐吐火苗似的舌头。

大家可能不知道~老李头是个软心肠的人 - 看见这种事他实在受不了~急忙上前问明原由。原来是小孩进城卖柴,无意中在柴捆里带来一条小青蛇,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青蛇从柴捆里钻出来了、这些作恶惯了的富家子弟,说是小孩故意吓唬他们~致使连人带蛇全挨了他们一顿毒打。

老李头看着心痛,就把剩下的灶糖送给了那些阔少爷,好话说了一大堆 - 才救出了砍柴小孩与这条小青蛇。(算命www.bmfsm.com)

这个砍柴的小孩姓张、从小死了爹娘,也没有人给他起个名字、既然天天砍柴卖 - 所以大伙都叫他樵哥。自从老李头帮了他的忙以后,他每天都多砍一捆柴、早早送到李家。

而那条小青蛇呢~原来是东海的小青龙~由于贪玩,一不小心误出了海泉,要不是遇到老李头,早就没命了!它自从来到李家后,就天天在院子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一天,小青龙在井旁玩耍、一不小心“扑通”一声掉进井里。原来这口井是通往龙宫的一个海眼、小青龙侥幸地回到了海里。

它高高兴兴地跑进龙宫向老龙述说了自己误出大海,爬进深山密林、挨打受苦 - 巧遇李家父女的经过 - 老龙感动得流下眼泪。

小青龙不忘李家父女的救命之恩,从此就时不时通过这口井从东海来到白塔下的老李家看望父女二人。

说来也怪~自从小青龙掉进了梨树下的井里后,井水变得湛清瓦亮~又凉又甜;浇树树长~浇花花开~用这口井里的水做灶糖再也不粘了,就是放在太阳底下晒也不化了。

不论春夏秋冬 - 什么东西时候吃什么东西时候清香可口。更奇的是人们吃了老李头卖的灶糖以后,大病化小、小病化了,身体也强壮起来了。

一传十~十传百,狠快传出了几百里。大伙都说,老李头的灶糖是用青龙吸珠水做的.

樵哥还是同往常一样、天天住老李家送柴禾 - 珠儿也就天天拿灶糖给他吃.一晃八年从前了、樵哥越长越壮 - 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红彤彤的大脸~一身使不完的力气。

珠儿更是越长越俊,象天仙似的。老李头见樵哥同珠儿特别要好、基本而言也没请媒人说合~就把他们俩的终身大事给订下来了.

小两口成亲以后,一家人可高兴啦!白塔周围的人们都用青龙水做出了甜脆的灶糖 - 从此,大伙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了。

灶糖的做法

用料:黄米谷子

调料:蜂蜜(实际上老一辈的做法没什么配料)

小年吃灶糖做法:把几斤黄米谷子泡透了,注意保温保湿、遮光放好了,让它发芽;四五天后,谷子长出了半寸长的白芽;

把发芽的谷子连水磨碎了,这些连汁带水的碎谷子,就是制作灶糖的“酶”。把二十几斤小黄米煮成饭 - 晾一会儿,等不太烫手后,放入制作得了的那种酶,拌同均匀了放起来,经过一段像“发酵”的时间,黄米饭里的淀粉便转化为饴糖,也就是说灶糖了;

把稀稀的糖取出 - 在热锅里煎熬成半干浆糊状,取出后 - 晾一会儿不烫手了、就把它搓成条状;把半干的灶糖放到屋外冻一夜 - 原因是天气严寒~灶糖就凝固了,咬起来嘎巴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