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在继承问题上反复无常是因抓周?抓周是什么

孙权是个聪明人,这是世人皆知的...可惜,再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的时候...晚年的孙权、在继承人问题上举棋不定,反复无常。基本而言出现了重大的失误、以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
孙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呢?根据民间流传的说法,导致孙权出现反复无常的原因是“抓周”。
相传,孙权称帝不一会儿,太子孙登病逝~孙权在其他儿子中选太子.有个叫景养的人求见孙权,进言立嗣传位其实是千秋万代的大业,不但要看皇子行不行贤德、更有甚者要看皇孙的天赋,并称他有试别皇孙贤愚的办法。孙权命景养择吉日,让诸皇子各自将儿子抱进宫来。景养端出一个满置珠贝、象牙、犀角等物的盘子,让小皇孙们任意抓取!众皇孙或抓翡翠,或取犀角。惟有孙跟之子孙皓,一手抓过简册 - 一手抓过绶带。孙权大喜 - 册立孙跟为太子...可,其他皇子不服,明争暗斗 - 迫使孙权废黜孙跟 - 另立孙亮为嗣!孙权死后~孙亮仅在位七年,便被政变推翻,改由孙休为帝...孙休死后~大臣们希望推戴一位年纪稍长的皇子为帝,恰好选中年过二十的孙皓,这时一些老臣回想起先前景养采用的选嗣方式~不由啧啧称奇。这当然是一种传说,不一定对,但其中的“抓周”却是真正确实有的。
“抓周”是什么东西呢?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根据记载,“抓周”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记载:“江南风俗 - 儿生一期(满一周岁)、为制新衣 - 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 - 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拭儿.”很多的书籍,在讲“抓周”的习俗时,都称“抓周”在南北朝时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 - 至隋唐时逐渐普及全国。元代与明代~愈盛行,被称之为“期扬”、到了清代才有“抓周”、“试周”之称。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也还有这种“抓周”礼...
“抓周”的物品清单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地都有不同的物品 - 随着朝代的更迭,也有新的物品增加~也有旧的物品减少。按照记载,最基本的有以下十二种。
一:王亥算(古权、秤砣):
商人的标记。算盘一响,黄金万两。
二:仓颉简(竹简书):
文人的标记。学识渊博~前途无量。
三:财满星(财神):
富贵的标记。命中有财,一生富贵...
四:洪崖乐(双龙衔钟):
舞乐的标记。性格活泼,能歌善舞。
五:官星印(龙印):
官员的标记。命中有官,官运亨通。
六:食神盒(食盒):
口福的标记。口中有福,享尽美味.
七:将军盔(古代头盔):
将军的标记。爱武尚武,易军易武...
八:串铃:
从医的标记。心地善良,医行天下。
九:伊尹镬(古代的炊具):
烹饪的标记。守家爱家,一生幸福。
十:鲁班斗(墨斗):
技艺的标记。心灵手巧,长于设计。
十一:陀螺乐:
运动的标记。喜欢运动~灵活多动...
十二:酒令筹筒:
豪侠的标记!喜好交际,友遍天下.
...开外是“抓周”的物品清单。还是那句话~随着时代的变迁 - 物品或减少或增加,都是灵活多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