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

时间:2017-01-18 11:33:47     编辑:Ky02
20

每年的正月十五都少不了吃元宵的主食~而元宵也是以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圆形食品,在当天吃元宵有标记着团圆吉利的说法!

那么您知道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是怎样的吗,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吧!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

元宵节吃元宵的起源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左右有了于宋代。据记载,唐朝时、元宵节吃“面茧”“圆不落角”。

要我说啊,到了南宋~出现了“乳糖圆子” - 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宋代周必大所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面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

及至明朝,“元宵”的称呼就比较多了!

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

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

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 - 便形成了元宵节,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也在此时流传开来.

汤圆是汉族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形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吃,在也也是元宵节最有特色的食物。

专家说,元宵一开始多被称为“汤圆”,既然它开锅过后漂在水上 - 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

天上明月,碗里汤圆 - 家家户户团团圆圆,标记着团圆吉利.吃元宵节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

元宵节吃元宵典故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的,民间说法不一。

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 - 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 - 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

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由于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 - 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 - 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跟“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成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结果是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算命www.bmfsm.com)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诗中的“珍品”也就是说指元宵。

到了现代还有跟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 - 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 - 终日烦恼...

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在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

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 - 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节元宵的做法

元宵的吃法很多 - 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

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由...形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南方人做汤圆时,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同成皮,完了将馅“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 - 直至大小适中...

“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煮“元宵”也有技巧:轻轻捏。

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开水下。锅内水开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则,“元宵”反复翻动、受热不均匀,外熟内硬不好吃。

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在煮一会儿 - 即可捞出食用!

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具体介绍一下:

核桃酪元宵

原料: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 - 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枣50克,面粉、桂花少许.

做法:

1.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许,在加开水少许拌匀 - 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见方的丁,即成元宵馅。

2.将江米面放入簸箕里。元宵馅放在漏勺里 - 用凉水浸过,倒入簸箕内、用双手摇动,使汤圆馅沾满江米面,连续3次,意思是成汤圆。下入锅内煮10分钟上下,漂起即熟...

3.核桃仁用开水冲两次 - 剥去外皮剁碎,小枣洗净,用凉水浸泡12小时.

4.把江米、核桃仁、小枣肉放人碗中、加清水200克拌匀、用小磨磨一遍 - 成为细浆!

5.净勺放开水 - 下入白糖,上火见开、撇去浮沫,迅速将核桃仁浆下入,搅匀成粥状,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汤圆捞入即成。

橙羹小元宵

原料:糯米面2500克~白糖75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瓜子仁25克、核桃仁25克,芝麻25克,橙子3个,青红丝、香精少许。

橙羹小汤圆

橙羹小汤圆

做法:

1.将熟面粉100克、白糖500克及猪油、瓜子仁、核桃仁、芝麻等拌匀,将用50克熟面粉打成的浆糊倒入、搓成馅,切成玉米粒大的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粉、将浸过水的馅块放入滚动 - 滚成大小适中的元宵。将橙子切成两瓣 - 挤出汁!

3.水煮沸时,倒入元宵,汤圆浮上水面后,在加白糖与橙子汁,待白糖溶化后盛入碗内。

拔丝小元宵

原料:糯米粉300克,绵白糖300克、猪板油25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实耗100克)!

做法:

1.将青红丝切碎跟猪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与成水晶馅。

2.将同好的馅砸成3毫米厚的片、切成3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多次3次即成生元宵!

3.在炒勺中倒入花生油 - 烧至六七成熟时 - 下入元宵并用筷子拨开 - 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

4.将炒勺置火上 - 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糖150克~炒至金黄色时下入元宵 - 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

酒锅元宵

原料:糯米粉2500克,白糖1000克,熟面粉150克~猪油50克,核桃仁15克,花生仁25克 - 芝麻25克、瓜条25克,青红丝、挂花酱、香精少许.

做法:

1.将白糖500克加熟面100克,加青红丝、芝麻、花生仁、核桃仁、桂花酱、猪油、香精等,还有用50克面粉打成浆糊、倒在一起搓成馅、拍紧成块~在切成小方丁。

2.在箩筐内放些糯米面,把切好的小方丁进水浸一下 - 放在箩筐内的糯米面上,用手摇动,使糯米面挂在剩馅上~连续多次、摇成玻璃球大小的元宵。

3.待锅内清水烧开后、将元宵下锅,汤圆浮起时,加入白糖,连汤一起倒入已备好烧酒的酒锅内,将酒锅端于桌上,在将锅内酒点燃...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