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的传统饮食特色

时间:2016-10-17 13:16:40     编辑:ky04
20

  高山族是我国比较出众的少数民族之一,而你知道高山族的在传统方面有着哪些特色吗?高山族的传统饮食特色有什么呢?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高山族的传统饮食特色

高山族的传统饮食特色

  

  高山族的饮食文化特色

  高山族日食两至三餐,食源以大米、小米、芋头、红薯、香蕉、杂豆为主,以猎获的禽、兽、鱼鲜和采集的野蔬为辅。

  主食多制成饭、粥、糕、饼或糍粑,不用陈粮,多用树叶包裹小米、花生仁、兽肉蒸食。其中,阿美人习用朝天椒就饭,布农人多将小米煮成烂糊,雅美人爱吃芋头和红薯,平埔人常用特产的“香米”炊饭。配菜一般是猪肉、兽肉、南瓜及土豆,爱吃芥菜。排湾人用槟榔壳盛水装肉,投入烧烫的石子"煮熟"的石烹肉;阿美人将鸡、猪、兽肉混煮的“杂合肉”;泰雅人的“辣椒姜水”;阿美人的“盐揉芥菜”;布农人的“希诺叶包花饭”,等等,都是创造。高山族的餐具极为简单,他们就地取材,用竹笾或藤笾盛饭菜,用竹筒盛汤,竹勺、木匙、水杯作为餐具。吃饭时,大家蹲在铁锅边,手端盛饭的椰壳、螺壳,用手抓饭,有点类似东南亚某些 的抓饭。近年来,他们也逐渐习惯用碗筷了。 

  布农人的副食品中有腊肉或肉干、晾晒的野菜和菜干,但是数量不多,如有猎获的野味或鱼时,则酿酒煮肉,邀来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卑南人的调味品种类较为丰富,有盐、猪油、红砂糖、蜂蜜、姜。辣椒等,副食品中也增加了熏肉和咸鱼,还用芥菜腌制成咸菜。  

   阿美人农闲的时候常到小溪边捕鱼捉虾,捞捕河贝和螃蟹,煮熟作为佐餐佳肴。他们享用的水果的种类也很多,除常见的以外,还有柚子、面包果、椰子等。 

   雅美人日常以芋薯为主食,品种很多。据统计甘薯有10种,薯蓣(山药)有8种,黑芋有9种,水芋有8种。他们的果林园艺很发达,但蔬菜却种植的很少,妇女和儿童只好常采取野生植物瓜果和贝类作为食物辅食。  

  平埔人是高山族中受汉人的影响较早的。16世纪汉人到达** 后,稻米成了他们的主食。史书中曾记载平埔人的番米味醇气馥,煮过的饭过两三天香气不减,但由于种植面积少,产量不高,每年所种只够他们自家一年食用。

  高山族的饮食文化

  平埔人饮煮所用的炉子,是一种三足鼎立于地、木棍上扣有陶土的炊具,这种炊具至今在某些山区还可看到。有些地区的人们干脆搬来三块石头垫锅烧火用。盛食物来炊煮的容器,如竹筒、甑釜、竹筐、葫芦等,都是用竹木做成的,这样比较容易传热。容器的下部有用陶土做成的木扣。这种木扣的作用是防止火把盛饭的木制或竹制的“锅”一起烧掉,倘若没有木扣,那就什么饭都做不成了。  

  17世纪初,使用铁锅的平埔人逐渐多了起来。这主要是向汉族商人购买的。铁锅有浅锅和立锅,大小不一。铜锅有浅铜锅和有耳锅。在厨房里的用具还有厨刀、刀砧和烤肉架、木制的桶和蒸桶、木铲、木匙。木铲和木匙的上端往往还有和其他生活用具一样雕刻的小人头,这大概是他们在原始生活和劳动中对人的崇拜和强烈印象所致。  

  平埔人不太愿意种蔬菜,倒是喜欢喂养大群大群的鸡,每当贵宾来临,便随时杀鸡摆桌。只有在长官来的时候,才从菜园里抱来冬瓜,恭敬地奉献给长官。可见,蔬菜比鸡更为稀少。蔬菜的烹调方法就更为简单了。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平埔人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从汉族人那里学会了很多烹饪技巧,已从茹毛饮血逐渐进化到烤、煮、蒸、煎、炒、炸等。

  

  高山族的饮食文化食俗

  祭祀食俗

  高山族的祭仪甚多,有播种祭、平安祭、祖祭、丰年祭、竹竿祭、猴祭、大猎祭、矮灵祭、飞鱼祭、河川祭、农事祭、抛舟祭等七十余种。举凡农耕、渔猎、征战、行旅、婚丧、生育、建筑、搬迁、不仅有固定的仪式,还有约定俗成的食礼,其内容及要求各各不同。如男孩成年礼要用长矛刺猪,现场分肉和米糕;新船下水?quot;抛舟”,用芋头、鱼肉款待工匠和乡邻;播种时酬神祈丰,举行捕鼠、捕虫仪式,在主祭者家中欢宴;“五年节”庆典,猎手表演“砍竹舞”,高唱“五年祭歌”,端着肉筐,提着酒壶,殷勤待客。布农人的狩猎会宴--射耳祭,则集中数十种晒干哄熟的猎物,在糖粟糕上贴上六只兽耳(鹿、獐耳各二只,山猪、山羊耳各一只),由男孩和青壮年猎手对着兽耳射箭,射毕欢宴。(算命www.bmfsm.com)

  年节食俗

  有过年时全寨平分猪肉的古老习俗,即各户轮流杀猪,都将肉平分给全寨的人。各户领肉后自己记帐,将来杀猪时回赠;若是孤寡穷困之家,可以不还。到了除夕,家家备置火炉,上架铁锅,四周撒放铜钱多枚,全家人围坐聚饮,口彩”。如鱼丸、鸡丸、肉丸、豆腐丸,象征“团圆”;长茎蔬菜不切,连根带叶煮,象征“长寿”;萝卜叫“彩头”,意味好运将至;吃鸡叫“发家”,意味家业兴盛;吃蚶表示“发财发福”;油炸食品表示“人丁兴旺”。凡参加围炉者,每样菜都得下筷,并且喝酒。如果有人未归,则空出一个席位,放上他的衣物,摆上碗筷并倒酒,以示思念。散席后铜币分给小孩,做压岁钱。这种“分养共食”的食俗,表现出高山人团结亲善的民族性格。

    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