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仡佬族的人们在文化传统里面都是有着特别的讲究需要每个人都要遵守重视,而你想了解下仡佬族的传统礼仪文化是有着哪些吗?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仡佬族的传统礼仪文化,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仡佬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仡佬族传统礼仪如何
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亲嫁女或宴请宾客时都要办“三么台”酒宴进行款待,即按特点顺序共分三台,首座台称茶席,喝清茶辅以各种糖果点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第二台称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种凉菜及酸、咸、辣腌菜和香肠、盐蛋等;第三台称正席,上饭菜,菜中有扣肉为“大菜”,另有各种炒菜如:粉条、酥肉、豆腐丝、汤等,招待客人时,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须陪到底。在婚嫁期间,亲友要把自家酿制的“爬坡”酒装坛,贴上红条,做为礼品,置于门外,内插长粽叶茎一根,其下用短篾片撑开,男女客人可随意以茎为管吸吮。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大体与汉族相同。如春节、端午节、七月节和中秋节。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打成一个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盘内,供奉祖先,三天之后才可食用。黔西的仡佬族还用豆豉叶(扁竹叶)插在粑粑上,以表示祖先开荒辟草时插草为标;广西的仡佬族还有在除夕的供品中加粽粑和红薯之习。在端阳节、重阳节及其他所有节日,都要宴请宾客,但均要做粑粑。如民间广为流传的端阳打粑送亲家,重阳打粑封龙口,谷熟打粑献新等,特别是农历十月初一的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当地的仡佬族杀鸟、备酒、敬奉牛王菩萨,祈愿牛王保佑耕牛体魄健壮,凡养牛户届时都要停止使役,让耕牛休息,用最好的饲料喂牛,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把牛牵到水边,让牛“照镜子”,使它兴高高彩烈,然后取下粑粑喂牛。仡佬族热情好客,亲戚朋友相聚,都要以酒为礼,遇到喜庆或节日,酒必不可少。在男女青年结婚时,男方须请媒人携带鸡、酒等物送给女家,如礼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经缔结。
仡佬族的常规礼仪
㈠家庭礼仪
仡佬族家庭的起源有几种传说,如“四曹人神下凡”、“兄妹滚磨成亲”等传说故事都表明了仡佬族家庭“亲上加亲”的血缘关系组成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形成。至今村民中还有“表子表妹两口子”、“申邹二姓为一家”等说法。家中男主外女主内,男性掌管主要事务,妇女在家庭也有自己的发言权。分家产时儿子多于女儿,兄弟间一样平分,女儿出嫁留有陪嫁费或嫁妆,父母留有送终田土,哪个儿子给老人送终就归这份土地。强调子女孝敬老人,在社交中也有妇女回避男子之俗。在家庭成员称呼上,基本沿袭汉族称呼,父亲称爹也称伯伯,母亲称妈,亦称母;男孩称毛,如大毛、二毛、三毛等,女孩称妹,像大妹、二妹或直呼乳名;弟妹称兄长为哥,称姐为大大或大姐;哥姐称小的弟妹为毛和妹;夫妻间互称名或小名,对外人介绍时丈夫称妻子为“屋里”,妻子称丈夫为“当家的”。
㈡宗族礼仪
一个宗族以个人为基点,从血缘、姻缘关系两方面加以垂直推算,向上至直系长辈四代,向下推衍直系晚辈四代,就是直系血亲;上四代以内和下四代以内为近友,此外为远友;同胞兄弟姊妹及其子孙,自父下推四代;父兄弟姐妹及其子孙,从祖父下推四代;祖父兄弟姐妹及其子孙,从曾祖父再下推四代;高祖父兄弟姐妹不包括在内,这些由直系血亲发展起来的旁支,都是旁系血亲。加上直系姻亲、旁系姻亲、继亲、养亲、乳亲、义亲等关系,组成庞大宗族。
㈢姓名礼仪
仡佬族人姓氏沿袭父姓比较多,极少跟母姓;也有被其他姓氏收养或母亲改嫁再婚随继父姓的,此类三辈还祖改为本姓。在仡乡,人一生要取几个名字,婴儿降生取小名,也称奶名,上学时,请有文化的长辈或其父母起学名,也称书名。起学名必须按姓氏字辈依次用字,一代人一字,不得乱字。如邹姓“……习书启大贤……”,父为“习”字,儿为“书”字,孙为“启”字,曾孙则为“大”字。儿孙名字中尽量避免与长辈用字相同。生活中,相互称呼时依辈分,所根据主要来源于名字中决定辈分的中间一字。字辈用完后从头循环,称为“转祖”。晚辈称呼字辈高而年龄小的,称呼前面必须加喊一个“毛”字,如毛公、毛爷、毛娘等。
仡佬族的礼仪是如何的
诞生礼
仡佬族非常重视婴儿的出生。婴儿出生后,其父亲马上向外祖母家报喜。外祖母带上将早已准备好的婴儿衣物及肉、蛋、面、油到女婿家,并确定“月米酒”的日期。即庆贺婴儿满月的酒宴。
满月酒宴一般由外祖母家出面,邀请亲友、族人、朋友,前来喝满月酒,庆祝家中又添新成员。(算命www.bmfsm.com)
找“保爷”:即为小孩找一个“保护”人。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体弱“命薄”,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保护,才能驱邪避鬼。
- 上一篇:仫佬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 下一篇:仫佬族的传统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