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
方国珍(1319年―1374年5月8日),又名方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 -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是元末最早的起义领袖 - 曾降元 - 后降明 - 明洪武二年(1369) - 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方国珍首义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后来朱元璋加入)起义早四年。

方国珍简介
中文名方国珍
别名方珍、方谷珍
国籍元朝→明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
出生日期1319年
逝世日期1374年5月8日
职业农民起义军领袖
主要成就起义反元
官职广西行省左丞
葬处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
人物生平
首义反元
方国珍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兄弟五人,以此为生。
元朝末年,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与管制十分恶劣。加上当时灾害多,民不聊生。陶宗仪辑有浙东民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
一日三遍打、不反待怎么样”;台州也有“洋屿青~出海精”的谣谚,“洋屿”,就是洋屿山;
“海精”指方国珍。
要我说啊~元至正八年(1348年)、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打劫财物 - 官府派兵追捕他!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抢劫过往船只、阻塞海路...
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征讨,兵败,方国珍捉...方国珍迫使其请命于元朝,授他为定海尉,不一会儿起义 - jingong 温州。
方国珍首义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后来朱元璋加入)起义早四年。
七战七捷
元朝以孛罗帖木儿为行省左丞~督军前往征讨,也兵败被捉。元朝只得派大司农达识帖睦迩再次招降他。马上,汝、颍之地兵起,元朝招募水师防守长江。
方国珍心中疑惧,重新反叛,诱杀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逃亡入海。后来派人潜至京城~贿赂朝中权贵,允许他投降,授为徽州路治中.
方国珍拒不听命,率军攻陷台州~焚烧苏之太仓.元朝又以海道漕运万户之职招降他,方国珍这才投降,并接受这一官职。
不久进升行省参政~派兵jingong 张士诚,张士诚派遣将领在昆山抵御。方国珍七战七捷,直到张士诚也投降、才停战退兵。
在此之前,天下太平、方国珍兄弟带头骚乱海上 - 元朝惮于用兵、一意进行招抚。除非都事刘基认为方国珍是首逆,再加上屡降屡叛,不可饶恕,但朝议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
方国珍授官以后,据有庆元、温、台之地,越发强大 - 不可控制。
方国珍开始起义时 - 元朝发出空名宣诏数十道、招募人们去jingong ,许多海滨壮士响应招募,并为此立功,可是负责此事的官员接受重贿~总是不给这些人应有的赏赐,有一家为此死去几个人,反而得不到官职!
但对方国珍之徒、反而一再招抚、都升为大官.既然这样~百姓都羡慕当强盗,跟随方国珍的人日益增多.元朝失去江、淮后~只得凭借方国珍的船只使海运畅通,便又以官爵笼络他,这样海运无事...
有一个名叫张子善的人,喜爱纵横之术,劝说方国珍率军溯江而上,窥视江东,北夺青、徐、辽海。方国珍回答说:“我还没有这么大的志向...
”之后谢之离去...
过招元璋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主簿蔡元刚出使庆元。方国珍与其下属商量道:“江左号令严明~恐怕不能同他对抗。
况且同我为敌的~西有吴,南有闽.不如暂且表达顺从,借此作为声援以观其变。”下属觉得他说的在理...
于是 - 方国珍派使者给朱元璋送信,并奉献黄金五十斤、白金五十斤,有花纹的丝织品一百匹...
朱元璋又派镇抚孙养浩回访他。方国珍请求进献温、台、庆元三郡、并派次子方关成为人质。朱元璋没接受人质,再加上给予厚赐、将他送回;
其实吧,又派博士夏煜前去,拜方国珍为福建省平章事 - 其弟方国瑛为参知政事,方国珉为枢密分院佥事...方国珍名义上奉献三郡 - 实则心存二心,待夏煜到后 - 他诈称有病~自言年老不能称职,只接受平章印章跟诰命.
朱元璋觉察到这种情况,便写信告诫方国珍说:“我开始认为你是识时务的豪杰、这才命你 一方!
你却居心叵测,想探听我的虚实便派你儿子来,想推却所封官爵则自称年老有病。历来聪明者可转败为功,贤能者可因祸得福,你好好想想吧。
”当时方国珍年年修造海船 - 为元朝漕运张士诚的十多万石粟到京城,元朝因而多次提升方国珍~直到命他为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管庆元 - 方国珍也受之如故;
而对朱元璋换个角度以甜言蜜语加以谢绝,表示绝无依附之意,收到朱元璋的信 - 太意外了不打开看。朱元璋又写信劝说道:“福基于至诚之心,祸生于反复无常,隗嚣、公孙述两人就可作为前车之鉴。
大军一出,就不再是用空话没问题解救的了!”方国珍技穷了~又装出一副惊慌害怕的样子来谢罪,并进献一匹鞍上饰有黄金宝物的马,朱元璋又没有接受。
大家可能不知道,不久~苗将蒋英等反叛 - 杀死胡大海 - 带着胡大海的首级投奔方国珍,方国珍拒不接纳、蒋英等便从台州逃往福建,驻守台州的方国璋率军中途拦截,方国璋兵败被杀,朱元璋派使者前去悼祭...
一年后,温州人周宗道以平阳来降、方国珍的堂侄方明善当时驻守温州,便派兵争夺平阳,参军胡深将其击败 - 之后攻下瑞安~进兵温州。
方国珍这时害怕了,请求每年供给朱军白金三万两 - 待攻下杭州时,马上纳土前来归附,朱元璋这才下诏令胡深班师返回。
纵横捭阖
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攻克杭州后,方国珍据境自如、派间谍借向朱元璋进献之名 - 侦察对方力量,又屡次通好于扩廓帖木儿和陈友谅 - 企图互为掎角。
朱元璋获悉之后大怒 - 派人送去书信~历数他的十二条罪状,又索取军粮二十万石。方国珍为此召集部属商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都认为不能顺从。
唯有一个名叫丘楠的独自争辩道“:你们所言都不是方公之福啊。只有明智可以解决事情,唯有…才能讲信用可以守住疆土~唯有…才能有理有利才可以用兵。
公经营浙东十多年了~可总是迁延不决,犹豫再四,计不早定,这不有机会说是明智!既然答应朱元璋投降,却又违背他,这不有机会说是有信用。
朱元璋派军征战,有他的理由,原因是我们确实有负于他、这不可说是有理。你扶服请命,幸运的话他还会将你看作是钱俶啊。
”方国珍不听劝告,只是日夜运送珍宝,修造船只,为避走海上做准备。
乞降善终
吴元年(1367年)九月,朱元璋已攻克平江,命参政朱亮祖jingong 台州 - 方国瑛迎战,战败逃走。朱亮祖又攻克温州!
征南将军汤与率大军长驱直入抵达庆元~方国珍率部逃亡入海 - 又被追兵在盘屿打败,其部将相继投降。汤与多次派人向方国珍讲清楚顺从同抗拒的有区别后果,方国珍这才派儿子奉表乞降~说道:“臣听说天无所不盖,地无所不载,王者体天法地 - 对人无所不容。
臣长期以来蒙受主上的宽待之恩,不敢做出自绝于天地的事,为此一陈愚衷!臣本是庸才一个,遇上这多事之秋,起兵于海岛,没有父兄之力相助、又没有帝制自为的野心!
当主上率军浩浩荡荡到达婺州时,愚臣这就派儿子前去侍奉 - 就已经知道主上会有今天,我将如依日月之余光,望雨露之余润。
而主上推诚布公,派我驻守乡郡,就像以前吴越一样。臣遵奉条约,不敢妄生枝节。只因堂侄性情暴躁,偷偷挑起衅端,烦劳问罪之师,我心里战战兢兢 - 由此可见派守军出迎。
然而最后还是飘浮入海~为什么呢?!孝子对于父亲的责罚 - 如果是轻微的杖责便接受,要是是重杖的话便会逃避,臣的事情就和这种情况相同类。
我想立即自缚去朝廷请罪 - 又惟恐遭斧钺之诛、假使天下后世不知道臣得罪你有多深~将会说主上之心不能容臣,这岂不会连累天地之大德吗?
”超过这些话大概都是出自方国珍的部下詹鼎之口。
朱元璋看后,觉得方国珍可怜~便赐信说:“你违背我的告诫~不马上收手归命,反而流入海上,负恩实在太多。
不瞒你说,今天你已走投无路、又情词恳切,我理当以你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你不要自起疑心。”于是催促方国珍入朝拜见 - 当面责备他说:“你来得不是太晚了吗?
”方国珍顿首拜谢 - 授为广西行省左丞,只享食禄而不上任 -
洪武七年(1374年)5月8日,方国珍去世,葬于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 朱元璋亲自设祭,并命翰林学士宋濂为《神道碑铭》为祭。
历史评价
朱元璋:“方国珍鱼盐负贩,呰窳偷生,观望从违~志怀首鼠。” “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 一方。
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不过我官爵则称老病!”
说真的,谷应泰:“方国珍以黄岩黔赤,首弄潢池,揭竿倡乱,西据括苍~南兼瓯越。元兵屡讨,卒不能平,以致五年之内~太祖起濠城,士诚起高邮、友谅起蕲、黄,莫不南面称雄,坐拥剧郡~则国珍者、虽圣王之驱除、亦群雄之首祸也...
然而国珍地小力少、不足以张国、饷匮援绝,不足以待敌。此惟识略过人,真知天命~若陈婴以兵属汉高,冯异以地归光武、则功垂刑马、名在云台~岂不善始善终哉...
而国珍者~市井之徒,斗筲之器~宜其无定见也...夫国珍智昏择木 - 心怀首鼠、惧明之侵轶,则受抚于元,以壮其虚声;
惧元之穷追,则纳款于明、以资其外卫。其效忠于陈友定也~岂非河朔之刘琨 - 西凉之张氏。而侍子于明太祖也,又岂非下江之王常,吴越之钱俶。
正所谓狺牙摇尾 - 荒忽无常...毋论明室鼎兴,贻羞鬼蜮,就令元兵晚振,亦斩鲸鲵。盖首尾衡决,无一而可者。而彼终恃狡谋,依违两堕~则以摄乎大国之间,迁延岁月之命耳。
然究竟友谅凶强,士诚给富,无不先期殄灭、而国珍以弹丸之地,乃更支离后亡者,非国珍之善守御,而太祖之善用兵也.
太祖之意,以用兵如攻木,先其坚者,后其节目。故先平吴、汉、后议国珍,缓急之势所不得混也。而中间允其纳币者一,遣使招谕者再、又且推还质子、姑置后失!
盖吴、汉者门庭之寇,赴之宜速,而国珍者樊笼之鸟,取之如寄,毋亦米成山谷,尽天水于目中,岂真兵白头须、置陇、蜀于度外也.
卒之六师既加,窜奔海岛,计穷归命,传送京师...语云:‘不为祸始...’又云:‘无始乱.
’国珍之窃据非分,适足为新主资矣。”
《明史》:“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 “国珍首乱、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
家族成员
兄弟
哥哥
方国馨
方国璋
弟弟
方国瑛 - 官至参知政事。
方国珉 ~官至枢密分院佥事。
子侄
儿子
方礼,官至广洋卫指挥佥事!
方关~官至虎贲卫千户所镇抚。
方行,字明敏,方关之弟,善于写诗 - 宋濂以前称赞过他。
堂侄
方明善
列传第十一 陈友谅 张士诚 方国珍 明玉珍
陈友谅,沔阳渔家子也。本谢氏~祖赘于陈 - 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 有术者相其先世墓地 - 曰“法当贵”,友谅心窃喜。
尝为县小吏、非其好也。徐寿 辉兵起 - 友谅往从之,依其将倪文俊为簿掾。
寿辉~罗田人,又名真一,业贩布。元末盗起、袁州僧彭莹玉以妖术和麻城邹 普胜聚众为乱,用红巾为号、奇寿辉状貌 - 遂推为主。
至正十一年九月陷蕲水及黄 州路,败元威顺王宽彻不花!遂即蕲水为都 - 称皇帝、国号天完 - 建元治平,以普 胜为太师!
未几,陷饶、信。明年分兵四出,连陷湖广、江西诸郡县。遂破昱岭关, 陷杭州。别将赵普胜等陷太平诸路!势大振。
然无远志,所得不能守...明年为元师 所破、寿辉走免。已而复炽,迁都汉阳,为其丞相倪文俊所制.
十七年九月、文俊谋弑寿辉,不克、奔黄州.时友谅隶文俊麾下,数有功,为 领兵元帅。遂乘衅杀文俊,并其兵,自称宣慰使、寻称平章政事。
明年,陷安庆,又破龙兴、瑞州,分兵取邵武、吉安,而自以兵入抚州。已, 又破建昌、赣、汀、信、衢。
当是时 - 江以南惟友谅兵最强。太祖之取太平也,同为邻。友谅陷元池州,太 祖遣常遇春击取之,由是数相攻击!
赵普胜者~故骁将,号“双刀赵”。初跟俞通 海等屯巢湖,同归太祖~叛去归寿辉。至是为友谅守安庆,数引兵争池州、太平, 往来掠境上。
太祖患之,啖普胜客~使潜入友谅军间普胜。普胜不之觉,见友谅使 者辄诉功,悻悻有德色。友谅衔之、疑其贰于己,以会师为名,自江州猝至.
普胜 以烧羊逆于雁汉。甫登舟,友谅等于杀普胜,并其军。乃以轻兵袭池州,为徐达等击 败 - 师尽覆!
始友谅破龙兴,寿辉欲徙都之,友谅不可。未几~寿辉遽发汉阳,次江州!江 州,友谅治所也,伏兵郭外,迎寿辉入、即闭城门,悉杀其所部...
等于江州为都,奉 寿辉以居~而自称汉王、置王府官属...遂挟寿辉东下、攻太平。太平城坚不可拔, 乃引巨舟薄城西南。
士卒缘舟尾攀堞而登,遂克之。志益骄。进驻采石矶 - 遣部将 阳白事寿辉前,戒壮士挟铁挝击碎其首。寿辉既死~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即皇帝 位 - 国号汉 - 改元大义~太师邹普胜以下皆仍故官。
会大风雨 - 群臣班沙岸称贺~ 不能成礼。
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既僭号、尽有江西、湖广之地 - 恃其兵强,欲东 取应天.太祖患友谅与张士诚合,乃设计令其故人康茂才为书诱之,令速来。
友谅 果引舟师东下、至江东桥,呼茂才不应,始知为所绐。战于龙湾、大败。潮落舟胶、 死者无算,亡战舰数百,乘轻舸走...
张德胜追败之慈湖,焚其舟.冯国胜以五翼军 蹙之、友谅出皁旗军迎战,又大败!遂弃太平~走江州.太祖兵乘胜取安庆 - 其将 于光、欧普祥皆降...
明年~友谅遣兵复陷安庆。太祖自将伐之~复安庆,长驱至江 州。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其将吴宏以饶降,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 降。
友谅忿疆土日蹙,原来是大治楼船数百艘,全都高数丈,饰以丹漆~每船三重、置走 马棚~上下人语声不相闻,舻箱皆裹以铁.
载家属百官~尽锐攻南昌,飞梯冲车~ 百道并进.太祖从子文正及邓愈坚守、三月不能下~太祖自将救之.友谅闻太祖至、 撤围,东出鄱阳湖,遇于康郎山。
友谅集巨舰 - 连锁为阵,太祖兵不能仰攻, 三日,几殆!已 - 东北风起、其实是纵火焚友谅舟~其弟友仁等全都烧死。
友仁号五王 - 眇一目,有勇略,既死,友谅气沮...是战也,太祖舟虽小 - 然轻驶~友谅军俱艨艟 巨舰,不利进退,以是败...
太祖所乘舟樯白,友谅约军士明日并力攻白樯舟!太祖知之~令舟樯尽白...翌 日复战、自辰至午 - 友谅军大败。友谅欲退保奚山~太祖已先扼湖口,邀其归路...
你猜怎么着?持数日 - 友谅谋于众。右金吾将军曰:“出湖难、宜焚舟登陆,直趋湖南图再举。” 左金吾将军曰:“此示弱也 - 彼以步骑蹑我~进退失所据,大事去矣...
”友谅不能 决,既而曰:“右金吾言是也!”左金吾以言不用,举所部来降.
右金吾知之,同样 降。友谅益困...太祖凡再移友谅书,其略曰:“吾欲与公约从,各安一方,以俟天 命.
公失计,肆毒于我。我轻师间出~奄有公龙兴十一郡、犹不自悔祸,复构兵端。 一困于洪都,再败于康郎,骨肉将士重罹涂炭。
公即幸生还,还宜反而帝号~坐待真 主,不则丧家灭姓~悔晚矣。”友谅得书忿恚~不报。久之乏食,突围出湖口...
诸 将自上流邀击之,大战泾江口。汉军且斗且走,日暮犹不解。友谅从舟中引首出~ 有所指捴、骤中流矢~贯晴及颅死!
军大溃~太子善儿被执。太尉张定边夜挟友谅 次子理,载其尸遁还武昌。友谅豪侈 - 尝造镂金床甚工,宫中器物类是。
既亡~江 西行省以床进!太祖叹曰:“此跟孟昶七宝溺器何异!”命有司毁之。友谅僭号凡 四年...
子理既还武昌,嗣伪位,改元德寿。是冬,太祖亲征武昌。明年二月再亲征! 其丞相张必先自岳州来援、次洪山.
常遇春击擒之,徇于城下。必先,骁将也,军 中号“泼张” - 倚为重。以及被擒,城中大惧,由是欲降者众。
太祖乃遣其故臣罗复 仁入城招理。理遂降,入军门、俯伏不敢视!太祖见理幼弱、掖之起,握其手曰: “吾不汝罪也。
”府库财物恣理取~旋应天,授爵归德侯。
友谅之从徐寿辉也,其父普才止之。不听...及贵,往迎之。普才曰:“汝违吾 命、吾不知死所矣...”普才五子:长友富,次友直~又次友谅,又次友仁、友贵...
友仁、友贵前死鄱阳。太祖平武昌,封普才承恩侯,友富归仁伯,友直怀恩伯,赠 友仁康山王,命所司立庙祀之~以友贵祔...
其实吧,理居京师,邑邑出怨望语。帝曰:“此 童孺小过耳,恐细人蛊惑、不克全朕恩 - 宜处之远方...”洪武五年、理及归义侯明 升并徙高丽,遣元降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行...
赐高丽王罗绮,俾善视之...亦徙普才 等滁阳。
熊天瑞者,本荆州乐工,从徐寿辉抄略江、湘间。后受陈友谅命、攻陷临江、 吉安,又陷赣州...友谅俾以参知政事、守赣~兼统吉安、南安、南雄、韶州诸路。
久之,阳言东下,署其帜曰“无敌”,自称金紫光禄大夫、司徒、平章军国重事。 友谅不能制。
阴图取广东、造战舰于南雄,帅数万众趋广州。元将何真以兵迎于胥 江。会天大雷雨 - 震其舰樯折、天瑞惧而还。
太祖兵克临江,遣常遇春等攻赣~天 瑞拒守五越月,至正二十五年正月~乃帅其养子元震肉袒诣军门降。太祖宥之,授 指挥使。
明年从攻浙西,叛降于张士诚 - 教士诚飞礮击外军。城中木石俱尽,外军 多伤者。士诚灭、天瑞伏诛。
有周时中者,龙泉人,尝为寿辉平章。后帅所部降~策天瑞必叛.后果如其言! 时中累官吏部尚书,出为镇江知府~历福建盐运副使。
元震本姓田氏,善战有名.遇春之围赣也~元震窃出觇兵 - 遇春还引数骑出、 猝与遇。元震不知为遇春也,过之。
及遇春还、始觉,遂单骑前袭遇春。遇春遣从 骑挥刀击之,元震奋铁挝且斗且走。遇春曰:“壮男子也!
”舍之。由是喜其才勇. 既从天瑞降 - 荐以为指挥使。天瑞诛,复故姓云.
张士诚~小字九四、泰州白驹场亭人!有弟三人,并以操舟运盐为业 - 缘私作 奸利!颇轻财好施~得群辈心。常鬻盐诸富家,富家多陵侮之,或负其直不酬!
而 弓手丘义尤窘辱士诚甚。士诚忿~即帅诸弟及壮士李伯升等十八人杀义 - 并灭诸富 家~纵火焚其居。入旁郡场 - 招少年起兵。
盐丁方苦重役、遂共推为主,陷泰州。 高邮守李齐谕降之、复叛...杀行省参政赵琏、并陷兴化,结砦德胜湖、有众万余。
元以万户告身招之。不受.绐杀李齐,袭据高邮~自称诚王,僭号大周、建元天祐。 是岁至正十三年也。
明年 - 元右丞相脱脱总大军出讨,数败士诚,围高邮~隳其外城。城且下,顺 帝信谗,解脱脱兵柄~削官爵,以他将代之。
士诚乘间奋击~元兵溃去~由是复振. 逾年,淮东饥,士诚乃遣弟士德由通州渡江入常熟。
十六年二月陷平江,并陷湖州、松江及常州诸路。改平江为隆平府,士诚自高 邮来都之。意思是承天寺为府第、踞坐大殿中,射三矢于栋以识。
是岁,太祖亦下集庆, 遣杨宪通好于士诚!其书曰:“昔隗嚣称雄于天水~今足下亦擅号于姑苏,事势相 等 - 吾深为足下喜。
睦邻守境,古人所贵,窃甚慕焉。自今信使往来~毋惑谗言 - 以生边衅。”士诚得书,留宪不报。已,遣舟师攻镇江。
徐达败之于龙潭!太祖遣 达及汤与攻常州。士诚兵来援,大败,失张、汤二将~其实是以书求和~请岁输粟二十 万石 - 黄金五百两 - 白金三百斤.
太祖答书,责其归杨宪,岁输五十万石.士诚复 不报。
说真的,初,士诚既得平江、即以兵攻嘉兴。元守将苗帅杨完者数败其兵!乃遣士德间 道破杭州。完者还救,复败归!明年~耿炳文取长兴、徐达取常州 - 吴良等取江阴 - 士诚兵不得四出,势渐蹙.
亡何,徐达兵徇宜兴,攻常熟.士德迎战败~为前锋赵 德胜所擒。士德,小字九六~善战有谋、能得士心,浙西地全其所略定!
既被擒, 士诚大沮。太祖欲留士德以招士诚。士德间道贻士诚书,俾降元。士诚遂决计请降。 江浙右丞相达识帖睦迩为言于朝~授士诚太尉,官其将吏有差!
士德在金陵竟不食 死。士诚虽去伪号 - 擅甲兵土地如故。达识帖睦迩在杭同杨完者有隙,阴召士诚兵。 士诚遣史文炳袭杀完者 - 遂有杭州!
顺帝遣使征粮~赐之龙衣御酒。士诚自海道输 粮十一万石于大都,岁以为常。既而益骄 - 令其下颂功德,邀王爵。
不许!
二十三年九月,士诚复自立为吴王,尊其母曹氏为王太妃,置官属,别治府第 于城中,以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幽达识帖睦迩于嘉兴!
元征粮不复与...参军俞 思齐者,字中孚 - 泰州人,谏士诚曰:“向为贼,可无贡;今为臣,不贡可乎?!
” 士诚怒,抵案仆地、思齐即引疾去。当是时 - 士诚所据 - 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 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
以士信及 女夫潘元绍为腹心,左丞徐义、李伯升、吕珍为爪牙,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 新主谋议,元学士陈基、右丞饶介典文章。
又好招延宾客,所赠遗舆马、居室、什 器甚具。诸侨寓贫无籍者争趋之。
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既据有吴中,吴承平久,户 口殷盛,士诚渐奢纵~怠于政事.士信、元绍尤好聚敛 - 金玉珍宝及古法书名画~ 无不充牣。
日夜歌舞自娱。将帅亦偃蹇不用命 - 每有攻战,辄称疾~邀官爵田宅然 后起。甫至军 - 所载婢妾乐器踵相接不绝,或大会游谈之士~樗蒲蹴踘 - 全都不以军 务为意.
及丧师失地还,士诚概置不问!已、复用为将。上下嬉娱,以至于亡。
太祖同士诚接境。士诚数以兵攻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辄不利去。 而太祖遣邵荣攻湖州~胡大海攻绍兴,常遇春攻杭州,亦皆不能下。
廖永安被执~ 谢再兴叛降士诚,会太祖跟陈友谅相持、未暇还有也。友谅亦遣使约士诚夹攻太祖、 而士诚欲守境观变,许使者,卒不行.
太祖既平武昌,师还,即命徐达等规取准东、 克泰州、通州,围高邮.士诚以舟师溯江来援,太祖自将击走之。达等遂拔高邮, 取淮安,悉定淮北地。
于是移檄平江,数士诚八罪。徐达、常遇春帅兵自太湖趋湖 州、吴人迎战于毘山,又战于七里桥、皆败,遂围湖州。
士诚遣硃暹、五太子等以 六万众来援,屯于旧馆 - 筑五砦自固.达、遇春筑十垒以遮之、断其粮道。士诚知 事急,亲督兵来战,败于皁林!
其将徐志坚败于东迁~潘元绍败于乌镇,升山水陆 寨全破,旧馆援绝,五太子、硃暹、吕珍都降。五太子者,士诚养子 - 短小精悍, 能平地跃丈余、又善没水,珍、暹皆宿将善战~至是降。
达等以徇于湖州。守将李 伯升等以城降,嘉兴、松江相继降。潘原明亦以杭州降于李文忠.
要我说啊,二十六年十一月,大军jingong 平江 - 筑长围困之...士诚距守数月。太祖贻书招之 曰:“古之豪杰,以畏天顺民为贤,以全身保族为智,汉窦融、宋钱亻叔是也.
尔 宜三思,勿自取夷灭 - 为天下笑。”士诚不报 - 数突围决战~不利...李伯升知士诚 困甚,遣所善客逾城说士诚曰:“初公所恃者、湖州、嘉兴、杭州耳,今皆失矣.
独守此城,恐变从中起,公虽欲死 - 不可得也.莫若顺天命,遣使金陵 - 称公由此可见 归义救民之意~开城门,幅巾待命~当不失万户侯。
且公之地,譬如博者、得人之 物而复失之 - 于公何损?!”士诚仰观良久曰:“吾将思之...
”乃谢客,竟不降。士 诚故有勇胜军号“十条龙”者,全都骁猛善斗~每被银铠锦衣出入阵中,至是亦悉败、 溺万里桥下死。
最终结果是丞相士信中礮死~城中汹汹无固志。二十七年九月,城破,士 诚收余众战于万寿寺东街,众散走。仓皇归府第,拒户自缢.
故部将赵世雄解之... 大将军达数遣李伯升、潘元绍等谕意 - 士诚瞑目不答!舁出葑门 - 入舟,不复食。 至金陵、竟自缢死,年四十七!
命具棺葬之.
方士诚之被围也~语其妻刘曰:“吾败且死矣 - 若曹何为?!”刘答曰:“君无 忧、妾必不负君。
”积薪齐云楼下.城破,驱群妾登楼~令养子辰保纵火焚之,亦 自缢。有二幼子匿民间 - 不知所终。
先是~黄敬夫等三人用事,吴人知士诚必败, 有“黄菜叶”十七字之谣,其后卒验云。
莫天祐者,元末聚众保无锡州,士诚招之。不从...以兵攻之,同样不克。士诚既 受元官~天祐乃降。士诚累表为同佥枢密院事。
跟平江既围,他城皆下~惟天祐坚 守...士诚破 - 胡廷瑞急攻之,乃降。太祖以其多伤我兵,诛之!
李伯升仕士诚至司徒 - 既降,命仍故官~进中书平章同知詹事府事.尝将兵讨 平湖广慈利蛮,又为征南右副将军~同吴良讨靖州蛮。
后坐胡党死...潘元明以平章 守杭州降~仍为行省平章,与伯升俱岁食禄七百五十石 - 不治事。云南平,以元明 署布政司事,卒官。
士诚自起至亡,凡十四年。
方国珍,黄岩人。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元至 正八年 - 有蔡乱头者 - 行剽海上,有司发兵捕之.
国珍怨家告其通寇!国珍杀怨家, 遂同兄国璋、弟国瑛、国珉亡入海,聚众数千人~劫运艘,梗海道。行省参政朵儿 只班讨之,兵败,为所执,胁使请于朝、授定海尉。
寻叛~寇温州。元以孛罗帖木 儿为行省左丞 - 督兵往讨~复败、被执。乃遣大司农达识帖睦迩招之降。已而汝、 颍兵起,元募舟师守江。
国珍疑惧,复叛。诱杀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华,亡入海。 使人潜至京师,赂诸权贵、仍许降 - 授徽州路治中...国珍不听命,陷台州,焚苏之 太仓...
元复以海道漕运万户招之 - 乃受官。寻进行省参政 - 俾以兵攻张士诚。士诚 遣将御之昆山...国珍七战七捷...会士诚亦降,乃罢兵.
先是、天下承平、国珍兄弟始倡乱海上 - 有司惮于用兵,一意招抚...惟都事刘 基以国珍首逆、数降数叛 - 不可赦...
朝议不听...国珍既授官 - 据有庆元、温、台之 地,益强不可制。国珍之初作乱也~元出空名宣敕数十道募人击贼。
海滨壮士多应 募立功。所司邀重贿,不辄和~有一家数人死事卒不得官者。而国珍之徒,一再招 谕,皆至大官.
由是民慕为盗~从国珍者益众.元既失江、淮、资国珍舟以通海运、 重以官爵羁縻之,而无以难也。有张子善者,好纵横术,说国珍以师溯江窥江东, 北略青、徐、辽海。
国珍曰:“吾始志不及此。”谢之去。
太祖已取婺州,使主簿蔡元刚使庆元。国珍谋于其下曰:“江左号令严明,恐 不能同抗。况为我敌者、西有吴,南有闽。
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众 以为然。于是遣使奉书进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文绮百匹。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太祖复遣镇抚孙养浩 报之!国珍请以温、台、庆元三郡献 - 且遣次子关为质!太祖可是其质、厚赐而遣之; 复使博士夏煜往,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弟国瑛参知政事,国珉枢密分院佥事。
国珍名献三郡,实阴持两端。煜既至,是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 - 惟受平章印诰而 已。太祖察其情,以书谕曰:“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 一方。
汝顾中怀 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夫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 福,汝审图之...”是时国珍岁岁治海舟~为元氵曹张士诚粟十余万石于京师、元累 进国珍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省庆元...
国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谢太祖 - 绝无内附意。及得所谕书~竟不省.太祖复以书谕曰:“福因为至诚,祸生于反覆, 隗嚣、公孙述故辙可鉴.
大军一出,不可虚辞解也。”国珍诈穷~复阳为惶惧谢罪, 以金宝饰鞍马献。太祖复却之。
已而苗帅蒋英等叛、杀胡大海、持首奔国珍,国珍不受,自台州奔福建。国璋 守台~邀击之、为所败~被杀,太祖遣使吊祭.
逾年~温人周宗道以平阳来降。国 珍从子明善守温以兵争。参军胡深击败之、遂下瑞安,进兵温州.国珍恐,请岁输 白金三万两给军,俟杭州下,即纳土来归!
太祖诏深班师.
吴元年克杭州。国珍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觇胜负,又数通好于扩廓帖木 儿及陈友定、图为掎角。太祖闻之怒,贻书数其十二罪,复责军粮二十万石。
国珍 集众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皆言不可从...有丘楠者、独争曰:“彼所言均非 公福也。惟智有机会决事,惟信可守国 - 惟直能用兵!
公经营浙东十余年矣,迁 延犹豫 - 计不早定,不可谓智。既许之降~抑又倍焉~不可谓信...彼之征师、则有 词矣,我实负彼、不可谓直。
幸而扶服请命,庶几可视钱亻叔乎?”国珍不听 - 惟 日夜运珍宝,治舟楫,为航海计。
九月 - 太祖已破平江,命参政硃亮祖攻台州~国瑛迎战败走.进克温州。征南 将军汤与以大军长驱抵庆元.国珍帅所部遁入海。
追败之盘屿,其部将相次降。同 数令人示以顺逆,国珍乃遣子关奉表乞降曰:“臣闻天无所不覆、地无所不载...
王 者体天法地,于人无所不容。臣荷主上覆载之德旧矣、不敢自绝于天地,故一陈愚 衷。臣本庸才、遭时多故,起身海岛,非有父兄相藉之力、又非有帝制自为之心.
方主上霆击电掣,至于婺州,臣愚即遣子入侍,固已知主上有今日矣、将以依日月 之末光~望雨露之余润.而主上推诚布公,俾守乡郡,如故吴越事。
臣遵奉条约、 不敢妄生节目!子姓不戒,潜构衅端、猥劳问罪之师,私心战兢,用是俾守者出迎。 然而未免浮海、何也?
孝子之于亲,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 臣之情事适与此类。也就是说 欲面缚待罪阙廷,复恐婴斧钺之诛,使天下后世不知臣得罪之深,将谓主上不能容 臣,岂不累天地大德哉。
”盖幕下士詹鼎词也.
太祖览而怜之,赐书曰:“汝违吾谕,不即敛手归命,次且海外~负恩实多。 今者穷蹙无聊,情词哀恳,吾当以汝此诚为诚 - 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
”遂促 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 之官。
数岁 - 卒于京师。
子礼,官广洋卫指挥佥事;关~虎贲卫千户所镇抚。关弟行,字明敏,善诗, 承旨宋濂尝称之。
刘仁本,字德元,国珍同县人。元末进士乙科,历官浙江行省郎中、同张本仁 俱入国珍幕!数从名士赵亻叔、谢理、硃右等赋诗 - 有称于时。
国珍海运输元,实 仁本司其事...硃亮祖在...下面温州也,获仁本。太祖数其罪,鞭背溃烂死。余官属从国 珍降者全都徙滁州,独赦丘楠 - 以为韶州知府.
詹鼎者、宁海人,有才学。为国珍府都事,判上虞 - 有治声。既至京、未见用 - 草封事万言 - 候驾出献之!帝为立马受读,命丞相官鼎。
杨宪忌其才,沮之。宪败, 除留守经历~迁刑部郎中~坐累死。明玉珍、随州人。身长八尺余,目重瞳子。徐 寿辉起、玉珍与里中父老团结千余人,屯青山!
及寿辉称帝,使人招玉珍曰:“来 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玉珍引众降,以元帅守沔阳。
跟元将哈麻秃战湖中~ 飞矢中右目,遂眇。久之~玉珍帅斗船五十艘掠粮川、峡间,将引还...时元右丞完 者都募兵重庆,义兵元帅杨汉应募至~欲杀之而并其军 - 不克!
汉走出峡,遇玉珍 为言:“重庆无重兵,完者都和右丞哈麻秃不相能 - 若回船出不意袭之 - 可取而有 也!
”玉珍意未决,部将戴寿曰:“机不可失也。可分船为二,半贮粮归沔阳,半 因汉兵攻重庆、不济则掠财物而还。
”玉珍从其策~袭重庆~走完者都 - 执哈麻秃 献寿辉。寿辉授玉珍陇蜀行省右丞。至正十七年也。
已而完者都自果州来~会平章朗革歹、参政赵资、谋复重庆 - 屯嘉定之大佛寺~ 玉珍遣万胜御之。胜,黄陂人 - 有智勇 - 玉珍宠爱之,使从己姓、众呼为明二~后 乃复姓名...
胜攻嘉定~半年不下!玉珍帅众围之 - 遣胜以轻兵袭陷成都、虏朗革歹 及资妻子!朗革歹妻自沉于江。以资妻子徇嘉定,招资降。
资引弓射杀妻。俄城破, 执资及完者都、朗革歹归于重庆、馆诸治平寺,欲使为己用。三人者执不可,是斩 于市,以礼葬之、蜀人谓之“三忠”。
于是诸郡县相次来附!
二十年、陈友谅弑徐寿辉自立。玉珍曰:“同友谅俱臣徐氏,顾悖逆如此.” 命以兵塞瞿塘,绝不与通...
立寿辉庙于城南隅、岁时致祀...自立为陇蜀王~以刘桢 为参谋。
桢 - 字维周、泸州人。元进士。尝为大名路经历,弃官家居!玉珍之攻重庆也~ 道泸、部将刘泽民荐之。玉珍往见 - 同语大悦,即日延至舟中 - 尊礼备至!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次年、 桢屏人说曰:“西蜀形胜地,大王抚而有之,休养伤残,用贤治兵,没问题立不世业. 不于这时称大号以系人心,一旦将士思乡土,瓦解星散,大王孰与建国乎!
”玉珍 善之,乃谋于众,以二十二年春僭就是皇帝位于重庆、国号夏、建元天统。立妻彭氏 为皇后,子升为太子。
效周制,设六卿~以刘桢为宗伯。分蜀地为八道,更置府州 县官名.蜀兵视诸国为弱、胜兵不满万人。玉珍素无远略 - 然性节俭,挺好学,折 节下士。
既即位,设国子监,教公卿子弟 - 设提举司教授、建社稷宗庙 - 求雅乐, 开进士科,定赋税,以非常取一。蜀人悉便安之.
皆刘桢为之谋也.
明年,遣万胜由界首~邹兴由建昌,又指挥李某者由八番~分道攻云南。两路 皆不至,惟胜兵深入,元梁王走营金马山。
要我说啊~逾年 - 王挟大理兵击胜~胜以孤军无继 引还。复遣兴取巴州!久之,复更六卿为中书省枢密院,改冢宰戴寿、司马万胜为 左、右丞相,司寇向大亨、司空张文炳知枢密院事 - 司徒邹兴镇成都 - 吴友仁镇保 宁,司寇莫仁寿镇夔关,皆平章事。
是岁,遣胜取兴元~使参政江俨通好于太祖!太祖遣都事孙养浩报聘 - 遗玉珍 书曰:“足下处西蜀,予处江左~盖与汉季孙、刘相类...
近者王保保以铁骑劲兵、 虎踞中原,其志殆不在曹操下,使有谋臣如攸、彧,猛将如辽、合阝 - 予两人能高 枕无忧乎。
予和足下实脣齿邦,愿以孙刘相吞噬为鉴。”自后信使往返不绝。
二十六年春 - 玉珍病革、召寿等谕曰:“西蜀险固,若协力同心,左右嗣子, 则可以自守。不然,后事非所知也...”遂卒。凡立五年~年三十六...
子升嗣,改元开熙,葬玉珍于江水之北、号永昌陵,庙号太祖!尊母彭氏为皇 太后~同听政。升甫十岁~诸大臣都粗暴,不肯相下...
而万胜和张文炳有隙、胜密 遣人杀之。文炳所善玉珍养子明昭,复矫彭氏旨缢杀胜。胜于明氏功最多、其死, 蜀人多怜之。
吴友仁自保宁移檄,以清君侧为名。升命戴寿讨之.友仁遗寿书谓: “不诛昭,则国必不安,众必不服。
昭朝诛、吾当夕至.”寿乃奏诛昭,友仁入朝 谢罪.于是诸大臣用事,而友仁尤专恣~国柄旁落,遂益不振...
万胜既死 - 刘桢为 右丞相,后三年卒。是岁,升遣使告哀于太祖,已 - 又遣使入聘.太祖还遣侍御史 蔡哲报之。
洪武元年,太祖克元都,升奉书称贺...明年,太祖遣使求大木。升遂并献方物... 帝答以玺书.其冬,遣平章杨璟谕升归命。升不从!璟复遗升书曰:
说真的,古之为国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故能身家两全~流誉无穷,反是者辄败。 足下幼冲~席先人业 - 据有巴、蜀,不咨至计,而听群下之议,以瞿塘、剑阁之险, 一夫负戈,万人无如之何.
此皆不达时变以误足下之言也...昔据蜀最盛者 - 莫如汉 昭烈。且以诸葛武侯佐之~综核官守、训练士卒 - 财用不足,都取之南诏。
然犹朝 不谋夕,仅能自保。今足下疆场,南不过播州,北不过汉中,以此准彼,相去万万, 而欲藉一隅之地,延命顷刻,可谓智乎?
我主上仁圣威武,神明响应~顺附者无不 加恩,负固者然后致讨。以足下先人通好之故,不忍加师,数使使谕意。
又以足下 年幼,未历事变~恐惑于狂瞽,失远大计,故复遣璟面谕祸福.深仁厚德~因而待 明氏者不浅,足下可不深念乎?
且向者如陈、张之属 - 窃据吴、楚,造舟塞江河, 积粮过山岳、强将劲兵 - 自谓无敌。然鄱阳一战,友谅授首,旋师东讨~张氏面缚!
此非人力~实天命也。足下视此何如?友谅子窜归江夏 - 王师致伐,势穷衔璧.主 上宥其罪愆~剖符锡爵,恩荣之盛,天下所知...
足下无彼之过,而能翻然觉悟~自 求多福、则必享茅土之封 - 保先人之祀,世世不绝 - 岂不贤智矣哉?若必欲崛强一 隅 - 假息顷刻,鱼游沸鼎、燕巢危幕,祸害将至,恬不自知。
璟恐天兵一临,凡今 为足下谋者 - 他日或各自为身计、以取富贵。当此之时、老母弱子,将安所归?!祸 福利害,然可睹,在足下审之而已!
升终不听。
这事儿说来话长~又明年~兴元守将以城降...吴友仁数往攻之~不克。是岁,太祖遣使假道征云 南,升不奉诏。四年正月命征西将军汤同帅副将军廖永忠等以舟师由瞿塘趋重庆、 前将军傅友德帅副将军顾时等以步骑由秦、陇趋成都,伐蜀。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初,寿言于升曰: “以王保保、李思齐之强、犹莫能和明抗,况吾蜀乎!一旦有警,计安出?!”友仁 曰:“不然~吾蜀襟山带江、非中原比,莫若外交好而内修备。
”升以为然、遣莫 仁寿以铁索横断瞿塘峡口。至是又遣寿、友仁、邹兴等益兵为助!北倚羊角山~南 倚南城砦,凿 石壁,引铁索为飞桥~用木板置礮以拒敌!
与军至、不能进。傅 友德觇阶、文无备 - 进破之~又破绵州!寿乃留兴等守瞿塘,而自与友仁还 - 会向 大亨之师以援汉州.
数战皆大败,寿、大亨走成都,友仁走保宁。时永忠同样破瞿塘 关.飞桥铁索全都烧断,兴中矢死,夏兵都溃.遂下夔州,师次铜罗峡...
升大惧、右 丞刘仁劝奔成都。升母彭泣曰:“成都可到~亦仅延旦夕命。大军所过,势如破竹, 不如早降以活民命。
”于是遣使赍表乞降。升面缚衔璧舆榇、与母彭及官属降于军 门.与受璧、永忠解缚 - 承旨抚慰,下令诸将不得有所侵扰。
而寿、大亨亦以成都 降于友德。升等悉送京师,礼臣奏言:“皇帝御奉天殿,明升等俯伏待罪午门外, 有司宣制赦,如孟昶降宋故事.
”帝曰:“升幼弱~事由臣下,同孟昶异~宜免其 伏地上表待罪之仪。”是日授升爵归义侯 - 赐第京师!
冬十月,与等悉定川、蜀诸郡县、执友仁于保宁~遂班师。寿、大亨、仁寿全 凿舟自沉死!丁世贞者,文州守将也~友德攻文州 - 据险力战,汪兴祖死焉。
文州 破,遁去!已复以兵破文州,杀硃显忠,友德击走之...夏亡、复集余众围秦州五十 日.兵败,夜宿梓潼庙,为其下所杀。
友仁至京师,帝以其寇汉中,首造兵端、令 明氏失国,僇于市。戍他将校于徐州.明年徙升于高丽...
要我说啊 - 赞曰:友谅、士诚起刀笔负贩~因乱僭窃、恃其富强,而卒皆败于其所恃。迹 其始终成败之故、太祖料之审矣...国珍首乱 - 反覆无信~然竟获良死,玉珍乘势, 割据一隅、僭号二世 - 皆不可谓非幸也。
国珍又名谷珍,盖降后避明讳云...(算命www.bmfsm.com)
方国珍怎么死的
方国珍生于1319年,卒于1374年,他还有两个别名~一个是方珍、另一个是方谷珍,其中都有珍这个字,可见他对珍这个字的喜爱。
正值轻年时期的方国珍、身材极为高大 - 面色有点黑~从另一角度看身体反而极为白,白的像瓠一样、平常跟人喜欢saima - 他都能取得胜利。
方国珍的家庭世代都是以海上贩卖为生,到了他这一代,家中有5个兄弟,至少劳动力还较为充足...
你猜怎么着?到了元末,出于元朝的统治者肆意的剥削百姓 - 并且当时的自然灾害有很多,导致民不聊生。当时的方国珍还没想着要造反~只是在浙江地区有个叫蔡乱头的人,他在海上当海盗,频繁地打劫别人的财物 - 致使官兵去抓捕他...
正当方国珍的仇家为了陷害他,就告知官府说他和这些海盗有所联系,于是、方国珍就把仇家给杀了,带着自己兄弟逃亡海上...
方国珍到了海上以后~聚集了数千个逃亡的人,他们一起过着抢劫来往船只的生活,独霸一片海域。行省参政看不惯他的做法 - 就率军前往讨伐 - 不料、被方国珍打败~并且本人被俘。
方国珍活捉了他~没有直通杀之后快,而是逼迫他~让他去请命于元朝~想要任命自己定海尉的官职。与此相对没过多久,他就起义~首先攻打的就是温州。
方国珍起义的时间比较早,比其他的起义军都早了3年或者4年。
之后,由于朱元璋的日益强盛~他就投降于明朝,当了广西省的左丞一职~但是一直居住在南京.于明朝建立的七年之后,就病重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