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姓,姓和的名人

时间:2016-11-01 14:24:05     编辑:Ky02
20

  “和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和姓起源有十种说法,得姓始祖是和仲、和叔、子和(宋穆公)、卞和。那么您知道关于和姓家谱、和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和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和姓,姓和的名人

和姓,姓和的名人

  

  和姓

  和姓,纳西族首座大姓,古代纳西族四大支系“禾、束、叶、梅”之首“禾”的后裔,以族名“禾”为姓氏。

  历史上和姓名人众多,包括和仲、和叔、和令、和洽、和峤等。

  当代和姓名人也极其众多,如 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和佳,云南省省长和志强,体操运动员和雪梅,首座个把五星红旗插在南极极点的人和煜东等。

  和姓起源

  源流一

  源于族名。源自纳西族始祖崇仁利恩,古代纳西族四大支系“禾、束、叶、梅”之首“禾”的后裔,以族名“禾”为姓氏。

  源流二

  源于祝融氏,出自远古时期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属于以官职名称为氏。唐尧时,重黎原的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荣,即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羲和的名字命姓,遂成和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羲和,尧时掌时天地之字,和仲、和叔因以为氏。在农业社会里,四季气候是很重要的,因此“和”是很重要的官职,地位很高,家族也很昌盛,他们的后代遂以其官职称谓为姓氏,称和氏。

  该之和氏主要源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正确读音作huò(ㄏㄨㄛˋ),今音读作hè(ㄏㄜˋ)亦可,就是不能读作hé(ㄏㄜˊ)。

  源流三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军制官吏和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和令,是西周初期在队伍 中设置的旗令官,以示军纪军威,通常由武艺高强之军官担任,负责把守军门。古代,军营大门至统帅大帐之间一般有三百步左右距离(一百八十米),营门至大帐门之间的通道,称作辕道,为高级军官、探作(侦察兵)的专用通道。辕道上距大帐之间五十步距离的道两侧竖有两杆大纛旗,左为朝廷标志旗,右为统军将领(元帅、司马)标志旗,两旗之间称“和”,就是“军门”,亦称“垒门”。军门以外二十步之内称“辕门”,凡召集下级军官布置作战命令,以及处罚违令将士,就在辕门区域内,而不是某些书籍上注释的在军营大门外。排班值站于军门的军官,就称作和令官,由中级将领中选拔出来的军官当值,负责内外军令、情报的传递,以及警卫等工作。在典籍《周礼·夏官·大司马》中记载:“以旌为左右和之门。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以为之。”

  在和令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和令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和氏。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内廷官吏受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受和,就是御厨史、亦称内膳令,为两周时期设置的官吏,专职掌管君王、王妃、太子们的膳食,并负责君王进膳前的口味品尝和安全检查。受和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为君主亲信中的亲信担当。在典籍《周礼·天官》中记载:“受和,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馐之割烹煎和之事。”

  在受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受和氏。

  源流五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宋国有国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后由其弟子和继位,是为宋穆公。子和执政九年(公元前728~前720年),临死时遗诏传位给宋宣王的儿子子与夷,而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做事。子和逝世后,子与夷继位,即宋烈日殇公。因为子和在做君主时贤良和气,所以宋烈日殇公给叔叔子和加封谥号“穆”,史称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和氏,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穆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和氏与穆氏、戴氏同宗同源,和氏读音作hé(ㄏㄜˊ)。

  源流六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卞和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卞氏,春秋时楚卞和之后。”卞和,著名的春秋时期楚国荆人(今湖北襄樊南漳),一称和氏,是“和氏璧”的发现者,他因献玉而闻名古今。

  在卞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卞和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和氏、卞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读作hé(ㄏㄜˊ)亦可。

  源流七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素和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后魏有素和氏,改为和氏。”素和氏,本为代北鲜卑族复姓,东汉桓帝刘志时期北方鲜卑部落联盟大人檀石槐的支裔,以其本为白部,故号素和氏。

  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的贵族素和氏随北魏孝文帝南下,定居洛阳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汉化改革捉称中,奉旨改汉姓为和氏。这支和氏后来在代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代郡望,正确读音作huó(ㄏㄨㄛˊ),今音读作hé(ㄏㄜˊ)亦可。

  源流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布尔图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布尔图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ult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和氏、何氏。

  ⑵.蒙古族尼玛察氏,亦称倪马查氏、专图尼马察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族乃马真氏族,以姓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滹野(今乌苏里江支流俄罗斯境内达鸟河流域)、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喜禄河(今辽河)、珲春(今吉林珲春)、黑龙江沿岸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imaca Hala。

  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和氏、杨氏、榆氏、张氏、佳氏、尼氏、倪氏、鱼氏、障氏等。蒙古族和氏读音皆作hé(ㄏㄜˊ)。

  源流九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辉和氏,亦称惠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回特部,以部为氏,满语为Hunhe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富尔坚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一带)、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和氏、何氏、惠氏。

  ⑵.满族赫哲氏,亦称赫哲勒氏,满语为Heje Hala,满族姓氏,世居今黑龙江同江、饶河、抚远一带,后改汉姓为和氏、赫氏、贺氏等。

  ⑶.满族钮赫氏,亦称钮祜禄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粘割氏族,满语为Niohe Hala,汉义“狼”,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内河(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和氏、钮氏、郎氏等。

  满族和氏读音皆作hé(ㄏㄜˊ)。(算命www.bmfsm.com)

  源流十

  源于商王阳甲,阳甲名和。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和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 机构 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和姓家谱

  这是根据族谱4修本,后续的5修本。后续了10个行辈。

  分别是:

  14世行辈:正,15世行辈:习,16世行辈:善,17世行辈:宏,18世行辈:居,

  19世行辈:显,20世行辈:能,21世行辈:士,22世行辈:尚,23世行辈:进,

  24世行辈:锡,25世行辈:法,26世行辈:树,27世行辈:焕,28世行辈:在,

  29世行辈:文,30世行辈:化,31世行辈:传,32世行辈:其,33世行辈:建,

  34世行辈:立,35世行辈:志,36世行辈:广,37世行辈:承,38世行辈:先,

  39世行辈:钦,40世行辈:汝,41世行辈:桂,42世行辈:灿,43世行辈:培,

  44世行辈:钧,45世行辈:源,46世行辈:相,47世行辈:照,48世行辈:增。

  以上信息来自和氏族谱五修本。作者:和大龙(族谱和法光) 2012年1月31日摘录。

  姓和的名人

  和郁

  西晋汝南西平人,字仲舆,和峤弟。以清干称。历伤书左右仆射、中书令、尚书令。怀帝永嘉五年,汉刘曜攻破洛阳,杀官吏,郁等奔苟。疾卒。

  和匹

  (公元?~452年),著名北魏大臣。北魏太武帝时任侍中。太武帝拓跋焘正平元年(公元451年)任侍中,爵吴兴公。次年,太武帝为中常侍宗爱所杀,和匹秘不发丧,而是与侍中薛提、尚书左仆射兰延等议立新君,结果亦为宗爱矫皇后令杀之。

  和跋

  北魏代人。以才辩名。道武帝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有智算。从入中原,以功进尚书,镇邺。封定陵公。出为平原太守。道武帝宠之冠于诸将。跋好虚誉,性尤奢淫,道武戒之,不听。遂诛跋。

  和逢尧

  唐岐山人,武则天时负鼎上书,自言愿助天子和饪,坐流庄州十余年。后举进士第,擢监察史。突厥请尚公主,逢尧奉使称旨,擢户部侍郎。坐善太平公主,贬朗州司马。官终柘州刺史。

  和守阳

  唐扶风人,字守阳。和士开裔孙。中宗景龙间,为碛西支度田判官。时宗楚客欲陷郭元振,逼守阳诬证之,守阳拒不从。曾为册立突骑施可汗使。使还,迁北庭都护府长史。改播川郡太守,寻迁北庭都护,专知支度营田十年,储积巨亿。迁陇右节度副大使,改陇西郡太守。迁江华郡太守,卒于途。

  和姓起名

  和姓男孩起名

  和阿强 和嗄槟 和嗄骊 和艾妮 和艾锨 和艾学 和艾悠 和爱超 和爱华 和爱平 和爱秋 和爱新 和安平 

  和昂岸 和坝晶 和白吃 和佰伶 和柏言 和宝继 和宝君 和宝宁 和保军 和报表 和北京 和贝灵 和贝宁 

  和倍宁 和蓓乐 和蓓亭 和蓓卓 和本华 和本县 和本煦 和本俨 和本艺 和本营 和本愿 和笔宁 和璧雅 

  和边宁 和变宁 和彬森 和斌之 和缤颜 和冰雯 和冰箱 和冰一 和冰钰 和冰之 和兵兵 和丙奇 和秉义 

  和伯达 和帛雅 和博睿 和博雅 和不管 和才力 和才明 和才权 和彩虹 和查杂 和岔流 和昌奉 

  和长贵 和长路 和昶西 和畅达 和畅意 和倡馨 和超辉 和超前 和超尚 和朝晖 和琛辉 和琛献 

  和尘雨 和辰静 和辰锟 和晨辰 和晨蕾 和晨璐 和晨杉 和晨羽 和晨子 和成刚 和成贵 和成金 

  和成军 和成君

  和姓女孩起名

  和阿莉 和蔼琳 和蔼玲 和爱红 和爱萍 和柏蓉 和保英 和璧瑶 和滨莉 和冰洁 和彩红 和彩茹 和彩霞 

  和倡丽 和倡怡 和朝娟 和朝梅 和晨瑶 和晨媛 和成瑶 和橙芳 和池芳 和驰颖 和崇花 和春芳 和春红 

  和春丽 和春梅 和春燕 和春英 和翠芳 和存莉 和大美 和丹颖 和凼梅 和凼美 和道美 和迪洁 和冬梅 

  和发文 和凡媛 和菲倩 和芬娜 和芬琪 和风琴 和风霞 和枫琴 和凤芳 和凤玲 和凤琴 和凤琼 和凤燕 

  和夫红 和夫英 和福英 和够霞 和冠萍 和贵花 和桂芳 和桂英 和海玲 和海茹 和海霞 和海艳 

  和海瑶 和含英 和红怡 和宏文 和怀英 和辉瑶 和会洁 和会艳 和惠芬 和惠萍 和惠霞 和慧芬 

  和慧娟 和慧萍 和慧瑶 和蕙萍 和家美 和家妍 和家莹 和家颖 和嘉琳 和嘉秀 和建萍 和建艳 

  和建英 和建瑛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