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产卵最多的鱼是“翻车鱼”

时间:2017-01-19 14:59:31     编辑:Ky02
20

在自然界中,鱼类的产卵一般都是在一次产卵几十万粒、几百万粒.而有一种鱼类一次产卵可达3亿个 - 是世界上产卵最多的鱼。

那么您想知道这种鱼叫什么名字吗~下面可以详细来了解看吧!

世界上产卵最多的鱼是“翻车鱼”

世界上产卵最多的鱼是“翻车鱼”

翻车鱼(一次产卵可达3亿个)

生活在海洋里的翻车鱼,一次可产卵3亿粒,创造了产卵的最高纪录!翻车鱼产如此多的卵~是否子孙满堂,充满海洋呢?

事实并非这样.其一~翻车于是大洋性鱼类、环境变化无常,它的卵和幼鱼有的经过暴风骤雨、汹涌波涛的袭击、成了大自然的牺牲品。

有的成了肉食性鱼类与其他海洋生物的腹中食,活下来的仅仅是百万分之几。所以有需要多产卵才能逃脱大自然的无情淘汰;

其二 - 翻车鱼诚然体长4米多,重1400—3500千克~但它的游泳能力极差,几乎到了随波逐流的的步~自卫能力很差,只有产卵多 - 才能保存种族.

翻车鱼的软骨特别多,也是世界上最重的多骨鱼。

翻车鱼在各国的别名

英美的区称海洋太阳鱼、西班牙称月鱼!翻车鱼的学名叫做mola mola,意思是“磨子”!

而翻车鱼英文为ocean sunfish,这可能同它会上浮侧翻、在海上做日光浴的习性有关、有鉴于此又有人叫它“太阳鱼”。

由于其日文为“マンボウ”,音译过来就是眼下 的“曼波鱼”. 而在 、它还有除此之外一个名字“干贝鱼”,闽南语称鱼粿(ㄏㄧˊ ㄍㄨㄟˋ)。

因而又有蜇鱼或蜇鲂之称!

曼波鱼在 最初叫做翻车鱼,渔民总看见它翻躺在水面如在作日光浴而以“翻车”的名字来形容它~2002年花莲渔业单位结合观光单位为促销翻车鱼渔产、举办了一场“翻车鱼盛宴”活动,后来之又因为“翻车”名被认为不吉利(吃了恐怕发生翻车意外) - 基本而言渔业单位再举办一场“为翻车鱼更名、征名”活动、由民众票选!

末了“曼波鱼”这个名称最高票当选。

蜇鱼:因主食水母,(水母称“蜇”,“蜇”闽南语发音似“铁”)

干贝鱼:肉色雪白、肉质清嫩,饕客美其名为“干贝鱼”

鱼过:因鱼形似一般鱼体断了后尾部半截 - 讨海人直呼为“鱼截”(“截”闽南语发音似“过”ㄍㄨㄟ、)

鱼粿:每当渔民抓起它,那圆圆柔软的身躯像极了一大块摊在甲板上的红龟粿。(算命www.bmfsm.com)

1910年太阳鱼号(sunfish)捕捉到重达3,500磅的翻车鱼

西班牙解释

Mola Mola:mola拉丁文的意思是石磨,当曼波鱼躺在水面时,像是是一个石磨一样

法国解释

月鱼:喜欢侧身躺在海面超过,在夜间发出微微光芒,于是法国人叫它“月光鱼”

美国

太阳鱼:喜欢侧身躺在海面上面 - 在白天让阳光照耀、好像是海中的‘太阳’

德国解释

游泳的头:尾巴短小,反而有着圆圆扁扁的庞大身躯、以及大大的眼与嘟起的嘴,可爱的模样像一个卡通人头 - 于是德国人称它“游泳的头”

解释

曼波鱼:在海中游泳时,好像在跳曼波舞一样有趣~于是人称为“曼波鱼”...

翻车鱼的体型特征

体亚圆形,侧扁而高。尾部很短,无尾柄。头高而侧扁 - 头高为头长1.8~2.0倍!吻圆钝。眼小,上侧位 - 眼间隔宽而突起,头长为眼间隔1.9~2.1倍,眼间隔宽为眼径3.5~3.9倍。

鼻孔每侧2个,很小,位于眼的正前方、距眼较距吻端为近!口小,前位。上下颌各具1喙状齿板,无 缝...唇厚。

各鳃盖骨均埋于皮下。鳃孔小,上侧位~位于胸鳍基底前方。

体与鳍均粗糙,具刺状或粒状突起。无侧线...

背鳍1个、高大,略呈镰刀形 - 体长为背鳍高2.6~2.7倍,背鳍高为头长1.4~1.5倍,背鳍位于体之后部。

臀鳍跟背鳍同形~起点稍后于背鳍起点,体长为臀鳍高2.5~2.8倍,臀鳍高为头长1.3~1.5倍。背鳍和臀鳍后部鳍条后延 - 在体后端相连、成为像尾鳍的舵鳍,无真正的尾鳍。

舵鳍边缘波曲形,具12~16鳍条,中部8~9鳍条后端具小骨板!胸鳍短小,圆形,基底平横,并不垂直。无腹鳍,无腰带骨...

体背侧面灰褐色 - 腹面银灰色,各鳍灰褐色。

翻车鱼一般体形侧扁,头上生有两只明亮的眼睛与一个小小的嘴巴,背部与腹部分别长着一个又高又长的背鳍与臀鳍 - 在身体的最终来讲边 - 有一个镶着好像花边的尾鳍.

体型外观呈椭圆扁平状,像个大碟子。身型偏短而两侧肥厚,头小、嘴小、尾鳍也退化无尾柄 - 很短;没有腹鳍 - 但背鳍与臀鳍发达 - 且相对较高。

体侧呈灰褐色、腹侧则呈银灰色。翻车鱼看上去就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了一半一样!它的普通名称也叫头鱼.口小,眼小;

鳞片特化为粗糙的表皮!体灰褐色~腹部银灰;胸鳍短小,无腹鳍与尾鳍,背鳍与臀鳍高大且相对。在翻车鱼的家族中,各成员的体形并不完全相同。

有一种翻车鱼的尾巴又长又尖、看上去像是拖着一根长矛、因此人们叫它“矛尾翻车鱼”;

还有一种翻车鱼身体修长,大家叫它“长翻车鱼”。

翻车鱼是世界上最大、形状最奇特的鱼之一。它们的身体又圆又扁,像个大碟子。鱼身跟鱼腹上各有一个长而尖的鳍,而尾鳍反而将近不在那里,于是使它们看上去感觉像后面被削去了一块似的。

翻车鱼主要以水母为食,用微小的嘴巴将食物铲起。它们总在水面晒太阳、尽管其形状笨拙、但有时也会跃出水面。

说真的、翻车鱼是河豚科的巨型亲戚,是每一个多骨鱼中最重的鱼种 - 体重可达3000千克。早在30年代,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的鱼类学家古格就曾对翻车鱼进行过探讨,并宣称巨大的翻车鱼是动物界的生长冠军...

它们的幼鱼仅有0.25厘米长,而长到成年鱼时可达3米长,体重比幼鱼时增加了6000万倍.诚然翻车鱼体重可达2吨半 - 但它性情温与可接近。

19世纪时,渔民的孩子们会把厚厚的翻车鱼皮用线绳绕成有弹性的球玩。翻车鱼皮上可有多达40多种不同的寄生虫,就连它们身上的寄生虫身上也有寄生现象!

翻车鱼奇葩死法段子

在海面晒太阳的时候~翻车鱼有时会将身体倾斜甚至侧翻。大概正是这种行为给“翻车鱼奇葩死法”的笑话段子提供了可供想象的素材。

虽然看起来比较笨拙~但翻车鱼有时也会跃出大海。它们长长的背鳍划破水面,常会被人误认为是鲨鱼。

网上有个关于“翻车鱼奇葩死法”的段子:“据说、翻车鱼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物,它有很多种蠢蠢的死法:1.阳光太强——死亡;

2.水中气泡进眼睛了受到惊吓——死亡;3.海水盐分在身上留下斑点使自尊心受到伤害——死亡;

4.担心与海龟相撞——死亡;5.附近的小伙伴死了~悲伤过度——死亡……”

文章的开始~我们先对这个段子进行辟谣。翻车鱼虽说如此喜欢晒太阳 - 但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有点深的海水中度过。

有说法认为翻车鱼之所以会常常出现于水面,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体温,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求海鸟帮助清理皮肤上的寄生虫。

至于担心眼睛进气泡、担心身上受盐腐蚀留下斑点再加上心理素质太差致死这一类的调侃,只是人们出于对这种呆萌生物的喜爱罢了。

尽管这些戏说成分让人们对翻车鱼多了几分关注~但对于这些庞然大物真正面临的危机,了解的人并不多。

翻车鱼的体型椭圆 -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将它们比为石磨~它们的拉丁文名Mola即由此而产生;人把翻车鱼称为曼波鱼,兴许是因为翻车鱼游泳的姿势像是在跳曼波舞;

由于老在水面晒太阳、英美的区将其称作太阳鱼;法国人恰好相反、他们管翻车鱼叫月亮鱼 - 理由是:翻车鱼周身闪烁的荧光,就像夜幕中冷冷的月光一般.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