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习俗文化

时间:2016-03-18 11:49:30     编辑:noble
20

在我过,历来的本命年都是人生的一个决定性年份、本命年在各位习俗中有哪一些?本命年的习俗特点与禁忌又有什么?!当...时你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本命年的习俗文化

本命年的习俗文化

本命年习俗中的“崇红”文化

想起来真是,本命年”在各地的认识同趋避方法略有不同,其饰物也形形色色,除常用的红内衣、红裤衩和红腰带之外,还有红披肩、红挂件、红手套、红围巾、红线圈、红项圈、红线坠等等等等、俗称“扎红”,其主要作用连带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

人“崇红”~即崇尚红色。在人们的心目中,红色是一种具有强烈生命意义的色彩.打个比方,人们过年要帖春联、红窗花、挂红灯笼等等等等。

想起来真是,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尚红思想不过没有变,新年贴红对联,汉族的旧式婚礼中新婚的红嫁衣、红盖头、红蜡烛、新科的红榜之类的 - 不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要用红色来增添喜庆。

汉民族把红色认为是喜庆、成功、忠勇跟正义的标记、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消灾免祸、趋吉避凶的作用.本命年的红色讲究应该是源于 汉民族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崇拜.

这些为本命年辟邪的红色什物就是啥常说的“本命红”。“本命年服饰”不仅仅是人们本命年崇红的民俗习惯,在一块儿也是传达爱意跟相互祝福表现形式...

本命年的禁忌习俗

本命年穿红内衣、红裤衩系红腰带 - 是 民间讲究的“趋吉避邪”的风俗习惯。红色辟邪,红色吉祥...

本命年在民间有着普遍的波及~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因此人们每逢本命年对红色就特别钟爱,俗称“本命红”。

人逢本命年还有拜祭“本命神”的风俗,以求延寿。本命神的说法来源于道教。道教吸收民间流行的“本命”说法 - 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论。

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 - 叫本命。元辰 - 也叫本命年。以甲子年为首 - 六十年内有区别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

本命年要从正月初一开始算。对于2016年过本命年的属猴朋友们来说,非常幸运的是,今年是好的本命年~好好把握、一切都会顺利,而且会有新的发展!

不过纵使是个大吉的本命年,还是不要忘记了,不但要穿红内衣裤~方便的话还要佩戴红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习惯系在手腕上、脖子上、腰上~红绳子一般不取,戴全年直至新年到来、绳子上可挂玉饰或金饰...

非常记住的是红色内衣、内裤一定要别人送 - 就在于据说如果自己买的话就会失去辟邪的功效。还有要穿上红色鞋垫(踩尽天下小人),让好运从首座步、首座步开始!

民间有本命年(坎儿年)结婚不好的说法,说是人的命运十二年一个运成周期。从汉末后就流传至今 - 都有把“艾叶”放于嫁妆中来辟邪~祈求幸福、平安、吉祥、天长地久。

纵观本命年的古往今来

所谓本命~就是人生年的干支。这种做法很早就有了,《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云,管辂会算命,他过魏郡、和太守钟毓谈《易》、管辂说他能算出“君生死之日”.

算生 - 果真“如言无蹉跌” - 分毫不差~这可把钟毓吓得够呛,赶快说:“君可畏也。

死以付天 - 不以付君。”甭给我算了,听天由命吧。医者不自医、算者则不然,管辂就能算自己。弟弟问他,大将军待你不错~“冀当富贵乎?

”管辂长叹自己没那个命了,“天同我才明,不同我年寿,恐四十七八间,不见女嫁儿娶妇也”...

弟弟问怎么回事、管辂列举了自己一堆短寿的特征,并说:“吾本命在寅。”果然,第二年~管辂四十八岁时就去世了。

所谓本命年,指同人生年干支相值之年,严格地说是60年一遇,但传统上以生年分为十二属,如生于寅年属虎、生于卯年属兔等,这样一来,本命年就每12年得一遇...

从前,像管辂那样,民间普遍认为本命年为凶年,犯太岁~有一套“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说法,因而把本命年看作人生中的一道“坎” - 产生了穿红内衣、系红腰带等凭借“红色崇拜”以驱邪护身的民俗.

本命的禁忌还有很多。《新唐书·李泌传》载:“代宗将葬,帝(德宗)号送承天门,而輼车行不中道~问其故,有司曰:‘陛下本命在午 - 故避之.

’”德宗属马,午在方位上为南,跟承天门在同一个方向 - 由此可见灵车要避开正道!但德宗没听:“安有枉灵驾以谋身利?

”是“命直午而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元年》也有差不多的故事,正月庚戌(干支也用于纪日、纪时)张士逊丧,仁宗“车驾临奠”,第二天他对辅臣说:“昨有言庚戌是朕本命,不宜临丧 - 朕以师臣之旧 - 故不避。

”仁宗属狗、在平常年份每遇庚戌之日 - 就都属于本命禁忌,但他觉得君臣情感可以超越之。

洪迈《容斋随笔》云~白居易“作诗述怀~好纪年岁”,从没到30岁时开始直到75岁,差不多每年都有。

“此生知负少年心,不展愁眉欲三十”;“莫言三十是年少 - 百岁三分已一分”;

“寿及七十五 - 俸霑五十千”。这是两头的、再看中间的:“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青山举眼三千里 - 白发平头五十人”;“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二月五日花如雪,五十二人头似霜”;如此等等。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本命年的~“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复旦”;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而以甲子之年写得最多、“火销灯尽天明后,便见平头六十人”;

“六十河南尹 - 前途足可知”;“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

“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那首“我今悟已晚、六十方退闲”,算是呼应了上一个本命年的“应悟”。

应悟时而未悟~老来方悟~往往悟之已晚,该是人生的一条普遍规律了.白诗中马上提到本命年则有《七年元日对酒》:“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

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自注曰:余和苏州刘郎中同壬子岁 - 今年六十二。)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自注曰:余同吏部崔相公甲子同岁、与循州杜相公及第同年。

不瞒你说,秋冬二人俱逝。)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自觉“我甚似乐天”的苏东坡 - 自然把这手也学了去,“龙钟三十九 - 劳生已强半”;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先生年来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

“我年六十一 - 颓景薄西山”云云。两人的“年龄诗”、在洪迈看来~“玩味庄诵,便如阅年谱也”...

皇帝过本命年时的荒唐事,如徽宗属狗,汴京城内其实是禁止屠狗;元仁宗属鸡,天下原来是不准倒提鸡...那一类的,拙文曾有道跟~此处不赘.

辽代的本命年极有特色、又称再生礼或覆诞礼。《辽史》载,此礼“每十二年一次~行始生之礼,名曰再生”,“惟帝同太后、太子及夷离堇得行之”...

不瞒你说、夷离堇 - “统军马大官”也 - 寻常人物不能过。过的时候仪式极度繁琐、而且不是到了本命年,更不是在生日的那一天、就皇帝来说,是“本命前一年季冬之月,择吉日”...

前期,先要在“禁门北除地置再生室、母后室、先帝神主舆”,还要“在再生室东南~倒植三岐木”。

到吉日那天~“以童子及产医妪置室中。一妇人执酒,一叟持矢箙(箭袋),立于室外”。

“皇帝出寝殿,诣再生室!群臣奉迎,再拜。皇帝入室,释服、跣!以童子从,三过岐木在...下面。

每过、产医妪致词~拂拭帝躬.童子过岐木七,皇帝卧木侧、叟击箙曰 :‘生男矣 。’”等于把皇帝降生的情景重新模拟一遍,主演就是皇帝本人。

大家过足了戏瘾接下来、皇帝还要大赦、宴群臣!

本命年的习俗丰富多彩,即便从今天看来属于糟粕的成分中~也能一窥传统世界观之端倪。为此大家要以敬重的心态对待它们,不能轻易地嗤之以鼻就是...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