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泽归妹卦爻辞如何占卜吉凶?

时间:2016-07-18 11:26:54     编辑:noble
20

雷泽归妹卦的爻辞是什么?雷泽归妹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五十四卦.此卦兑下震上,为下下卦。根据雷泽归妹卦爻辞怎么办预测占卜人生吉凶?!

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雷泽归妹卦爻辞如何占卜吉凶?

雷泽归妹卦爻辞怎么占卜吉凶?

易经归妹卦爻辞怎么样占卜吉凶?!

归妹卦爻辞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 - 征,吉。

“归”为嫁,“妹”是对少女的称谓。‘娣”为女弟 - 古人嫁女~以妹为媵。

“跛能履”指足疾已愈 - 足疾愈,利于征...占得此爻 - 婚不成~失物在,讼与、百事吉...

归妹卦爻辞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吉...

“幽”为囚,“眇能视”指目疾已愈,比拟为囚人脱囹固。占得此爻,婚不成,失物空、讼宜和!

归妹卦爻辞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凶!

“归妹以须”指归妹而媵以姊 - 反归以娣 - 是被出而与其娣返归母家,占得此爻 - 婚不成、失物空~讼宜与...

归妹卦爻辞九四:归妹想期,迟归有时。吉。

“愆”为过~“愆期”为延期 - “时”为待、此句的意思是、嫁女延期而迟归者,因有所待。

占得此爻,文书利,谋事成~失物在 - 百事利。

归妹卦爻辞九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儿望、吉。

“帝乙”为纣王的父亲~“归妹”是指嫁少女于文王~“君”为嫁于邦君夫人之称~“袂”指鼻目之容态、“良”即美,“儿”当读为“既”,“既望”指十五之后,此断辞为故事,说的是帝乙归妹于文王,其君之貌不如其娣之貌美,其归妹之期,在月望以后,其事则吉利!

占得此爻、婚事成,讼有理~但有头无尾 - 谋亊求财遂。

归妹卦爻辞上六:女承筐、无实~士羊、无血,无攸利!

此句意思是 - 周初婚礼在宗庙举行~女持箧,出说真的以献,男刺羊,洒其血而祭,刺羊而无血,十分不吉利。占得此爻,讼有理、求事婚姻全成,失物在,求财无.

雷泽归妹卦在周易占卜中的应用

大家可能不知道,雷泽归妹卦为舜帝娶尧帝二女时占得 - 在上古时期、相传尧帝在选拔继承人时~人们推荐了舜,为了考察他的品行 - 尧帝将二女嫁给他,舜知道从此家里就不会安宁、但他最终还是通过考验,尧禅让于舜...

在占卜中、“雷泽归妹”卦代表着阻碍,是会有不如意的祸事发生的卦象...得到雷泽归妹卦的人、容易受到阻碍,遇到危险、甚至是明知不可为而强行去做,也许是前思后想徘徊不再耽误了良机(算命www.bmfsm.com)

《左传》中记载了一则跟“雷泽归妹”卦有关的例子。晋献公想要将自己的女儿伯姬嫁给秦国的国君秦穆公,于是就让苏占算,得到了归妹卦 - 动爻为上六爻。

史苏看后说:“这个卦很不吉利,公主嫁到西方对我们并没有何事好处、反而她的婚姻会不与谐。我们如...则要与其打仗、部队还没有出国土、就会被打败。

”固然得到了不好的占卜~伯姬最终还是嫁到了秦国!稍后晋献公就死了、其儿子夷吾求姐夫秦穆公助其登上王位、并承诺将晋国的五座城池送给秦国。

但夷吾登上王位后非但失言~还在秦国饥荒时拒绝借粮~这就惹怒了秦穆公,秦穆公挥师伐晋.伯姬苦苦哀求也没苻效果 - 晋国反击失败,夷吾被捉到了秦国。

伯姬为了救弟弟 - 挟持了秦穆公的三个儿女站到柴堆上 - 秦穆公放了夷吾,撗终秦穆公放了夷吾、但他留下太子做人庾,太子圉在六年后逃回了晋国,当上了国君,但很快被秦穆公扶持的重耳夺取了王位~圉死在高梁

雷泽归妹卦的上六爻有“女承筐 - 无实;士到羊~无血。无攸利”的爻辞,由此可见这场婚姻对晋国来说是没有任何回报的,是不吉利的.

当上六爻变化以后,会得到睽卦,睽有乖张之怠,代表着夫妻不同...震变为离~即雷变为了火~有部队出征而被焚烧旗帜的征兆、故此不利于出征。

雷泽归妹卦的寓意与含义是什么东西?!

雷泽归妹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五十四卦。此卦兑下震上 - 为下下卦。

雷泽归妹卦的卦辞是:“归妹,征凶,无攸利。”

兑是泽、震是雷。婚嫁时如果行为不遵守正道,就会出现危险。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渐卦》是巽在上、艮在下,巽为风、艮为山...

渐卦的卦象为高山上的树木渐渐长大,结果是把它叫作《渐卦》!君子观此卦应逐渐积累贤德~改善风俗。

雷泽归妹卦的寓意是夫妇关系与睦,白头偕老.暗示事情进步正在进入新的阶段、要有长远的眼光。

雷泽归妹卦的启示:《渐卦》意在阐释事物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道理.前进时事物发展的趋向,前进要刚毅,但也要遵循中庸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以冒进、应当扎实稳打,依据状况、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向前发展。动静顺时,且符合自然规律 - 行动才不会穷困。

要是刚强过度,急躁冒进,就有陷入困境的危险!在在渐进的过程中,还要守正,这样才能抵御凶险,获得胜利。所以此卦告诉我们 - 不独…还要循序渐进、还必须坚守正道,做到真正的循序渐进。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