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过年习俗
过年是举国同乐的传统节日,每个地方都少不了当地的过年习俗.对于客家民系的客家人来说,当地过年习俗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吧 - 希望可以帮到您!

要我说啊、
客家人过年习俗
客家人过年习俗方式
客家人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岁(年)饭”,同样称“隔年饭”.供奉祖先神祇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跟12根大蒜(逢闰年要加一双筷子同一根大蒜) - 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 - 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这种吃“隔年饭”的习俗 - 一直沿袭到此刻。
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早早地贴上对联、年画,下一步准备年夜饭。年夜饭菜肴视各家经济情况而不同,一般都会有鱼肉鸡鸭等.吃年夜饭~一般都有一道用地瓜粉加猪肉做成的菜肴,称之为“肉丸”、标记团圆之意。其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主要有猪肉、萝卜、肉丸与菇类.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 - 显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饭后、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正月初一凌晨,男人们早早地便起来洗漱干净,然后点香烛、放爆竹 - 家家户户男女老幼互相拜年祝福。新年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先人们称之为“三朝”。完了,装上一盘粉皮、米糖、花生,这是一定要吃的,表达新的一年有“食禄”。初一早餐,客家人习惯要吃“长寿面”,缘于面条长标记长寿。跟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糖果、桔子,有的还会给“红包”,旧称“挂颈”。到亲戚家拜年,一般要带桔饼、糖等礼物,主人备茶果接待,有的还要留饮“拜年酒”、吃鸡腿.这一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为主~意为勤劳致富发财。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纸钱”上 - 谓之“血钱”...早饭后 - 一家人便穿戴整齐~同家族人一起带上香烛爆竹、茶酒斋饭,上坟祭祀祖宗!祭祀完毕后~家族人便开始一家一家拜年~一边说着祝福的话 - 一边喝着滚烫的酒。这一天~客家人出嫁的女儿有回娘家探亲的习俗、一家大小带着鸡、糖果等礼品 - 回娘家看望父母~跟家人团聚.
其实吧,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场开始了新年的首座个圩日、俗叫“开圩”!这一天,人们忙着赶场,各种玩具、小吃特别多、还有舞狮的、舞龙灯的 - 格外热闹。这天,客家人还有“火烧门前纸”的习俗,意思是“新年到此为止”,接着要转入正常的生活、生产了,富有的人家,会一直玩到元宵节。
要我说啊 - 正月初七一早 - 家家户户便用炸果、炸豆腐、腊味等凑成七种佐料煮稀饭,俗称“七宝羹”,客家人认为吃了“七宝羹”,一年无病无灾!直至正月十五过了元宵 - 传统的过年才算结束。
如今,过年增添了许多内容、封建陋习明显减少,人们举办不同种类的文化活动跟体育比赛,传统的节日有了新的色彩。
客家人过年习俗介绍
1、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与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2、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 - 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3、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4、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 - 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 - 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 - 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5、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一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6、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7、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正月初二 - 走亲戚拜年、格外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8、吃岁饭
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 - 在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与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跟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9、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10、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 - 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跟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与祠堂向神灵跟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首座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