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姓,姓扶的名人

时间:2016-11-25 15:25:46     编辑:Ky02
20

  “扶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扶姓起源有五个渊源,得姓始祖是扶登。那么您知道关于扶姓家谱、扶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扶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扶姓,姓扶的名人

扶姓,姓扶的名人

  

  扶姓

  扶姓是传自上古至君夏禹的大臣扶登氏。得姓已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扶姓还有一支起源。传说西汉初年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有个叫嘉的人能施巫术,他帮助刘邦立了很多功。后来刘邦做了皇帝,封嘉做延尉的官,并赐给他扶姓,取辅佐有功的意思以表彰他。嘉的后代,就都以扶为姓氏,世代相传,成为今天扶姓的又一支来源。而据《姓氏急就篇》记载,汉朝时,汉高祖给汉廷尉扶嘉赐姓扶氏。其发祥之地在今河南省境内的河南郡,即今河南洛阳县东北30里处,全国各地扶氏家族都是由河南播迁而出。又有望族于京兆郡,即今陕西长安东一带地方。

  今河南省的信阳市光山县、新县、开封市、周口市太康县,湖南省的湘潭市、郴州市、桂东县,福建省的莆田市,重庆市的万州区,四川省的内江市,广东省的乐昌市九峰镇,贵州省的遵义市、兴义市、金沙地区,广东省的鹤山市、佛山市,江西省的崇义县,湖北省的石首市、九江市德安县,山东省的青岛市,江苏省的南京市,安徽省广德县等地,均有扶氏族人分布。

  

  扶姓起源

  首座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上古时候大禹之臣扶登,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大禹在创建夏王朝时,属下有个叫作扶登的精明大臣。扶登,其实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官位,专职负责为君王营造都城、宫殿、祭坛等,辅佐君王登位,因称“扶登”,相当于周王朝时期的大司空,也就是如今的建设部部长。(算命www.bmfsm.com)

  在扶登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扶登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扶氏,是扶氏的最早起源,也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该支扶氏族人皆尊奉扶登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改姓,出自汉朝巫嘉的后代,属于以帝王赐名为氏。西汉初年有一个巫人,名叫嘉(古朐忍,今云阳人士)。相传,嘉的母亲在汤溪边上遇到一条龙,回家以后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了嘉。嘉擅长于占卜,而且他所求必灵。后来他建议当时为汉王的刘邦先行占据三秦之地,以为根据地,然后再称霸天下。刘邦按照这个策略做了,果然先站稳了脚跟,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因其扶掖汉室有功,嘉深受汉高祖刘邦的宠信,授以他廷尉的官职,并赐给他名字叫扶嘉,赐食邑朐肕(今重庆垫江)。

  在扶嘉的后裔子孙中,皆以帝王所赐之姓为氏,称扶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巴郡(重庆)扶氏,史称扶氏正宗。该支扶氏族人皆尊奉扶嘉为得姓始祖。

  第三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跋部乞扶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部中有乞扶氏部落。乞扶氏,亦称乞伏氏。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记载:“乞扶氏后改为扶氏。”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以后,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乞扶氏在这个过程中改汉姓为扶氏、伏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河南扶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盘古氏,出自古代梅山蛮一系,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通志·兵事》中《旧志》记载:“汉阳人扶氏,扶即符,汉阳人则汉阳之误其酋扶氏,遂解发稽首降,传檄而定。析其地为二:以下梅山置安化县,上梅山置新化县。自是鼎、澧可以南至邵,潭、邵间不复有夷僚之患。”

  古代新化梅山蛮一系,族人中多有称扶氏者,是为湖南扶氏,著望于湖南省的新化县、酃县、桂东县;亦有称符氏者,著望于湖南省的益阳市、宁乡市,以及福建省的龙岩市、永定县、慈利县、永顺县等地。

  第五个渊源

  源于锡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锡伯族卦尔察扎马奈氏,简称卦勒察氏、卦尔察氏、瓜勃察氏、瓜尔察氏,源出古鲜卑后裔中的杜尔伯特部,以地为氏,世居瓜勃察(即瓜尔察,亦称卦尔察、伯都讷,今吉林扶余松花江北岸一带)、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长白山区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Guuwalca Hala。

  清朝时期,居于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卦尔察扎马奈氏,有以世居地名称汉化为姓氏者,称扶氏,以及关氏、赵氏等。

  第六个渊源

  河南信阳扶姓的来源是出自明末祟祯皇帝的赐姓。据新县陈店乡胡家湾《胡氏家谱·赐姓堂》载:公元1334年,胡姓从江西瑞州高安县拓树堂迁河南光山陈店乡(新县)胡家湾,始祖胡端五,其后五世孙胡熙屡试不第,归田务农,勤劳致富。1458年发生灾害,明皇帝昭示天下:“凡捐粮四百石者授予冠带之荣”,胡熙慨然募捐。皇帝即授予冠带之荣,并以旌奖之。1468年至1470年,又连遭严重灾害。胡熙又各捐粮五百石,深受民众爱戴,皇帝故封他为义大夫。熙曾孙胡克俭1586年殿科进士,明神宗授翰林院庶士,任监察御史。胡克俭系朱明王朝后期四世元老,在朝为官任内,审时度势,兴利除弊,造福百姓,正大光明,不畏强权,秉公执法,虽曾遭削官为民,但七十多岁时再次被起用。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念其为政清廉,刚直不阿,敢治史弊,为国除奸,为抗击外族和保卫大明江山立下功劳,封其为太子少保,赠刑部尚书,赐姓扶,表示扶持明朝社稷之意。故自胡端五起,全族改为“扶姓”,宗祠为“赐姓堂”。

  扶姓家谱

  郡望

  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 机构 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机构 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机构 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堂号

  翼汉堂,汉代廷尉扶嘉的母亲在汤溪的边上遇见龙而生了他。汉高祖还是汉王的时候遇到了嘉,嘉劝汉王定三秦。高祖看到嘉的思想出发点是为了辅佐汉室,于是就赐他姓扶。

  姓扶的名人

  扶 猛

  字宗略。北周上甲黄土人。在梁朝做官的时候是南洛北司二州刺史。魏时做了罗州刺史。跟随着贺若敦南讨信州,到了白帝城,为百姓着想,不采取强攻的方式,而是抚慰百姓。于是人民都高兴的归附了。使地方的人民生活不受到损失,而且安定治理。因为他的功劳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封为临江县公。

  扶 嘉

  汉代廷尉,其母于万县之汤溪水侧,感龙生嘉,预占吉凶,多奇中。高祖为汉王时召见,以占卜劝定三秦,赐姓扶氏,谓嘉志在扶诩。拜廷尉,食邑朐【月忍】(Rùn 音闰)。扶嘉原不姓扶,汉祖刘邦为嘉奖他扶翼汉室的功劳,因赐姓扶姓,为扶姓起源的一支。

  扶 卿

  汉代的学者。传孔子传《论语》。

  扶少明

  汉代的学者。著有《道德经谱》三卷。

  扶克俭

  字共之,光山人,明朝时期文士。万历年间进士,是朝廷的御史,所管辖的地区有辽东、山东等地。因为揭发他人而被害入狱过,后来复职,为民造福,政绩很好。谥号为忠毅。

  扶廷修少将

  扶廷修(1912-1966),又名扶少淮,河南省光山县人。1930年参加 工农红军,同年加入 *** 。

  土地*****时期,任河南光山县自立 师第四团连长,红25军第73师223团营部副官,河南游击支队司令部参谋,红25军军部电台管理科科长,红军总供给部总务处处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机构 外部 管理科科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时期,任八路军交通局交通科科长,新四军第6纵队司令部副官处处长,第4师22团参谋长,第4师司令部副官处处长,第4师12旅33团团长。

  解放**时期,任新四军第4师12旅36团团长,豫皖苏军区参谋处副处长兼管理科科长,军区军政处处长,第二野战军18军后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进藏部队后方司令部参谋长,** 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自立 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6年9月12日因积劳成疾不幸在成都逝世。终年仅54岁。

  扶姓起名

  扶姓男孩起名

  扶浩漫、扶意智、扶睿琀、扶飞捷、扶亚仑、扶荣树、扶乐圣、扶育兵、扶痴海、扶祖奇、

  扶令清、扶蕴和、扶瑞扬、扶昕饕、扶田歌、扶弘济、扶沐羟、扶先迪、扶烨伟、扶奕严、

  扶成缆、扶禺勤、扶筱樾、扶群书、扶一炯、扶晓心、扶珈成、扶方黔、扶永戈、扶余波、

  扶续征、扶皓轩、扶乐水、扶甫壮、扶飞掣、扶振祁、扶甜羽、扶铭昔、扶加弦、扶其炫、

  扶苑杰、扶文豹、扶浩气、扶廿九、扶寄文、扶小堂、扶世繁、扶燚达、扶建白、扶丫丫、

  扶人颅、扶兴运、扶永望、扶飞跃、扶正诚、扶俊萁、扶祺靖、扶兴法、扶高逸、扶祝愿、

  扶柯成、扶皓凯、扶栩潼、扶晶采、扶效宇、扶泳州、扶昊通、扶彭湃、扶佳智、扶俊妤、

  扶泓轩、扶的加、扶博夕、扶显玮、扶韪峄、扶泰达、扶威仑、扶巧智、扶勇捷、扶建义、

  扶沐塬、扶乐逸、扶修瀚、扶泓潇、扶继领、扶禧龙、扶咏鸽、扶朝汉、扶恩佑、扶元白、

  扶彦勤、扶舒童、扶丁鲚、扶瑞浩、扶申倮、扶昊空、扶朝帅、扶建邦、扶俊辛、扶骐恺、

  扶素涵、扶家朔、扶史晖、扶映阳、扶润烟、扶猫猫、扶泓研、扶鑫麟、扶语阳、扶嘉志、

  扶孝泽、扶桐亮、扶锯铭、扶小土、扶阳舒、扶朝戈、扶昕宏、扶也畅、扶泓伶、扶林昕、

  扶姓女孩起名

  扶幻菱、扶孤容、扶盈冬、扶灿琦、扶听芹、扶晓莎、扶语玉、扶映梦、扶香菡、扶玟伶、

  扶寻兰、扶向萱、扶柠萱、扶以秋、扶嘉和、扶馨桐、扶惜萍、扶宛竹、扶雪蕊、扶语萌、

  扶万银、扶靖珍、扶醉露、扶晓灵、扶巾钰、扶雁烟、扶冬易、扶尔蓉、扶玉韵、扶棘茵、

  扶葭琪、扶又萱、扶香冬、扶君慧、扶晓蓝、扶书蕾、扶向山、扶靖香、扶静珊、扶香天、

  扶雁蓉、扶水旋、扶觅丹、扶语叶、扶瑜佳、扶觅蓉、扶忆年、扶嘉茂、扶以香、扶幻巧、

  扶梦雁、扶盼兰、扶易珂、扶新烟、扶半山、扶熠楠、扶巧青、扶忆秋、扶菁媚、扶环凤、

  扶尔柳、扶靖巧、扶芯廷、扶静绿、扶碧白、扶夜夏、扶友绿、扶宛风、扶听枫、扶觅珍、

  扶访云、扶冬烟、扶又槐、扶佳肴、扶访薇、扶昕欣、扶夜玉、扶晓丝、扶思绪、扶沁馨、

  扶谷菱、扶书桃、扶纪彤、扶南卉、扶欣愿、扶笑真、扶铄月、扶夏慧、扶忠月、扶凝琴、

  扶恨云、扶觅易、扶千白、扶惜萱、扶琪静、扶傲琴、扶之霜、扶寻蓉、扶依易、扶绮丝、

  扶珍祥、扶海亦、扶嘉绚、扶映珍、扶欣溶、扶香萱、扶怀湘、扶翠霜、扶雨熹、扶灵天、

  扶嘉娴、扶盼丹、扶孤松、扶涵亮、扶芷蕊、扶慕桃、扶幼彤、扶妙风、扶夜卉、扶乙钰、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