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字的含义解释

时间:2017-05-09 11:30:52     编辑:ky05
20

  吴字的拼音是“Wu”,吴字的五笔是“KGDU”。吴字是一个 汉字,也是一个 姓氏。吴字的音韵有:[ 广 韵 ]:五乎切,上平11模,wú,遇开一平模疑,[ 平水韵 ]:上平七虞,[ 粤  语]:ng,[闽南语]:go。吴字的基本解释是怎么样的呢?吴字的详解是怎样的呢?吴字的相关词语有哪些呢?吴字的相关成语有哪些呢?一起看看吴字的含义解释。

吴字的含义解释

  吴字的基本解释

  部首:口

  部首笔画:3

  总笔画:7

  康熙字典笔画(吴:7;吴:7; )

  首尾分解查字 ]:口天(koutian)

  [汉字部件构造]:口天

  字形分析 上下结构

  姓名学 姓,常用字

  拼音 wú

  -注音 ㄨˊ,

  五笔86:KGDU

  五笔98:KGDU

  仓颉:RMK

  四角号码:60804

  汉字区位码:4666

  UniCode:U 5434 规范汉字编号:0718

  笔顺编号:2511134

  笔顺读写:竖 横 折 横 横 横 撇 捺

  英语翻译 name of warring state; surname

  同音字 乄 乌 无 勿 剭 兀 五 阢 邬 郚

  吴字的含义详解

  【动词】

  (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本义:大声说话。喧哗)同本义〖peal〗

  不吴不敖,胡考之休。——《诗·周颂·丝衣》。传:“吴,哗也。”

  【形容词】

  [方言]∶大〖big〗。如:吴魁(大而平的盾);吴榜(大棹,划船工具。亦指船)

  【名词】

  吴国〖Wustate〗。公元222—280年孙权所建的 。如:吴越(古代的两个敌对 。借指仇人);吴歈(吴地的歌声);吴牛见月(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喘息起来);吴越气脉(比喻较高的水平和标准);吴头楚尾(指吴楚之间的地区)

  吴承恩〖Wú Chéng ēn〗

  〖WuChengen〗(约1500—约1582)。明朝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家庭贫寒。自幼喜爱野言稗史。博览群书。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写成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吴音〖wú yīn〗

  〖dialectofWudistrict〗指吴语,吴方言

  醉里吴音相媚好。——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①][wú]

  [《广韵》五乎切,平模,疑。]

  “吴1”的新字形。亦作“呉1”。

  (1)大声说话;喧哗。

  (2)大。

  (3)古国名。也称为勾吴、攻吴。姬姓,始祖为周太王之子太伯,至十九世孙寿梦称王,据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市)。传至夫差,于公元前473年为越所灭。

  (4)古国名。三国时三国之一。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公元229年称帝。占有今之长江中下游,南至福建、两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280年为晋所灭。

  (5)古国名。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902年受唐封为吴王,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937年为南唐所代。

  (6)地名。泛指我国东南(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参见“吴牛喘月”、“吴歌”。

  (7)姓。周太伯封于吴,其后因以为氏。见南宋·郑樵《通志·氏族四》。

  [yú]

  [《集韵》元俱切,平虞,疑。]

  “吴2”的新字形。通“虞1”。

  地名用字。参见“吴2坂”、“吴2泉”。

  吴字的相关词语与相关成语

  “吴”字的相关词语

  吴装 吴酸 吴绡 吴邓 吴岫 吴歈

  吴音 吴地 吴刀 吴榜 吴镇 吴声

  吴冶 越吴 中吴 沼吴 吴盐 西吴

  吴趋 吴燕 吴咏 吴人 吴莼 吴封

  吴阊 吴伟 吴濞 吴台 吴闉 吴娥

  吴分 吴蜀 吴儿 吴赵 吴丝 吴舠

  吴姝 吴殿 吴口 吴起 吴京 吴戈

  吴干 吴均 吴钩 吴棉 吴剑 吴耿

  吴观 吴梅 吴服 吴侬 吴广 吴关

  “吴”字的相关成语

  吴带当风 吴牛喘月 吴市吹箫 吴市之箫

  吴头楚尾 吴下阿蒙 吴越同舟 天吴紫凤

  楚水吴山 楚尾吴头 楚舞吴歌 喘月吴牛

  抉目吴门 宋画吴冶 蜀锦吴绫 悬首吴阙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