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完璧归赵

时间:2016-11-09 17:36:12     编辑:noble
20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故事被传颂,设置被现代的人翻拍成电视剧~电影等等,其中的完璧归赵想必人人都听说过,而完璧归赵的详细内容你了解吗?

假如你还不够了故事的迈进与结局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吧!

历史故事:完璧归赵

历史故事: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故事的原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 - 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与氏璧!秦昭王闻之 -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和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

”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 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 - 大王还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 - 宜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 - 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约,差不多全都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 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 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原来是辞谢固请 -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 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同样宜斋戒五日 -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 - 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是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 - 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必不是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跟群臣孰计议之。

不瞒你说,”秦王同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 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 - 赵亦终不予秦璧。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译文详解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邯郸给赵王一封信 - 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跟氏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能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 - 又找不到.

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何事知道他有机会出使呢?

”缪贤回答说:“我过去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

’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 - 大体而言打算去他彼处.

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因此燕王想跟您结交。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

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

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按理说是没问题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 - 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 - 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

”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 - 理亏的是赵国;

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有点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没问题派谁去呢?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与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 - 就把璧留在秦国;

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与氏璧带回赵国。”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跟氏璧向西进入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同氏璧呈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

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酬报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稍微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与氏璧交给蔺相如。

说真的 - 于是,蔺相如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他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跟氏璧,派人送信给邯郸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 - 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同氏璧,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得不到!

’打算不给秦国与氏璧。反而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更有甚者既然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理应!

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与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了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

此刻我来到秦国,大王不过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

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因此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这时候就和与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拿着那跟氏璧,斜视着柱子~快要撞击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与氏璧 - 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同氏璧撞碎 - 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从这个地方到那儿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 - 不敢不献出来。

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此刻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跟氏璧。

”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估计秦王纵使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 - 从小道逃走 - 把它送回邯郸城。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

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故而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在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 - 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

这时候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

希望大王与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秦王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跟氏璧 - 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

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邯郸去。难道赵王会原因是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邯郸去了。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 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到底没有把同氏璧给秦国。

完璧归赵的深层解读

“完璧归赵”的真正赢家是秦国

蔺相如智斗秦王 - 与氏璧有惊无伤!这段故事就是咱们常说的“完璧归赵”!

很长时间以来,大家一直在赞扬蔺相如的外交成果,但对于秦昭王为什么要跟氏璧这个问题反而有所忽略...秦昭王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国王,在位半个多世纪 - 开疆拓土,锐意进取,一直致力于扩大秦国的版图,从来都是他占领别人的城池,从来没有过他将自己的城池拱手相送的先例。

在秦昭王差不多没有声色犬马的爱好、对于所谓的玉器古玩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这次他为什么一反常态,要用15座货真价实的城池来换取一块无用的同氏璧呢?

显然 - 这是秦王给赵王出的一道zhengzhi 思考题,明眼人一看就得知道这老实讲是在挑逗赵国,为的就是考验一下赵国对于秦国的zhengzhi 态度。 在...情况下你赵国不予理睬,说明赵国底气还算足、实力比较强,领导者 斗争意志略微坚定、那秦国就应该对赵国避让三分了! 反之 - 要是...的话我这道思考题给你赵国带来了困扰,那就说明赵国对于秦国心存畏惧 - 赵国的领导者 已经未战先怯,这将成了秦国制订未来外交政策的主要参考!

那么、秦昭王测试的搞得如何呢?(算命www.bmfsm.com)

那就是,你赵国对于我秦国的、根本没有拒绝的勇气.我想要和氏璧,你赵国不是乖乖地送来了吗?并且,蔺相如所谓的一番痛斥,更是给秦王提供了明确的印证。

蔺相如在不经意中泄露了何事秘密呢?

蔺相如那时候义正词严地痛斥秦昭王,你的使者到了赵国、传达了你想以城池换跟氏璧,这个信息在赵国导致了轩然大波。

完了,赵国内部怎么办恐惧、赵王如何低姿态等~都被蔺相如一五一十地透露了出来。这些对于秦昭王来说已经足够~测试的目的也已达到。

由此、他已能充分断定,赵国内心对于秦国充满了恐惧。没有了赵武灵王的赵国已经是纸老虎!

这番测试~表面上看秦昭王被蔺相如抢白了一番、特别没有面子,但真相是,秦昭王才是真正的赢家,既然他通过赵国的反应 - 已经巧妙地测试出赵国对于秦国的态度.

和此相比,蔺相如所谓的怒发冲冠,所谓的慷慨激昂 - 简直不值一提。

第二年,在赵国还陶醉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虚幻胜利在...中间时,秦国的队伍 就过来了!公元前281年,秦攻赵 - 拿下了石城(今河南林州东南);

说实话,公元前280年,秦在攻赵 - 杀两万人,攻陷代郡(今河北张家口蔚县)!这些都是发生在完璧归赵过后不久的事情,而在完璧归赵早先,秦赵之间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大的,更不用说秦国攻取赵国城池的重大事件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