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民族风俗有哪些

时间:2016-11-15 11:38:38     编辑:ky04
20

  哈萨克族的人们在传统的民族风俗上其实都是有着特别的讲究,而你们知道哈萨克族的民族风俗其实到底是怎样的吗?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哈萨克族的民族风俗给大家,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哈萨克族的民族风俗有哪些

哈萨克族的民族风俗有哪些

  

  哈萨克族有哪些民族风俗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在我国xinjiang 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 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 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xinjiang 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xinjiang 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saima 、摔跤等比赛活动。

  *** ,为了照顾信仰**** 的民族度节的需要, 人民机构 政务院于1950年月12日颁布了《关于**** 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准的通令》,允许他们免税屠宰自己的牛羊。

  哈萨克家庭的古尔邦节

  记者在我国哈萨克族聚居的xinjiang 阿勒泰草原布尔津县,体验了一个哈萨克家庭新年的欢乐。

  北京时间7时许,阿勒泰草原还没有露出晨曦,主妇巴合提古丽就已起床收拾房间,准备制作古尔邦节的糕点。她说今天将有许多亲友来访,要用最干净的房间、最可口的饮食招待客人。

  10时许,男主人叶尔肯来到布尔津县清真寺做“乃玛孜”。他说,信仰**** 的各族成年男子都将在今天同一时间参加聚礼。“这可以表达我们对新年的祝福。”叶尔肯说。而在同一时间,巴合提古丽已将食品摆上餐桌。作为远方来客,我们被请到上座,享受奶茶和切撇克等十多种色香味俱全的糕点。

  10时30分许,叶尔肯从清真寺回到家里,准备宰掉一只肥硕的绵羊。7岁的小儿子阿依多斯特别高兴,他受全家人的委托,要在宰羊时抓住羊腿帮忙。叶尔肯说,每年的古尔邦节宰羊,家里都要有一个成员抓住羊腿协助,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健康平安。当天,阿勒泰草原的哈萨克家庭普遍都要宰羊或宰牛。

  13时许,刚刚煮熟的大块羊肉端上桌来。一盘羊肉足有两三公斤,上面撒着洋葱、面片等配食。按照哈萨克族的习俗,我们将手心向上举起,随叶尔肯的母亲做“巴塔尔”。祝福完毕,叶尔肯用小刀子将羊肉一块块割下,请我们抓着吃。吃一口羊肉,再来一块洋葱,味道无比鲜美。他10岁的长子叶尔纳弹起冬不拉,幼子阿依多斯给我们演唱哈萨克民歌《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屋外雪花飞舞,屋内温暖如春。

  13时30分许,亲友陆续来到叶尔肯家。长辈们坐在一起念《古兰经》,寄托对祖先的怀念;年轻人弹琴、唱歌、跳舞,憧憬新一年的生活。巴合提古丽说,虽然日子越过越好,平时的食物也很丰富,但大家依然十分珍视新年带来的美好感觉。家人团圆、朋友相聚,吃一块香喷喷的羊肉,喝一碗热腾腾的奶茶,跳几曲哈萨克族的“黑骏马”,新的一年也将在欢乐中延续。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有哪些

  哈萨克族饮食习俗

  日常食俗

  哈萨克族的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酪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间或也吃一些米饭;但要把米饭和羊肉、油、胡萝卜、洋葱等焖在一起,做成风格独特的抓饭,或用羊、牛奶煮成的米饭。饮料主要有牛奶、羊奶、马naizi ,特别喜欢马naizi ,马naizi 是用马奶经过发酵制成的高级饮料。茶在哈萨克族的饮食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喝砖茶,次为茯茶。如果在茶中加奶,则称奶茶。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铺在毡子上,用来摆放食品的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节庆、礼仪食俗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库吉”(稀粥)。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牧民认为:“如果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是奇耻大辱。”若有贵客,主人先将羊牵到客人面前,并伸出双手对客人说:“请允许吧。”取得客人应诺后,才将羊屠宰。如果客人谦谢,主人便反复说服客人,直到客人默许为止。十分尊贵的客人或许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餐后饮茶,也很讲究礼仪。当客人饮茶时,多是女主人跪坐倒茶。

  典型食品

  大部分来自畜牧业生产,适应于畜牧业生活,如:冬肉,哈萨克族语称“索古姆”,是入冬后宰杀的马、羊肉制成;马naizi ,民间也称酸马奶,是哈萨克族日常饮用的名贵饮料,在节日和婚宴中,更是不可缺少的饮料;奶疙瘩,哈萨克族民间日常食用的零食。 

  哈萨克族传统民族风俗

  哈萨克古老的民间舞

  哈萨克古老的民间舞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与他们长期游牧生活密不可分,是一种抒情的肢体语言,当我们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就会体会到民间舞深层的内涵,同时会为他们感到自豪。

  哈萨克是一个游牧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他们的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他们用歌舞抒faqing 怀及对生活的热爱。

  哈萨克民间舞的主要传播方式是口传身教,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舞者理解的不同,肢体语言各不相同,思想及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古老的民间舞背后都有一段传奇而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都带有一种孤独、奔放、或者凄凉之感,根据舞者的各种动作较准确的表现他的思想,如《黑走马》讲述了哈萨克马矫健的体态,在很早以前,哈萨克人和蒙古人发生一场争夺草场的**,结果蒙古人战胜了哈萨克人,并把他们的马抢走,哈萨克牧民很悲愤,但哈萨克牧人与黑走马在长期的生活中产生了一种默契之情,黑走马能够听懂牧人的笛声,于是牧民站在高山上吹起了哈萨克特有的一种乐器斯布孜(和笛子类同),当黑走马听到笛声后立即竖起马鬃,长嘶一声,向马群方向奔去,将被抢走的马全部带回哈萨克部落,避免了一场**。于是哈萨克人创作了《黑走马》曲,随后又以舞蹈的形式流传下来。(算命www.bmfsm.com)

  模拟式舞蹈流传较为广泛,大多数老人都能表演,如《黑走马》、《走熊舞》、《鸭子舞》、《挤奶舞》等,它们都是通过模拟动物或劳动的某一个精彩动作,将他们连接在一起,形成舞蹈语言,哈萨克老人也经常手持工具进行舞蹈,如《大鹰舞》、《熊舞》、等,在表演《大鹰舞》时表演者反穿羊皮大衣,一手包在大衣内,一手从羊毛袖中伸出,表演大鹰的觅食、伸颈、等动作,都非常优美动人。

  哈萨克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舞蹈,而艺人们口传身教的一代又一代延续着,将古老的艺术传到今日,不知经历了多少代老艺人的心血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