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字的含义详解

时间:2017-04-29 13:32:50     编辑:ky05
20

  赵字的拼音是“Zhao”,赵字的五笔是“FHQI”,赵字是 的汉字,也是 的姓氏,在 姓氏中排名首座位,)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赵字的粤语发音:ziu6。那么赵字的基本解释是怎么样的呢?赵字的详细解释是怎么样的呢?赵字的相关词语有哪些呢?赵字的相关成语有哪些呢?一起看看赵字的含义。

赵字的含义详解

  赵字的基本解释

  拼音: zhào

  -注音: ㄓㄠˋ,

  五笔: FHQI

  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 形声

  部首: 走

  字意五行: 火

  姓名学: 姓

  总笔画:9 部外笔画:2

  笔顺:横 竖 横 竖 横 撇 捺 撇 捺

  繁简对应: 趙

  五笔98:FHQI

  仓颉:GOK

  四角号码:448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 8D75

  郑码: BOOS

  英语翻译: surname; ancient state

  同音字: 兆 诏 旐 詔 妱 狣 找 招 沼 巶

  赵字的详细字义

  赵 ,形声。繁体字从走,从肖,肖亦声。“肖”意为“变细变小”。“走”与“肖”联合起来表示“步子变小、步声变细”。本义:小步轻走。引申义:轻快地走, 同引申义赵,趋赵也。——东汉·许慎《说文》赵,及也。——《广雅》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赵,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赵,周朝诸侯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省东南部至北部和河北省西南部一带。

  赵,疾行,超腾之义,少昊时期的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在以玄鸟凤凰为氏族图腾的族徽中,“肖”图形应是表示玄鸟凤凰,并供奉于右边的神案上,左边是疾行的人形,以示崇拜之氏族的职能。后来,赵也被引申为替帝王驾车的御夫,所以古时赵、肖、御三字同义互通。

  ● 赵

  zhào

  ◎ 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客(战国时燕赵多侠士,遂以“赵客”为侠士通称)。燕(yàn)~(燕赵之地,泛指北方)。

  ◎ 姓

  旧百家姓排名:1

  其起源有三:

  1、以金天氏少昊为源起。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指出:“《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起族也,则秦、赵亦祖少昊氏。”西周时,少昊之裔造父因功被赐于赵城,造父的后代奄父,为周宣王御。奄父生叔带,因周幽王无道,离开周王室去晋国,为晋文侯御。这样,赵氏便进入晋国,后世事晋为大夫。周威烈王时,列为诸侯,开国君主赵烈侯,是晋大夫赵衰的后代,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被秦国所灭,赵国公族以原国名命姓,遂成赵姓。

  2、为少数民族改赵姓而来。如汉代有赵安稽(匈奴人),赵曳夫(“南蛮”人),五代有赵国珍(牂牁酋长的后裔)。

  3、赵宋王朝赐姓。先后有李姓、穆姓、隆姓、宇文姓的历史人物,被赐姓赵。

  (1) (形声。繁体字从走,从肖,肖亦声。篆书形体上面像人下面像脚,本意为快步走。假借为国名。(一说因为“肖”意为“变细变小”。“走”与“肖”联合起来表示“步子变小、步声变细”。本义:小步轻走。引申义:轻快地走) 同引申义 [quickly])

  赵,趋赵也,——东汉·许慎《说文》

  赵,及也。——《广雅》

  天子北征,赵行囗舍,——《穆天子传》,郭璞注:“赵,犹超腾,”

  (2) 字亦作“踃”

  简惰跳踃般纷絮兮,——傅毅《舞赋》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仓》

  赵字的相关词语和相关成语

  “赵”字的相关词语

  拔赵帜易汉帜(拔趙幟易漢幟) 拔赵易汉(拔趙易漢)

  拔赵帜立赤帜(拔趙幟立赤幟) 拔赵旗(拔趙旗)

  拔赵帜(拔趙幟) 伯赵氏(伯趙氏) 伯赵(伯趙)

  璧赵(璧趙) 啖赵(啖趙) 二赵(二趙)

  “赵”字的相关成语

  拔赵易汉 拔赵帜立 赤帜拔赵 帜易汉帜 全璧归赵

  燕歌赵舞 原璧归赵 张王李赵 张王赵李 秦筝赵瑟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