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丧葬习俗

时间:2015-09-17 13:47:42     编辑:ky01
20

彝族丧葬都是比较复杂的 - 那么有关彝族丧葬五大形式是怎样的?!彝族丧葬习俗过程分别又是怎样、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彝族丧葬习俗

这事儿说来话长、

彝族丧葬习俗

大家可能不知道,彝族丧葬五大形式

1.陶器葬。又称为“直葬”、“冲天葬”。也就是说是在人死后 - 用六尺高的坛罐 - 将死者放入站直,埋在土里~垒成坟堆。云南路南撒尼支系的彝族历史上曾实行过这种葬法。当地人认为是祖先传下来的~人是站着走的,也要站着死,头顶青天,脚踏大地、活着如此,死了也如此.

2.树葬!树葬是彝族古老的一种葬俗。云南彝区流传着一则关于“树葬”的传说:“在汉代、诸葛亮在世的那个年代,彝族先祖孟获大将军的妾死了。孟获让属下用帛缎裹尸,葬之在青松树丫上。人们围在树下唱歌、跳舞,悼念这位美丽的妾”.当地人们还传说 - 树葬之后,骨头从树上掉下来 - 不好处理,于是用桶把裹着帛缎的骨头装起来、或放之于树洞,有说放之于灵房,称为“鬼桶”。

3.火葬。以火焚尸的丧葬方式.在彝区传袭已久、嘉靖《贵州通志》载是当地彝人“焚于野,掷散其骸骨”;《越雟厅志·夷俗志》同样载:“丧葬不用棺椁~以火焚化,用土石掩盖也。”《西昌县志·夷族志》也有记载~彝族火化尸体以后 - “收骨殖于瓮~命忠实年老娃子数人,负瓮荷锄入深山崖洞密埋之,不令人知、防冤家盗掘也。”现云南省的彝区火葬时,尸须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放火烧之。而后掘坑将余灰用坛装起并包以茅草,放在坑中埋葬。有的在垒坟后,堆子周围砌一转石头。宣威县有的彝人家的祖坟场就是火葬墓群。也有的在火化以后,将骨烬放入罐中送到岩洞里。这两种葬法皆属复合式的二次葬,即火葬后再土葬,或火葬后再岩葬!传统的火葬方式被保留与沿袭得称得上完整的跟原始的是大小凉山.

4.土葬。滇、黔、桂彝族明清以后逐渐以棺木土葬代替了传统的火葬 - 土葬习俗与当地汉族类似...云南撒尼彝族人死后一般停放两天,由巫师颂经送魂、村里人跟女方亲属来“耍狮子”、“闹猴子”、“跑锣鼓”等。出殡当天 - 全村男女要去送葬,男人在棺前~女人在棺后,列队送往墓地,每人自带酒菜,丧家准备饭食!女的死后务必要请娘家亲属来送终 - 出殡时母舅要交酒还人,说明断绝以往的婚姻关系,如没有娘家的人来送葬是不能出殡的...阿细彝族人死后需停尸三天才出殡 - 全村人自备口粮,齐集在公房里吃喝三天~表示祭祀!

5.水葬、天葬、岩葬.为古代凉山彝族的特殊对待葬式。水葬,即将尸体投入河中冲走。天葬、即将尸体背到附近山头,任飞禽走兽撕食。

岩葬,即将尸体从悬岩上抛下...这些特殊葬法都是经毕摩根据死者的属肖、命宫、死日查经掐算后决定执行的,现已废止。

彝族丧葬习俗过程

1、火葬礼仪

彝族实行火葬历史久远。彝族有“彝人生离不开火 - 死也离不开火”之说,据《越西厅志·夷人志》载彝人“焚于野,掷散其骸骨”~正如《周易·系辞》中所说:“古之葬者厚衣之薪,葬在...中间野、不封不树。”死亡后,由亲友在野外找一火化地,架柴禾烧尽后垒几块石头为坟。其中,寿终正寝的老年人,其火葬地一般选在屋外不远处、烧尽、通过一定的仪式,将其尸骨撒于树林间或竹林。对于一些非正常死亡的,如枪杀、服毒、跳崖、车祸、难产而死等~不论是长者或是年轻人,一般只能葬于路下方的沟边,不垒石为坟,也不抛洒骨灰,任河流冲走 - 以示永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火葬时~先挖一小坑,用四根新砍伐的柴作立柱~以东南西北呈“井”字形状,坑上义叉架放柴薪,其中男九层 - 女七层 - 将遗体头朝东脚朝西而放,由烧尸人员取下白布分给死者子女,接着在头脚两端在同时点火烧之。

2、土葬仪式

想起来真是,土葬一般用于两种死亡 - 一为麻疯病患或长期患慢性病而死亡的,二为未长牙的婴儿夭折。过去在彝族民间由于缺医少药视麻疯病为kongbu 之病,要断绝此病症、必须挖深坑埋葬~使其灵魂被镇埋于地下,不得出来危害人类!埋葬前先挖好坑,将病亡者倒头装于特制的牛皮口袋或木柜或木桶内再用荞面将缝隙密封,放入坑内,上罩一口大铁锅 - 盖土于其上。未长牙的婴儿夭折,因尸体太小而不便火葬而给其穿戴齐整后,由邻里大人抱至野地人畜不至的地方,寻一野果树挖坑而葬之,也有装入小木箱而葬的。在燃起一束火征将性地将尸架焚化,以示火化 - 再垒土将掩埋,不垒坟...

彝族认为死亡是人类生命的终结~是人们告别此生走向另一个冥冥世界的分界线~越过此便是另一世界的开始,怎么样对待死者不但表征着对死者的尊重、同时也是对故对丧葬十分重视。其程序也繁杂.

3、遗体整理

不论是正常死亡或非正常死亡 - 彝族都要进行遗体整理。老年人临终前 - 家人用过年猪油跟碎银放入其口,牵一公绵羊立于病榻前~待病人断气立即将羊捏死,以示献祭,接着给死者整容,合眼、合嘴等,再用白酒或热水给其净身,一般在死前已给其穿好了寿衣,设若一下子病故,则要给其穿衣裤、再把双腿卷曲起来,双手呈握成拳头状交叉于胸前,当...时系女性,则梳理头发并将双辫合二为一 - 以示离开人世嫁往祖界。继续给其穿上素色寿衣...假设死者生前为吸烟者 - 则要在其披毡上首座节编织成条的卷烟,穿戴完毕,将尸体按男左女右的规矩于侧卧备好的门板上~盖上白布,停放于正屋右侧,子女亲友开始哭丧。在...情况下是过年期间死亡则不得哭,待过年完毕后再哭。

4、发丧和奔丧

除麻风病人不发丧外~一般在死亡当天或次日,治丧主家派人分别给亲友报丧,亲友则杀猪宰羊待之,以示慰问。彝族是一个很讲求语言表达的民族,大凡很多难于启齿的事都有一系列隐晦用语、如,报丧人不能直截了当说某某已死 - 他人前来参加。特别是对死者的子女等近亲属,只能说最近某某病重,前来请你们回家看。一般在主人的再三追问下,方说出实情、告诉葬期、并劝慰亲友别悲伤难过等等。亲友得知后 - 按照规矩备牛羊、卖酒等盛装后前往吊唁~邻居也成群结队跟随前往。吊唁队伍临近死者家不远处 - 则要鸣炮打枪,死者亲属嚎啕大哭,丧家闻声后也马上鸣炮或打枪回应,并派出盛装的迎亲队伍持剑舞刀前往迎接,吊唁队伍入屋开始嚎哭,近亲等情深谊厚者则坐于尸体边 - 边哭泣边唱述死者的生平事迹,往往唱得听者也禁不住潸然泪下.主人同酒烟招待前来吊唁的其它亲友、人们边饮酒边谈论死者生前的美好品德同事迹 - 以此表示对死者的怀念与对生者的安慰。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集体唱丧歌的传统,往往连续数日...唱丧歌由多为青年人组成,分列于屋内两侧、一人领唱众人合,内容主要述说远古历史、万物的产生、人类的由来、追述死亡之源跟病因,述说不同种类的生产生活用品的来源,知识性很强~其动作优美,唱腔悲凉 - 引人幽思。入夜、将前来吊唁的客人分派至邻居家,邻居则杀猪宰羊款待,吃毕饭、一般都要到亡者家庭陪守至通宵...当夜,人们往往烧火围坐,聊天赛克智比智慧。

5、出丧

彝族丧葬礼仪特别复杂,一般长者死后~根据时日测算吉日出丧上山火化,多则七天,少则一至两天。出丧时辰也需请毕摩或占算师择吉日吉时。一般出丧选择在清晨 - 届时,儿女亲友围尸而坐,尽情哭泣,待时日已到,将尸体移至屋外、请毕摩行指路仪式,念诵《指路经》,给亡灵指路归祖。毕摩在尸体旁用黄色招魂母鸡给子女们行招魂仪式,以免子女因思亲太甚灵魂跟着亡者走。行毕 - 众人齐声嚎哭,由家族中的男人们将尸体抬至火葬地~众人跟随送到目的的、送葬队又一次嚎哭后~留下负责火化人员与部分亲友陪守~其余人员缓步离开返回死者家 - 开始给前来参加吊唁的人员按宾客为上的规矩分酒、肉食,给奖金。彝族抬尸体有两种、正常死亡的要抬至肩膀,非正常死亡者不得停在屋内 - 只能停在屋外 - 抬时只能至膝盖。

尸体要焚化完时,亡者近亲则相约前往,看尸体烧得是否干净,待家人认为已无残留不净的尸骨后、泼水于其上~用铁铧标记性地犁耕三圈并散上荞麦~按规矩老年人的骨灰则由子女们装入麻布口袋里让马驮着撒入树林或竹林。请毕摩在室外对参加火化的人员和工具进行除秽仪式后将其迎入家 - 杀猪羊款待。

对于寿终正寝的老年人的死亡,彝族谚语有“老者该去则去,儿孙该乐则乐”的说法,故都按喜事banli ,其间 - 要举行摔跤、saima 比赛,获胜者能得到相当的奖赏.

对于丧葬~彝族有一套尤其的禁忌和规定,这些规定约束着人们在丧葬中的行为规范,很多禁忌事项不可越雷池。如,夫死妻不能当面哭,妻死夫不得哭,若哭则为人不齿与笑话。

推磨务必要跟平时的不一样,平时为逆时针方向~在丧葬仪式上推磨务必要顺时针。

有关罗平彝族丧葬习俗

罗平彝族丧葬习俗、各支系大同小异,老人死亡后(俗称咽气),鸣枪放炮以示悲哀,召告村内亲朋家有丧事,村内亲朋知道后,及时到场帮助料理后事。派人向死者后家报丧,在并且扭死母鸡一只(俗称落气鸡)~以祭奠死者亡灵 - 其子女在死者未落气前要抱住死者,听死者最后给后人留下的遗嘱(俗称接气)~并用红纸包好银子放入其口内,(俗称含口银子),在一块儿子女跪拜在死者前面烧钱纸3斤6两.然后子女用热水为其净身~表示子女对死者尊重,在一起也表达洗除死者在尘世间的烦恼跟罪过。意为人洁身而来洁身而去。净身完毕后,更换寿衣、寿鞋、寿帽、要去除衣服上的扣子。以棉纱线按死者的年龄减去子女个数后~所剩的数目的根数束成腰带。穿戴完毕后~移放在灵床上。死者在当日之内入殓~入殓后,棺材四周要用松香溶化严实封闭!入殓前、棺底按照死者年龄一岁一碗放草木灰~灰上铺棉纸数层、上置被盖入殓 - 入殓时死者后家人一定得到场、瞻仰后确认正常死亡方可入殓 - 入殓后棺材大头要朝屋内停放,棺材缝隙要用棉纸封好。在棺材下面点一盏长明灯。在发引前不能熄灭,在并且请彝族“毕摩”择吉日出殡安葬,出殡安葬时间确定后,派人向亲友报丧、本地彝族称“赶亲戚”(也叫报丧).一般只赶主要亲戚.如死者的后家、女婿家、舅家,其他亲朋不专门告知,得知消息后、均会自发参加出殡葬礼!“赶亲威”一般去二人、在路途中带有叶的树枝到所赶亲戚家。示意到出殡时~行带叶数的人参加出殡安葬仪式,到亲戚家门前要休息一会儿方可进入其家~亲戚看见树枝后即知是报丧讯。递给报丧者一碗清水 - 报丧者接水后即将水反泼于身后,以示把死者亡灵拒之门外,并告诉出殡安葬时辰,报丧者非要...不可在亲威家吃顿饭。饭前还需先向门外泼水饭一碗以示对死者的敬意 - 让其先用餐。待报丧人走后,及时准备参加出殡葬礼的有关事宜,到时邀亲朋参加出殡和安葬仪式。

彝族丧俗活动较为难搞~一般是三天。发引两天前 - 在丧主家附近选一块宽敞场地,搭建一青棚 - 青棚一般用青松树搭建 - 大小一丈上下见方,无青松地区也能用栗柴树、香樟树代替,但在正中务必要加一棵青松 - 上面装饰其它木材、竹、过山龙等所饰。青棚从中用毛草分成两隔,一隔停放死者棺材 - 棺材上面覆盖后家同女儿所带来布料.一隔供男孝子磕拜谢礼用,棚腰箍以竹篾编制成的花莲,六十岁超过的满绕,六十岁以下的半绕。饰以四寸许的圆柏树与刺黄柏木片若干,青棚本地称为丧棚。发引前的前两天把青棚搭好后、把棺材移置丧棚 - 本地彝族称“出丧”!从家有丧事后、孝子们头戴白布~腰系麻绳,俗称“戴孝”...当晚杀牛或杀猪拜祭死者,在宰杀前,把要宰杀的牛与猪拴于青棚上,孝男孝女要跪拜在青棚前,孝子们用两指在牵牲口的线与绳上各刷三次,以示把该牲koujiao 付给死者。尔后在毕摩带领下,将牲口牵上绕青棚三圈,再由毕摩交代亡者。出殡后子女要昼夜守候在灵旁。第二天中午、在丧棚周围挂出三树花钱~桌上供有酒饭菜 - 毕摩头戴小篾帽~帽顶挂一方白布,坐于棺材大头侧的凳子上口诵经书,其声如歌!在离青棚不远处,亲朋来的路边~放一个升斗装满玉米有可能大米,供插香使用,放一方桌、桌边上订两个带有杈的木桩跟一根横杠!横杠上串有猪(牛)头、脚、尾、心肺,标记一头整猪(牛)交付给死者。

引发前一天、死者的子、侄媳妇要在丧棚后站成一排(俗称 “站场”).各个站场人后家要来2人为其罩伞,穿上彝族传统服饰,头戴凤冠,身披霞披 - 面前挂银坠牙签 - 在一起还戴上各种佩饰~穿戴整齐,男孝则在青棚空地一边,等待给来拜祭亡者亲戚朋友谢礼,死者老伴坐守棺边。下午丧主举行家祭。前来拜祭亲朋好友,不分次序续进场。来拜祭亲友邀约若干人同来上祭,少者自己家人来,多者近百人,祭拜时一般有、祭幛、酒、肉饭类拜祭!一般不用果碟~拜礼特亲近者送屠宰好的整猪、活羊、活鸡、活鸭、活鹅、在并且亲朋除帮助搬运所送拜礼外、还要进行把式、舞狮表演。进场时火枪鞭炮齐鸣~把式狮子共舞!大号、小号与锣鼓齐鸣,非常热闹!进场时有个重要环节,玩大刀者、原本要用大刀把升斗上的毛人砍了飞,即该亲友家的把式表演开始。若是死者后家到来~主家祭拜一定得带众孝子到寨子边跪接...

晚上祭拜(也称回丧),主管的人带着孝子帮忙亲朋人,敲锣打鼓。抬上一坛米酒、大米、猪油、烟丝、茶叶到上祭者住所跪谢请其晚上再来祭拜。在也各倒三碗酒~作揖三次互敬~在分别作揖三次送上所带来东西,作为夜宵之用!回丧时必须由老后家先进场,其余不分主次。回丧除祭拜亡者外、更主要是在青棚周围玩把式、舞狮。一夜配伴已故者、意在亲朋明天将永远离开~在离别之际不舍昼夜陪伴,告慰他的灵魂。在表演过程中,特别是有多家亲戚同来时间 - 往往各使出绝技吸引观念、相互竞赛.表演结束孝男还再次要迎接老后家来守丧...守丧时~丧主要供食物 - 在饮酒宵夜时间,相互用歌声表达对亡者的哀道。如是亡者在世时~子女不孝,后家往往借此机会批评其子女。直至天将拂晓方散!天将晓前,毕摩按照传统习俗口念《送魂经》带着孝男孝女与敲锣打鼓鸣唢呐的亲朋,孝男孝女各手持一柱点燃的香绕丧棚三圈,绕毕每一个孝男孝女在灵前举行跪拜仪式~拜毕敲锣打鼓鸣唢呐,沿死者将要安葬方向死者亡魂送去,直至村外,表示把死者灵魂送去他刚去的地方。完了静静回到丧家 - 途中不得大声喧哗。

发引前,要把带有猪肉扇子骨送给死者的舅家、双方互敬互拜、表示交牌~以示亲戚关系可以到此结束,但大多数仍然保持原有的亲戚关系。

午饭后~站场女孝的卸妆、放下三树挑钱~毕摩手持宝剑刀边念诵有关经文边砍棚、搭众的人把丧棚推倒,然后抬棺上路。途中孝男孝女三次伏在地上,让棺材从上面通过,前两次面向村外 - 最后一次面向村内,(俗称“搭桥”)...沿途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火炮,前往墓地方向,边走边选择适当地方休息,在同时向死者的女婿讨酒喝,边喝边唱、俗称“喝姑娘酒”...在送葬过程中~彝族人不丢纸钱,由于彝族本为云南土著民族,这块儿的土地是彝族人作为起点具备...不需要丢买路钱。在阴间也能够畅通无阻。

 葬地的选择一般聘请风水先生选择吉地。安葬时,挖穴深一般50厘米约 - 就在于地势而言,能适当改变深有浅,常以坟头同对面山峦取同一水平为准,下葬前、在墓穴内地面用米写下“荣华富贵”吉语~放一只公鸡入内,若啄米视其作为开端啄那一个字的米 - 以示后人随便一个发展,(或者拉在何事字上)。死者葬下的当晚孝男孝女要向坟地送香火饭菜。送到村头,次日晚送到半路、第三晚送到坟地处。

出殡次日,要请后家人烧丧棚,毕摩要为死者制作灵牌 - 用布与五色线缠裹,做成亡者灵牌~毕摩将灵牌交给死者长子可能叔伯,郑重背上楼挂在梁上供奉,结束亡者丧葬仪式。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