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姓,姓柯的名人

时间:2016-11-09 14:06:01     编辑:Ky02
20

  

  “柯姓”汉族百家姓之一,柯姓起源有九种说法,得姓始祖是“柯相”。那么您知道关于柯姓家谱、柯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柯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柯姓,姓柯的名人

柯姓,姓柯的名人

  

  柯姓

  柯姓,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或以先祖名字为氏,或以邑为氏。远在黄帝时期,黄帝后裔仲雍的五代孙吴国国王名叫相,因与诸侯会盟柯山,故号柯相。吴国柯卢是柯相的曾孙,其后代遂以“柯”字承接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柯姓,在宋版《百家姓》排第164位。人口主要分布于 的西南、西北、东北各地。2013年4月,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对“全 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柯姓人口总数106万, 全国排名145位。

  柯姓名人中,古代有北宋朝散大夫柯述、南宋梅州知州柯宋英、元朝画家柯九思、清代医学家柯琴,近代有柯劭忞、柯仲平、柯庆施等。

  柯姓起源

  ①柯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卢),以先祖名字为氏。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吴国传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袭封吴伯,为吴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他为了纪念曾祖父柯相会诸侯柯山之盛典,确定本氏家族后裔正式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柯氏,尊柯相为得姓始祖,史称柯氏正宗。

  ②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始君姜子牙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周庄王六年(公元前691年),鲁国攻卫国,夺取了卫国的柯邑(今山东东阿)。到了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襄公姜诸儿打着为卫国讨公平的理由,与鲁国之间展开了“乾时之战”,夺回了柯邑。为此,第二年齐、鲁两国之间又爆发了著名的长勺之战,结果齐军在鲁国大夫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谋下大败。周庄王八年(齐襄公九年,公元前689年),卫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姐姐宣姜的儿子卫惠公姬朔被卫国左右公子赶出国境,遂求救于齐襄公。齐襄公联合了宋、鲁、陈、蔡四国共同出兵讨伐卫国,诛杀了卫国的左右公子,卫惠公得以复辟。乘此机会,齐襄公占据了卫国的柯邑,成为齐国的一个城邑。(算命www.bmfsm.com)

  其后,齐襄公将柯邑封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其后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柯氏,世代相传。

  ③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期国柯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部,原来是卫国的一个邑,还有一个大湖,称柯泽,后为齐国吞占。

  ④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后魏·官氏志》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拓拔部中有柯拔氏、柯只氏、柯祗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至二十年(493-496)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汉姓为柯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

  ⑤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柯陵,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陵,是春秋时期郑国西部地名。周简王姬夷十一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楚共王熊审十七年,公元前574年)农历六月,晋厉公为了与楚共王争夺霸主之权,邀集了齐、鲁、宋、卫、曹等诸侯国在郑国的柯陵会盟,计划联合攻伐楚国,史称“柯陵之会”。“柯陵之会”后,郑国所辖柯陵的大夫即以此历史事件为姓氏,称柯陵氏,后裔子孙省文简化为单姓柯氏,世代相传至今。

  ⑥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时期职业工匠柯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柯工,就是伐木工人,春秋、战国乃至汉朝时期皆称“柯工”、或简称“柯”。柯,实际上就是斧柄。在柯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柯氏,世代相传。

  ⑦源于羌族,出自汉朝时期羌族部落首领之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古代北方羌族中柯氏,出自汉朝时期右北平郡、上谷郡羌族部落大人(首领)的称呼“柯最”,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后来的鲜卑民族部落中,亦有沿称部落首领为“柯最”者,与其他称谓如弥加、阙机、素利、槐头、阙居、慕容等地位相当,其后代子孙皆称柯氏至今。

  ⑧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柯勒特氏,亦称克哷特氏,世居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rutHala。清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柯勒特氏多冠汉姓为柯氏、包氏等。

  ⑨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黑龙江志稿·人物志》等的记载:

  满族葛哲勒氏,亦称格哲氏,满语为GejeleHala,汉义“刨平(木头)”,人口甚少,世居黑龙江北岸流域,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满族柯齐礼氏,亦称科奇哩氏、郭齐里氏,满语为Keciri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柯姓家谱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族谱》,(明)柯一泉纂修,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 图书馆。

  安徽怀宁《柯氏宗谱》(十二卷),(清)柯仁廉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 科学院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柯氏宗谱》(二十六卷),柯立功,胡祥木编纂,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绩溪县文物管理局。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宗谱》(五十四卷),(民国)柯云开等辑,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图书馆。

  浙江黄岩《柯氏宗谱》(八卷),柯骅威、柯逵修纂,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钱塘《柯氏家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收藏在** 。

  江西上饶《柯氏支谱》(四卷),(清)柯凌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瑞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收藏在 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九江双川《柯氏宗谱》,首二卷,(民国)柯方坚等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垂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收藏在 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福州长乐《柯氏家谱》,(清)柯彭年、柯鸿年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同安霞岐《柯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手写本。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柯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瑞鹊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仅存第四十三卷。收藏在 家谱网站档案馆。(根据各地《柯氏宗谱》整理)

  姓柯的名人

  柯维骐:明朝历史学家。专心研究宋代历史。合《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书,以宋朝为正统,附以辽、金,积20年之力撰成《宋史新编》。对元人所修宋史的错误和疏漏,多有补正。

  柯琴:清代医学家,撰著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两卷,《伤寒附翼》两卷。此书批诸家之谬,悟仲景之旨,堪称历代注疏《伤寒论》的上乘之作。柯琴注释《伤寒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除了参考《内经》的一些条文外,几乎没有引用前人的注释和观点。

  柯姓起名

  柯姓男孩起名

  柯阿超 柯阿浩 柯艾珂 柯艾昕 柯艾欣 柯艾子 柯爱宝 柯爱菊 柯爱永 柯安吉 柯安隆 柯安平 柯傲誉 柯八七 

  柯捭埠 柯宝宝 柯宝儿 柯宝君 柯保顺 柯本香 柯必翔 柯必仲 柯碧丹 柯碧涵 柯碧珈 柯碧兰 柯碧贤 柯碧晓 

  柯碧芯 柯碧璇 柯碧裕 柯碧月 柯璧丰 柯标华 柯彬达 柯滨欣 柯冰禾 柯冰秋 柯冰然 柯冰纨 柯冰筱 柯冰彦 柯秉岑 

  柯秉超 柯炳川 柯炳发 柯炳坤 柯伯翰 柯伯龙 柯伯鑫 柯铂坚 柯博涵 柯博杰 柯博萌 柯博仁 柯博士 柯博馨 

  柯博耀 柯博元 柯渤坤 柯卜函 柯步将 柯彩华 柯灿灿 柯灿坚 柯灿俊 柯灿荣 柯昌发 柯昌华 柯昌慧 

  柯昌菊 柯昌军 柯昌敏 柯昌平 柯昌书 柯昌署 柯昌曙 柯昌顺 柯昌涛 柯昌彤 柯昌学 柯昌珍 柯长安 

  柯长城 柯长龙 柯长谦 柯长胜 柯长寿 柯常彪 柯昶丞

  柯姓女孩起名

  柯阿丽 柯阿英 柯蔼玲 柯艾琳 柯艾瑶 柯艾悦 柯爱芳 柯爱玲 柯爱萍 柯爱茹 柯爱文 柯爱雪 柯爱妍 柯爱怡 

  柯爱悦 柯安娜 柯八萍 柯白茹 柯佰玲 柯宝玲 柯宝琼 柯宝婷 柯宝文 柯宝怡 柯宝莹 柯贝悦 柯倍悦 柯蓓芬 

  柯蓓燕 柯碧芬 柯碧丽 柯碧倩 柯碧蓉 柯碧瑶 柯碧英 柯碧莹 柯彬梅 柯冰梅 柯冰倩 柯冰妍 柯冰媛 柯炳文 

  柯伯芳 柯博文 柯博妍 柯卜文 柯才婷 柯采娜 柯采文 柯采莹 柯彩芳 柯彩芬 柯彩玲 柯彩琴 柯彩婷 柯彩霞 

  柯彩莹 柯蔡花 柯灿霞 柯婵华 柯婵娟 柯婵英 柯昌红 柯昌洁 柯昌莉 柯昌玲 柯昌文 柯昌英 柯长芬 

  柯长文 柯长怡 柯长悦 柯常娥 柯常美 柯嫦娥 柯焯文 柯超琴 柯超英 柯朝霞 柯朝颖 柯琛燕 柯琛颖 

  柯辰瑛 柯晨芳 柯晨萍 柯晨霞 柯晨燕 柯承玲 柯程玲 柯程倩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