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姓,姓蓝的名人

时间:2016-11-05 14:31:14     编辑:Ky02
20

  “蓝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蓝姓起源有九种说法,得姓始祖是“蓝昌奇(姜昌奇)、蓝尹亹(申亹)、秦公子向(嬴向)、蓝诸君(厘诸君)、蓝光辉”。那么您知道关于蓝姓家谱、蓝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蓝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蓝姓,姓蓝的名人

蓝姓,姓蓝的名人

  

  蓝姓

  蓝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1位,据第六次户籍人口普查蓝姓人口排行第164位,总人口96万。蓝姓在广西各姓氏人口中排名32位,人口约45万人,在广东各姓氏人口排名66位,人口约23万人。因为简化字的原因,很多蓝姓登记户籍时被误登记为兰姓了,如果把简化为兰姓的蓝姓人口也算上,那么蓝姓最少有200万人。蓝姓目前包括汉族、壮族、瑶族、畲族、苗族等多个民族。

  蓝氏在壮族及畲族群体中均为大姓,蓝姓为壮族十大姓氏之一,蓝姓是畲族首座大姓氏,蓝姓约占全国人口的0.1%。蓝姓起源于中原,今陕西的蓝田县,河南的汝南,湖北的荆门,河北的迁安都是蓝姓最早的发源地。汉朝之前,蓝姓主要繁衍于中山郡、东莞郡和汝南郡,中山郡在今河北定州一带,东莞郡在今山东莒县一带,汝南郡在今河南平舆一带,三地为蓝姓郡望,蓝姓在上述三地曾得到大发展,后世繁衍于各地之蓝姓多由此三处分衍而出。

  今天,蓝姓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四川、湖南、贵州等地。

  蓝姓起源

  来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贤者伯益之后裔秦子向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战国中期,周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秦献公为了向东发展,在蓝(今陕西蓝田)地设县。在秦子向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蓝氏正宗。

  来源二

  源于姜姓。蓝氏祖先为炎帝十一世孙昌奇,昌奇是帝榆罔之子,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的受姓始祖是昌奇,“昌奇为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是帝榆罔之子,临诞时,有熊国君贡秀蓝一株,帝甚喜,因赐姓曰“蓝”,赐名曰昌奇,后任为火旺公,分封于汝南,遂以此地名为郡,汝南堂名即源于此。

  来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大夫亹,属于以居邑地名称为氏。

  部分《蓝氏族谱》记载:“戒君堂:大夫亹。本宗源自芈姓。楚国公族大夫亹,因任蓝县尹,世称蓝尹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为本宗得姓始祖。”在春秋后期,楚国有个大夫叫亹,因出任蓝县(今湖北荆门)令尹,因此后世称其为“蓝尹亹”。在蓝尹亹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即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湖北湖南江西等楚国故地的部分蓝氏族人尊奉蓝尹亹为得姓始祖。

  来源四

  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狄族中山国大夫厘诸君,属于以封邑地名称为氏。厘诸君,为战国时期著名的中山国宰相,因其封地在蓝邑(今河北迁安),世称其为“蓝诸君”。在蓝诸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地兼称为姓氏者,称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这个源头,也有说是源于嬴姓的。

  来源五

  源于回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认祖归宗— 百家姓寻根》记载:回族蓝氏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入关后便采用了单字汉姓蓝氏。回 族中的蓝氏,因“蓝狱”(处罚蓝玉及家族),其资料相当匮乏。在历史文献中,蓝氏又往往被误记为“兰”姓。 如蓝楚芳,在史籍《太和正音谱》中为“蓝”,而在史籍《录鬼薄续编》中则为“兰”,在史籍《西域文化名人志》中又说:“兰楚芳,又作蓝楚芳”。特别注意作为回 族的蓝姓、兰姓,是回 族的同音又一姓,不能“蓝”、“兰”不分。 但是因“蓝玉案 ”,改“蓝”为“兰”者另当别论。 回族姓氏中有音同字不同的“同源异姓”现象,但回族兰氏与蓝氏却不同源,不可混同!

  来源六

  源于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有蓝氏族谱记畲族的蓝氏来源于畲族的创世祖盘瓠的次子名叫蓝光辉,受封护国侯,居处汝南郡,为畲族蓝氏的始祖。有的畲族蓝姓族谱错记蓝光辉又名蓝昌奇。

  《水经注》记载盘瓠王生于周平王宜臼七年五月初五,为盘、蓝、雷三姓之祖。谥号“忠勇王”。葬于凤凰山。

  来源七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蓝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蓝人,亦称褴人、滥人,是商末周初的周族王室内宫设置的一种官位,主要职责就是排解君王的忧虑和精神紧张,实际上类似今天的相声演员,具有精神医生的职责。因其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所以称褴人、或滥人。在史籍《大戴礼》中记载:“蓝人,文王官人,蓝之以乐,以观其不宁。” 在蓝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蓝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蓝氏。

  来源八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布雅穆齐氏,亦称布雅齐氏,满语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阎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布雅穆齐·富尔赛,满洲镶黄旗人,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担任蓝翎长,就是前锋校尉的助手,由骁勇善战的勇士充任,平时负责管理日常旗务的副排级,每甲一人,在满洲八旗中,每旗约有十一位蓝翎长,正九品官秩。布雅穆齐·富尔赛后来累官至甘肃提督、西宁镇总兵。在布雅穆齐·富尔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首任官职“蓝翎长”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⑵.满族丛尼勒氏,满语为Congnile Hala,据史籍《长白山先民传》记载,满族姓氏,世居地待考,所冠汉姓有蓝氏。其蓝氏鼻祖为丛尼勒·德恒,满洲镶黄旗人,原为吉林驻防,后在清咸丰三年从征压制 太平天国有功,特赏蓝翎。在丛尼勒·德恒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受赐“蓝翎”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⑶.满族德敦氏,满语为Dedun Hala,满语“站”,世居黑龙江** ,后多冠汉姓为杜氏、邓氏、蓝氏等。其蓝氏鼻祖为德敦·明庆,满洲正白旗人,原在黑龙江驻防,清道光八年晋升为蓝翎侍卫,后累官至正白旗都统。在德敦·明庆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荣耀的“蓝翎侍卫”为姓氏者,汉化为单姓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来源九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民族中常用的名字“乌云”,汉义就是“智慧”、“蓝色的宝石”,多用于女子;而“浩特”,汉义就是“蓝色、青色”,多用于男子。在古代蒙古族社会中,贵族以外的蒙古族平民、贱民,绝大多人根本就没有姓氏,只有名字,他们后来在元、明时期多仿照汉制按自己名字的汉义定取姓氏,就称为蓝氏,世代相传至今。

  蓝姓家谱

  炎陵十都镇蓝氏族谱,(清)蓝念一郎派下蓝葱、蓝菁两房第三次合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一修木刻活字印本,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二修木刻活字印本,2002年三修计算机排印本。

  蓝氏续修族谱八卷,(清)蓝星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 图书馆。

  浙江省兰溪蓝氏族谱,(南宋)蓝渭林首修,民国三年第16次续修,铅印本,广州市图书馆有收藏,号称蓝氏族谱之王。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蓝氏族谱。民国三年印刷,一套14册,现在收藏于武汉市黄陂区大蓝湾。

  蓝氏族谱翻印版,(民国)侯仁星抄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川北道潼川府三台县南路女土乡地名侯家沟庙子湾誊于蓝春发之宅内。

  姓蓝的名人

  蓝采和

  公天性聪明,唐开元元年癸丑科进士,补谏议大夫,谏君荣宠词语直,刻忤于权臣杨国忠,遂解印归家,道合乾坤,德弥宇宙,顷刻蓬莱须臾斗宿潜隐龙虎皈伏修炼成功,白日飞升,今大罗山仙翁。一说:唐末逸士,传说中八仙之一。他常着破烂蓝衫,一脚着靴,一脚跣行,夏天则在衫内加絮,冬天则卧于雪中。每行歌于城市乞索,持大拍板。常醉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后于濠梁酒楼上饮酒,有五色云覆其上,饮毕,乘云鹤去。

  蓝奎

  潮州程乡(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宋代学者,赴京会试中进士,官文林郎、郡博士。其过目成诵,尝奉诏校文福州,文章气节,朝野钦崇。晚年家居讲学,学者称之“蓝夫子”。

  蓝智

  蓝仁弟,元末明初诗人。元末与兄往武夷山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蓝玉

  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妻弟,湖南族谱记载1341年生。一说安徽定远人。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率军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1393年被杀,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80多年后的明孝宗皇帝为蓝玉昭雪,并追封为“开国勋臣”,肯定蓝玉的历史地位与丰功伟绩。(算命www.bmfsm.com)

  蓝章, 字文绣,明即墨(今山东省即墨)人。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任婺源县和潜山县县令,后擢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又巡按山西,屡迁右佥都御史,因忤刘瑾下狱,谪抚州通判。刘瑾败,蓝章复起,巡抚陕西,后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蓝章连上七疏告退归故里,在崂山华阳山南麓筑华阳书院,结庐隐居,自号“大劳山人”,教儿子蓝田攻读诗书,其后世多就读于此。卒年74岁,著有《崂山遗稿》等。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人,明南京刑部右侍郎蓝章之长子。生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享年79岁。 嘉靖三年,蓝田任河南道监察御史,嘉靖四年(1525年),蓝田受命巡按陕西。陕西乃明朝边防重地,其父蓝章曾于正德五年(1510年)任陕西巡抚达4年之久。蓝章巡抚陕西时,因政绩卓异,后升迁南京刑部右侍郎。

  蓝瑞

  河南邓州人,明代学者。正德进士,官终汉中知府,后辞官归里,著有《日省篇》《求仁录》《湍南稿》。

  蓝济卿

  字用楫,福建侯官县(今属福州市)人。明朝zhengzhi 人物。嘉靖十四年中乙未科三甲进士,年方弱冠,赐归里娶亲。初授官内阁中书,前往册封徽府。不久,选四川道监察御史。因忤逆权贵,谪宿州通判,改弋阳县知县。历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官至梧州府知府,以终养归乡。

  蓝廷瑞

  四川保宁(今阆中)人,明中叶四川农民起义领袖。又名蓝五。正德四年冬与鄢本恕、廖惠率众起义,称顺天王,拥众十万,下置四十八总管,后转战川、陕、湖广三省。次年,明廷派刑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洪钟进行压制 ,他率众由陕西汉中入大巴山,正德六年,兵败,与鄢本恕等以假降寻求缓机,在四川东乡附近遇伏牺牲。

  蓝瑛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末清初画家。擅画山水,笔墨秀润。后漫游南北,风格变为苍老坚劲,兼工人物、花鸟、兰竹,骨力峭劲,各具意态,世人称他为“浙派殿军”,为武林画派创始人。其孙蓝深、蓝涛俱为名画家,得其祖传而善画山水。

  蓝正春福建上杭庐丰乡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待父母极孝,待老母93岁辞世,方出任安仁县令,在任有惠政,深得民心,告老回乡后,日以著述自娱,所著书目有《四书一得录》等,而今在城区大众巷内还有“进士牌坊”以示纪念,已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

  蓝理(1648—1719),清朝康熙年间的名将。表字义甫,号义山,福建漳州漳甫县赤岭人,自幼习武,精通各种兵器。历任 天津镇总兵、福建陆路提督 ,人称“破肚总兵”“菩萨将军” 。蓝理于康熙二十七年授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越三年,调浙江定海总兵。以后镇守天津,升福建陆路提督。五十年以罪入京城旗籍,五十四年重赐总兵官职。康熙五十九年病故于京,时年七十二岁。两年后棺柩由妻儿护送回漳浦。蓝理之弟蓝瑶因功而加封左都督。四弟蓝瑷累官福建总兵,五弟蓝珠为参将,皆有将才风范。

  蓝姓起名

  蓝姓男孩起名

  蓝春烨 蓝淳珲 蓝聪辉 蓝聪磊 蓝琮玺 蓝琮选 蓝存荣 蓝达超 蓝大林 蓝大贻 蓝呆天 蓝淡庚 蓝导锘 蓝到页 

  蓝得获 蓝德君 蓝德钦 蓝德姝 蓝德维 蓝德武 蓝德娴 蓝德新 蓝灯丁 蓝灯水 蓝灯银 蓝笛旗 蓝仃反 蓝锭楷 

  蓝锭日 蓝东辰 蓝东晨 蓝东华 蓝东举 蓝东龙 蓝东马 蓝东明 蓝东平 蓝东圣 蓝东祥 蓝东远 蓝冬二 蓝冬风 

  蓝冬凤 蓝冬海 蓝冬金 蓝冬马 蓝冬米 蓝冬三 蓝冬王 蓝冬星 蓝冬言 蓝冬烨 蓝冬一 蓝冬远 蓝冬正 蓝端耀 

  蓝恩慈 蓝二马 蓝二一 蓝发型 蓝繁勇 蓝方强 蓝方全 蓝方权 蓝方泉 蓝方友 蓝方余 蓝芳妮 蓝芳强 

  蓝飞云 蓝菲淋 蓝菲灵 蓝奋维 蓝风二 蓝风风 蓝风金 蓝风马 蓝风米 蓝风三 蓝风王 蓝风言 蓝风一 

  蓝风正 蓝凤凰 蓝凤田 蓝凤翔 蓝福京 蓝福章 蓝富豪 蓝富山

  蓝姓女孩起名

  蓝霭梅 蓝爱芬 蓝爱红 蓝爱梅 蓝爱萍 蓝爱琼 蓝爱婷 蓝爱英 蓝白丽 蓝白倩 蓝柏茹 蓝柏文 蓝柏雪 蓝柏艳 

  蓝邦文 蓝邦玉 蓝傍花 蓝宝芬 蓝宝红 蓝宝花 蓝宝文 蓝宝妍 蓝宝怡 蓝比文 蓝碧芬 蓝碧琴 蓝碧蓉 蓝碧茹 

  蓝碧怡 蓝碧瑛 蓝碧玉 蓝彪文 蓝彬裴 蓝彬文 蓝斌丽 蓝斌文 蓝槟文 蓝冰瑶 蓝冰莹 蓝丙英 蓝波英 蓝博文 

  蓝博玉 蓝不文 蓝采瑛 蓝采悦 蓝彩娥 蓝彩芬 蓝彩婧 蓝彩娟 蓝彩梅 蓝彩萍 蓝彩霞 蓝彩燕 蓝彩瑶 蓝彩玉 

  蓝灿芳 蓝婵彦 蓝婵烨 蓝昶文 蓝畅瑶 蓝焯茹 蓝焯文 蓝焯雪 蓝焯怡 蓝焯莹 蓝超琼 蓝朝霞 蓝澈文 

  蓝辰琳 蓝晨文 蓝晨怡 蓝成文 蓝承瑶 蓝橙妍 蓝崇文 蓝楚红 蓝楚玲 蓝楚文 蓝楚秀 蓝楚雪 蓝楚嫣 

  蓝楚怡 蓝川燕 蓝传芬 蓝春红 蓝春花 蓝春洁 蓝春婧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