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姓曾的名人

时间:2016-12-05 12:49:20     编辑:Ky02
20

  “曾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 ,曾姓起源有两种说法,得姓始祖是曲烈。那么您知道关于曾姓家谱、曾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曾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曾姓,姓曾的名人

曾姓,姓曾的名人

  

  曾姓

  曾姓为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苍山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曾姓人口2014年有770多万,排在第31位。湖南是曾姓首座大省。四川是曾姓第三大省份,大约有30万人,排在全省姓氏人口的50多名。

   历史曾出现许多曾姓名人,如春秋时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北宋文学家曾巩、晚清重臣曾国藩等。

  曾姓起源

  来源一:

  太子巫

  太子巫

  曾姓起源于姒姓。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 历史上首座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来源二:

  少数民族曾姓。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

  曾姓家谱

  福建南安·** 曾氏族谱 (清)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钞本一册 **

  福建宁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谱 (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钞本 一册 **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谱 (清)霞山氏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钞本 一册 **

  福建同安·顶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1821年)钞本 一册 **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谱 (清)曾玉音原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 一册 **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 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续修,曾庄、曾文鳌三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1739年)钞本 **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曾氏家谱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钞本一册 **

  武城曾氏重修宗谱口口卷 (清)曾纪湖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 十一册 ** (算命www.bmfsm.com)

  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曾玉音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 一册 **

  广泽尊王谱系纪略不分卷 曾天爵1968年油印本平装一册 万万斋

  曾氏先贤史略特辑不分卷 (美国纽约)曾纯利 1958年纽约曾三省堂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

  台北市曾氏宗亲会会讯不分卷 曾氏会讯编委会 1962年台北市曾氏宗亲会、曾纪华铅印本平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谱不分卷 (清朝)曾广祚 1967年** 学生书局景印本 精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

  宗圣志不分卷 (明朝)曾承业宗圣奉祀官府、1968年** 商务印书馆景印本 精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

  曾氏家乘五卷 曾克专1958年曾克专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省文献会(闽)、北文献会

  金湖春秋(曾氏等家谱)不分卷 曾人口(曾启修) 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开澎始祖诰公派下族谱不分卷 曾江海、曾其明、曾荣宗、曾根旺 198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家谱不分卷 曾一平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派曾氏家谱牒(正本)不分卷 陈家驹民国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世系,第六十五派才公直系考直系图不分卷 曾份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鲁国堂上曾氏历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之神位不分卷 彭素娟(抄) 1985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世系族谱(曾氏)不分卷 曾忠 195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姓曾的名人

  曾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辉(833—914),曾参三十九代孙,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18] 

  曾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元裕,唐朝后期军事人物,官至平卢节度使。

  曾延世(841—923),为曾参三十六世孙,曾隐之五子,为曾氏龙山衍派始祖。自幼受慈母谕训,天资颖悟,十四岁时中二甲进士,出***州刺史。

  曾文辿,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950—1007),字正臣,南丰人,北宋散文家,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北宋著名zhengzhi 家、军事家、jun1huo 家、思想家。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 古代首座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

  曾布(1036—1107),字子宣,江西北宋建昌军(今属江西省南丰)人。曾易占之子,北宋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作为王安石的助手推行新政,徽宗时任参知政事主张调和新旧两派,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

  曾安止(1048—1098) 字移忠,号屠龙翁。于熙宁六年登第,赐以“同学究出身”。熙宁九年再次应试,取得进士出身。初任丰城县主簿,后知彭泽县。后半生对泰和周边各地农业生产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去世前完成《禾谱》5卷。是继贾思勰《齐民要术》后又一部农业科学著作。

  曾几(1085—1166) 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慥(?—1155年)两宋之际道教学者、诗人。今福建晋江人,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曾从龙(1175—1236年)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字君赐,初名一龙,号云帽居士。北宋昭文馆大学士曾公亮四世从孙。赠少师谥号,封清源郡公,崇祀泉州府学乡贤祠。遗作有《曾少师诗文集》。

  曾姓起名

  曾姓男孩起名

  曾子阳、曾洪璐、曾文溪、曾书雅、曾思荣、曾阿大、曾海江、曾伟锋、

  曾思国、曾佳妮、曾博晗、曾晓慧、曾雨欣、曾笑仰、曾海帆、曾威帆、

  曾帅男、曾也瑷、曾若有、曾斯誉、曾王子、曾书越、曾  茗、曾兴与、

  曾作为、曾子丹、曾修平、曾  翠、曾鑫芸、曾桂菊、曾靓珲、曾传安、

  曾慧羽、曾虹伶、曾欢欢、曾蔚钧、曾智鹰、曾鹏立、曾祈娴、曾邓民、

  曾心蕊、曾澧璞、曾祥羽、曾宗翼、曾欣珂、曾洙宸、曾宣序、曾镇涛、

  曾  晟、曾  虹、曾  苒、曾玉凤、曾  钢、曾亦玮、曾宇键、曾雅琦、

  曾纭飞、曾  砾、曾丽飒、曾光博、曾宇翔、曾通威、曾方晨、曾忻奕、

  曾明睿、曾好锋、曾茗莺、曾跃华、曾光乐、曾新宇、曾榆靖、曾非非、

  曾晓冰、曾望喜、曾鸢苹、曾  腆、曾骏仪、曾橡宛、曾俊桐、曾本敏、

  曾泽业、曾秀荣、曾蕾茵、曾昕阳、曾云慧、曾景少、曾  艺、曾丝亭、

  曾  雯、曾国胜、曾旭渊、曾玉珏、曾  博、曾湘科、曾潇雨、曾天香、

  曾雨翔、曾建华、曾敬一、曾金峰、曾建龙、曾露茜、曾思玮、曾寒雁、

  曾东明、曾  享、曾祁轩、曾烁羽、曾登名、曾志农、曾立云、曾  小、

  曾博艺、曾滢嘉、曾彦宇、曾豫祁、曾圣宇、曾  柘、曾红学、曾穗生、

  曾纯雨、曾鸿森、曾春宇、曾  龙、曾  培、曾德江、曾浩海、曾宏淼、

  曾姓女孩起名

  曾占美、曾亚嫣、曾瑰洁、曾小琴、曾一萍、曾建萍、曾林娟、曾越颖、

  曾怡瑞、曾炜琳、曾哓梅、曾子秀、曾琳旦、曾爱花、曾洁瑶、曾方怡、

  曾静茹、曾茶花、曾茹果、曾玉娟、曾新美、曾舒芳、曾紫琼、曾珍霞、

  曾诗婧、曾禧梅、曾燕凌、曾思媛、曾周怡、曾秀莹、曾箴妍、曾妍慈、

  曾  娜、曾莉莎、曾幸怡、曾毅英、曾财芳、曾梨霞、曾志文、曾滢洁、

  曾琳珂、曾晨霞、曾桂英、曾秀燕、曾涵婧、曾轶瑶、曾姗秀、曾娜伊、

  曾馨琳、曾凤玲、曾婧雯、曾文娟、曾妍宏、曾明燕、曾育芳、曾  燕、

  曾滢颖、曾艳芳、曾静文、曾亚丽、曾雅芬、曾小冉、曾宇文、曾安瑛、

  曾怡薇、曾芳芬、曾秀莹、曾  妍、曾玮燕、曾滟玲、曾双艳、曾佩瑶、

  曾沛玲、曾立莹、曾方美、曾卿倩、曾靓燕、曾奕琳、曾杉娜、曾霞萱、

  曾悦霖、曾宛蓉、曾佳瑶、曾天颖、曾瑞莹、曾一文、曾蓉华、曾静芳、

  曾悦琳、曾丽萍、曾宪琳、曾洁芬、曾瑶瑶、曾倩文、曾东文、曾悦言、

  曾倪婷、曾智文、曾英琴、曾莹雪、曾利英、曾丹英、曾翠英、曾莹莹、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