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民风民俗

时间:2016-11-30 15:22:31     编辑:ky04
20

  傣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的人们是各个都有分布地区,而你们知道傣族有着怎样的传统民俗民俗吗?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傣族的民风民俗给大家,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傣族的民风民俗

傣族的民风民俗

  

  关于傣族的壁画

  壁画是傣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亮的宝石,是傣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傣族壁画多见为佛寺壁画,它通过佛教题材,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傣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的生活习惯、风俗、风情和阶级关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傣族佛寺壁画的特点是:在构图上,打破了时间、空间、地点的限制,把一个完整故事的来龙去脉集中明确地在一幅画面上表现出来。同时,构图疏密得当,主次分明。在人物的造型上,既保持了结构的准确性,又作了艺术的夸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 画传统的线的表现技法,线条流畅,生动活泼。由于明亮的金色,饱和的石青、石绿、朱砂、黑色等各种矿物质原料填彩,并注意较好的应用了黑白对比、冷暖对比、大块色与小块色对比,使整个画面显得既鲜艳,又统一和谐,富于节奏感。在壁画的边框装饰以及佛寺里外的屋顶、天花板、门窗的装饰上,大量采用了傣族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纹样。图案大多是孔雀、大象、小鹿、马、粮食、水果、植物、花卉等,其中大部分是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描绘方法上,先用硬纸板刻出模本,然后按照需要用金漆或银漆印在用红色或黑色作底色的墙壁、柱子、天花板以及门窗上,大多是采用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图案造型,民族味浓厚。

  据考察,傣族佛寺壁画是随着佛教活动的开展和佛寺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在西双版纳现存和近年修复或兴建的佛寺中,均有壁画,这些壁画的内容,表现佛教故事的很多。傣族佛寺壁画中出现了许多佛的形象,其形象和神态与中原敦煌壁画中释迦牟尼的佛像也十分相似,它们具有相同的面部,如额部宽阔、眉眼细长、薄唇、大耳。在衣着手势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稍有区别的是,佛身后的菩提树,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同时,傣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也常在佛寺壁画中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傣族优美的舞姿以及傣族人民狩猎、出征、劳动、沐浴等场景,极为丰富、生动、形象。

  傣族人民性情温和、勤劳、勇敢、善良、人与人之间,家庭、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傣族能歌善舞,以及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大自然里,这本身就是一幅天然的优美动人的风俗图,再加之灿烂的文学艺术,为佛寺壁画提供了优秀的创作题材。同时,西双版纳享有“线条造型美的世界”的盛名,傣族人民在佛寺壁画创作中,既见长于独创,又善于吸收和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艺术,以情造线,以线传情,吸收别人的长处以充实自己,从而使佛寺壁画艺术更加绚丽多姿,成为傣族艺术宝库中的奇葩

  关于傣族的宗教

  傣族佛教分为几个宗派。在西双版纳的属润派,其内部又分为摆坝(山野派)和摆孙(田园派)两支派。在德宏和临沧一带的分为摆庄、多列和左抵等派。各派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戒律方面。摆孙、摆庄戒律较宽,寺院建于村内热闹地带,僧侣和信徒人数较多;摆庄派的一般僧侣可食肉、吸烟,乘车骑马,自由出入民家。摆坝、左抵、多列戒律严格,僧侣衣食简朴清苦。摆坝派僧侣原来隐居山林,终生独处。左抵派僧侣皆集中一处,由大佛爷率领过着集体而定期流动的生活。左抵、多列两派由于禁止杀牲食肉,信徒皆不饲养猪、鸡。(算命www.bmfsm.com)

  各派佛教的僧侣皆划分为几个僧阶。西双版纳佛教僧阶有九级之多,其他各派也各有数个僧阶。过去傣族的文化教育由寺院垄断,男子只有入寺为僧,才有可能通过宗教教育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西双版纳傣族男子从七、八岁起一般都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寺院生活,成年后多数还俗为民,成家立业,少数留寺深造,按僧阶继续晋升,成为终身僧侣。

  傣族僧侣统称为“都帕桑卡”,“都”指佛爷一级的僧侣;“帕”指和尚一级僧侣。“桑卡”是梵语,就是汉语中的僧伽。出家为僧一般分为两步:首座步是当见习和尚,傣语叫“科勇”。 傣族男童到七八岁时便送入佛寺初学教规教义.学习傣文字母,进行出家前的教育;第二步是置办出家用具。请教父主持出嫁仪式,披上黄色袈裟正式受戒,削发为僧,称“帕囡”(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内既认字学习傣文,又念经学习佛教经典。以后又随着年龄和所掌握的经文程度和年龄晋升为大和尚、二佛爷、大佛爷……。从和尚晋升佛爷要在中心佛寺的“波苏”(佛亭)内举行晋升仪式。

  佛爷精通经文,又对教规教律坚信不疑,并愿意终身实践者,又可继续晋升为祜巴、沙弥、桑卡拉扎、松溜、阿嘎牟尼等高级僧侣。佛爷以上各级高僧的晋升、告假、还俗都要经当地召勐(土司)审核批准。

  僧侣要按等级披“帕楞”(黄袈裟).柏囡的帕楞是一块长方形的黄布。叫“帕耶”;帕楞和帕囡相似,只是稍微宽大一些,都(佛爷)这个等级的帕楞规格是由长方7个小块、横方9个小块拼缝而成的黄袈裟.叫"帕拉那";祜巴级以上的僧侣则披长11小块、宽9小块拼成的黄袈裟。

  都帕桑卡都要守十戒,其秩序是:巴纳(禁杀生)、阿顶纳(禁偷盗)、阿明(不tongjian 不玩弄女性)、茂萨(不说慌,又云:不记前仇)、书拉(不酗酒)、唯、嘎拉(不吃夜饭)、咱污(不坐高处)、省打鲁(不掌握经济包括不经商dubo )、拉杂几(不娱乐欢跃)、麻拉(禁戴花、不打扮)。

  

  关于傣族的“偷”糍粑

  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聚居着为数不多的傣族人。

  居住在这里的傣族人,每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舂二三十公斤糯米糍粑,以备自家食用及馈赠亲友,招待客人。有趣的是在春糍粑时,姑娘、小伙子趁机来谈情说爱。人们把这种习俗叫“糍粑缘”。

  如果小伙子舂的糍粑被姑娘“偷”走,那么他在姑娘心目中便少了点份量,所以必须格外多个心眼,否则不仅得不到姑娘的爱,还要受到姑娘捉弄。而“偷糍粑”的姑娘也要异常机灵,如果一“偷”就被小伙子抓着,那么姑娘不仅没面子,也不会得到小伙子的爱。当然,这样的“偷”就被小伙子抓着,那么姑娘不仅没面子,也不会得到小伙子的爱。当然,这样的“偷”与反“偷”,是经过很多回合的。如果姑娘多次被小伙子抓住,而双方也有那么一层意思,那么就各自拿上一块糍粑步出寨子,走进密林,以糍粑去定情。

  傣家人的偷糍粑风情,确是难得而又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