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传统美食特色

时间:2016-10-12 14:14:13     编辑:ky04
20

  壮族我国民族中排行第二大的民族,人数也是众多,而传统也是有着不少的特色美食。那么你想了解一些关于壮族的美食有什么吗?壮族究竟有什么美食特色呢?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壮族的传统美食特色

壮族的传统美食特色

  

  壮族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广西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多爱吃鱼生。鱼生就是生鱼片。

  ※.活血是广西少数民族最有特色的食物。广西的山区养有山羊的壮族、瑶族把羊活血当成最好的美食

  ※.熏肉或称腊肉是壮瑶等少数民族喜爱的特色食品。

  ※.过年一定要包粽子,是壮族等民族的习俗。

  ※.农历二月二,河池、百色等地的壮族家家户户做蕉叶糍,又称麻叶馍

  ※.五色糯米饭是壮族民间节日传统食品。将红兰草、黄花、枫叶、紫番藤的根茎或花叶捣蛋烂,取汁分别浸泡糯米,然后蒸熟,成为红、黄、兰、紫四色,加上糯米本色,构成五色饭。色彩缤纷,香味袭人。每年农历三月三、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有做五色饭,用于祭礼和食用,或馈赠亲友。

  ※.武鸣壮族爱吃白切狗肉。

  ※.豆腐圆和豆腐菜是广西壮族地区常年食用的菜肴,每到年节常备此菜。

  壮族的饮食文化

  食俗

  壮族饮食文化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壮族以大米、玉米、红薯为主食,年节喜食粽子、糍粑和米粉,古人不食牛肉,元朝时才开始盛行食牛肉,少数山区仍存古俗。

  主食

  壮族以水稻作物为主食,以玉米、番薯、麦类为辅的主粮队伍。我们知道,广西地区是野生稻的故乡之一,壮族先民应是最早栽培水稻的一个民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工具和铁制工具的出现,壮族先民的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至迟在汉代,他们就确立了水稻的主粮地位。唐、宋以后,壮族地区的水稻种植进一步发展,同时引进和扩种了不少其他粮食品种。明、清之际,壮族饮食结构中主粮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现如今的饮食结构。

  副食

  总古至今,壮族的动植物资源就非常丰富,副食品种更是包罗万象。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水中生的各类可食动植物人们都会拿来烹制。这些副食品资源,主要分为肉和疏菜两大类。壮族人民还利用粮食、薯芋和豆类加工制成粉丝、粉条、磨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壮族喜食腌、生、酸、辣之物。

  关于壮族的特色菜肴

  驼背粽

  每到春节和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驼背粽”。其做法是将上等糯米浸泡后用 粽 叶包裹, 包时在糯米中间放绿豆沙或一条拌好作料的肉条,包成两头扁平、背面中间隆起的形状。“驼背粽”大的能到二三斤,小的也有一斤,很长时间才能煮熟,是节日馈赠的佳品。(算命www.bmfsm.com)

  风莫饭

  每年正月,广西靖西岳圩、湖润一带的壮族人,总喜欢吃“风莫”饭。“风莫”是壮族一种特大的粽粑。 腊月二十八 ,姑娘们筛选糯米泡入清水中,浸一夜捞上来,滴干水,再用食盐、五香、胡椒、生姜等调味品拌匀,把 大块大块 的“冬精”(一种植物,叶子很大,可包裹食物)合并,就包起“风莫”来。“风莫”中间有的放绿豆,有的塞上猪腿或鲜猪肉。形状如竹筒,也有呈方形的。大年三十晚上掌灯时分,姑娘们便从大铁锅里捞出大“风莫”放置厅堂的方桌上。 正月十五 那天,大凡出嫁的姑娘都回娘家欢聚一堂,吃顿“风莫”饭。午时三刻,人们开始吃“风莫”。 老父或老母打开“风莫”,从大到小依次分给全家人,而亲人也要严守规矩,老人分给的“风莫” 妄 尽可能吃完,以表示孝敬父母,恭祝父母延年益寿。这种风俗据说在北宋时期就开始有了,如今还在代代相传,这倒是敬老爱幼的文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