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

时间:2016-11-10 16:46:45     编辑:noble
20

历史上很多的故事至今还在为人传颂着 - 而其中的伍子胥过昭关你了解吗?伍子胥过昭关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故事又有些什么历史意义所在?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吧!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内容

在楚平王的时候,楚国出了个聪明能干的宰相叫伍奢。楚平王是个昏君,他听信奸巨的谗言,阴谋要伍奢。趁一次上朝的机会 - 他找借口把伍宰相关押起来,楚平王心狠手辣,要斩草除根 - 不留后患。

又派差人到伍奢家里,要他的两个儿子伍尚与伍员去保释。要是不去,就要杀掉伍奢!伍员就是伍子胥~和伍奢一样聪明,他一眼看穿了楚平王的阴谋,力劝他的哥哥不要去,伍尚不听,就随差人走了 - 伍子胥随即化装逃出了楚国郧都(今湖北江陵)!

楚平王见伍尚来了、伍子胥没有来。就问差人是怎么回事。两个当差的把他们听到的情况 - 一五一十告诉了楚平王。当差的说,只听见伍尚同伍员吵了一场嘴,伍员就不见了...

楚平王转脸又问伍仍然:“伍子胥到哪里去了?”伍尚说:“伍子胥逃走了!

”奸臣说:“天下是楚国的.伍员逃得出伍家,逃不出楚国。”楚平王随即下令杀了伍奢与伍尚 - 在一块儿下令在楚国的交通要道、设置关卡 - 张贴告示,画了伍员的像,挂图捉拿伍子胥。

伍子胥逃出郧都...经过宋国、郑国后,又向吴国逃去。他日夜赶路,一逃逃到了与吴国交界的昭关 - 过一条河就出楚国了。

这时候已近黄昏,伍子胥急匆匆的赶到河边 - 高喊船家摆渡,喊了一阵~摇来一只摆渡船。伍子胥连人带很快了船~还没站稳就催船家开船。

摆船的是一个老艄公、凭他多年摆渡的经验 - 心急的人必定是有急事。老艄公抬头一打量,吃了一惊,这过河的不是别人、正是昭关城门上布告里要捉拿的伍子胥...

心想:这是伍宰相的后代,不能把他往虎口里送。

伍子胥催得越急,老艄公把船摇得越慢,为啥?他心里在想办法,他看伍子胥急得不行,只好说了句安慰话:“你不要急~我保你平平安安过关。

”可是~老艄公摇着船,在河里转了一夜 - 还没想出一条好计策。东方发白的时候,老艄公朝伍子胥一看,眉开眼笑的说:“好过关了.

伍子胥摸不着头脑!就问:“老艄公,你怎么知道好过关了呢?!”老艄公说:“你朝水里照一照 - 就晓得了。”

伍子胥到船边俯身一看~哎呀、他的头发全白了~胡子也全自了...老艄公说:“你的头发和胡子白了,你的马也变成一匹白马了。

”伍子胥一看,一点不错、他原来骑的枣红马,现在也变成白马了.老舱公三划两划、船就靠岸了。

伍子胥牵着马上了岸,还没有走到昭关城门口,就走来两个当兵的,把他带到城门口、对着布告辨认.布告上说伍子胥是黑头发黑胡子的后生 - 骑的枣红马!

他是白头发白胡子的老汉,骑的是匹白马。两个当兵的看不像,就招呼伍子胥:“老头子,你好过关了。

”伍子胥过了昭关骑上了马~一鞭就逃出了十几里路。(算命www.bmfsm.com)

伍子胥过关马上,来了个当官的,问有没有人过关?!两个当兵的说:“刚才有个白胡子老头过关的。”当官的一听有人过关,就详细的盘问过关人的模样、当官的听完,眼睛骨碌一转~心想:这个人除白头发、白胡子跟白马外,其他都像伍子胥。

他就把两个当兵的骂了一通,说:“这过关人,就是伍子胥!你们这些笨蛋~还不替我赶快追去!”楚国的追兵三三两两的骑上了马,追赶伍子胥去了。

伍子胥过了昭关~就朝溧阳境内逃去 - 当时溧阳是楚国与吴国交界的方 - 属于吴国!不巧被乌鸦山挡住了他的去路 - 伍子胥回头一望,大路上尘土飞扬、楚兵追来了、怎么办呢?

前面有高山挡路 - 后面有迫兵赶来。伍子胥急中生智,跳下了马。他身材魁梧,脚上有功,脚踏在石头上,一跃进入溧阳!

这块石头被他一蹬,留下了一只草鞋印、后人称这块石头为下马石!

歇后语伍子胥过昭关是什么

歇后语: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

伍子胥的简介

伍子胥(?—前484),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

伍子胥过昭关

伍子胥过昭关

伍子胥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史书称他“少好于文,长习于武”,有“文治邦国,武定天下”之才!

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追杀,而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策划刺死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

阖闾任命他为“行人”,作为吴国首要谋臣!

生平事迹

其实吧、伍子胥具有雄才大略,又深得吴王阖闾信任。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首先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 - 实仓禀,治兵革”,并亲自受命选择吴国都城城址.

他“相土尝水”、“象天法的”,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

吴王阖闾九年,吴王亲率伍子胥、孙武攻下楚国都城郢 - 于是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得杀父之仇。伍子胥帮助吴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吴国国力达到了鼎盛之势!

伍子胥对吴国事业忠心耿耿、吴王阖闾去世后,他扶助夫差即位,帮助夫差打败越国 - 他劝阻夫差与越讲与,并阻止夫差让勾践回国 - 谏劝夫差放弃攻打齐国而伐越...

夫差听信伯喜否谗言,于公元前484年秋赐剑使伍子胥自刎 - 并将其尸放鸱夷革中、漂浮江上!

吴的人非常怀念这位吴国忠臣,并命名胥江、胥口、胥山等的名以示永久纪念~立祠庙祭祀!胥口镇旧有胥王庙和伍子胥墓。

史记评价

仇恨对于人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即使是做国王的人都不能让仇恨之心在臣子身上萌生,何况是的位相同的人之间呢!

假如当初伍子胥跟着伍奢一道死了的话,那和蝼蚁之死又有什么区别呢?但他能够放弃小意气~洗雪大耻辱,使名声流传后世...

可悲啊!当子胥在长江边困顿窘迫之时,在道路上乞讨糊口之时、心中难道会在一瞬之间忘掉对郢都、对楚王的仇恨吗?!

不会的。所以说克制忍耐成就功名,不是抱负远大的壮士又有谁能做得到呢?白公假设不是自己去当国君的话、那么他的功业也是很可称道的呢!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