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通过黄帝内经看你身体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樯。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樯作甘。”它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和作用,但是它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状态只有五种:
一是阴消阳长状态;
二是阳消阴长状态;
三是重阳极限状态;
四是重阴极限状态;
五是阴阳平衡状态。
在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阴阳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过程之中,一个在阳消阴长过程之中,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一年四季变化中的春分和秋分是生活中最直接的例子。古人为了更加简洁明晰的表达阴阳,便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于是就产生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
金、木、水、火、土为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同存在状态,它既是动态的又是相对静态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此一语道破天机也。五行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阴阳才是五行变化的原动力。
五行和阴阳本质有二:
一五行是阴阳的不同的组合状态;
二五行是阴阳交互运动的不同阶段,如果把太极图阴阳S曲线比作波浪运动,那么五行是阴阳波浪运动的不同波段。太极图恰好说明阴阳和五行的关系。
五行和阴阳的关系 水、 木 、火 、土 、金。
太阴极限状态、阴消阳长状态 、太阳极限状态、阴阳平衡状态、 阳消阴长状态。
五行通过黄帝内经看你身体
黃帝內經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五臟之官
|
將軍之官
謶]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
相傅之官
治節出焉
|
作強之官
伎巧出焉
|
五腑
|
膽
|
小腸
|
胃
|
大腸
|
膀胱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決斷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倉廩之官
五味出焉
|
傳道之官
變化出焉
|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
三焦
心包絡
|
三焦者,決瀆之官 ,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心包絡)
|
||||
臟象
|
肝 |
心 |
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
肺 |
腎 |
罷極之本
魄之居也 其華在爪 其充在筋 陽中之少陽 通於春氣 |
生之本
神之變也 其華在面 其充在血脈 陽中之太陽 通於夏氣 |
倉廩之本
營之居也 其華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陰之類 通於土氣 |
氣之本
魄之處也 其華在毛 其充在皮 陽中之太陰 通於秋氣 |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其華在髮 其充在骨 陰中之少陰 通於冬氣 |
|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 |
|||||
五臟生成 |
肝之合筋也 |
心之合脉也 |
脾之合肉也 |
肺之合皮也 |
腎之合骨也 |
五臟所主 五充(體) |
筋 |
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華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髮
|
五竅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臟化液
|
淚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臟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脈 脈舍神 |
意 脾藏營 營舍意 |
魄 肺藏氣 氣舍魂 |
志 腎藏精 精舍志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憂、悲
|
恐、驚
|
關節分布
|
兩腋 |
兩肘 |
兩髀(髖) |
兩肘 |
兩膕 |
臟熱分布 |
左頰紅 |
顏面全部紅 |
鼻紅 |
右頰紅 |
兩顴紅 |
舌分布
|
舌兩旁(肝膽)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氣血筋脈注入處 |
諸筋者皆屬於節 |
諸脉者皆屬於目 |
|
諸氣者皆屬於肺 |
諸髓者皆屬於腦 |
五精所并
|
精氣并於肝則憂
|
精氣并於心則喜
|
精氣并於脾則畏
|
精氣并於肺則悲
|
精氣并於腎則恐
|
精氣注入 |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
黑眼 |
絡 |
約束 |
白眼 |
瞳子 |
|
風輪 |
血輪 |
肉輪 |
氣輪 |
水輪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絡 |
眼瞼、眼皮 |
鞏膜、白睛 |
瞳孔 |
黃帝內經
五色 |
青 |
赤 |
黃 |
白 |
黑 |
五色之見死
|
色見青如草茲者死
|
色見赤如衃血者死
|
色見黃如枳實者死
|
色見白如枯骨者死
|
色見黑如炲者死
|
五色之見生
|
青如翠羽者生
|
赤如鷄冠者生
|
黃如蟹腹者生
|
白如豕膏者生
|
黑如烏羽者生
|
五藏所生之外榮
|
生於肝,如以縞裹紺
|
生於心,如以縞裹硃
|
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
|
生於肺,如以縞裹紅
|
生於腎,如以縞裹紫
|
色味當五臟 |
青當肝 酸 青當筋 |
赤當心 苦 赤當脉 |
黃當脾 甘 黃當肉 |
白當肺 辛 白當皮 |
黑當腎 鹹 黑當骨 |
生死面相 |
凡相五色,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黃帝內經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鹹 |
五味所入
|
酸入肝
|
苦入心
|
甘入脾
|
辛入肺
|
鹹入腎
|
五味所合 |
肝欲酸 |
心欲苦 |
脾欲甘 |
肺欲辛 |
腎欲鹹 |
五味所走 |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
鹹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
辛走氣
多食之,令人洞心 |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變嘔 |
五味所禁
|
酸走筋,筋病無多食酸
|
鹹走血,血病無多食鹹 |
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 |
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 |
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 |
五禁 |
肝病禁辛 |
心病禁鹹 |
脾病禁酸 |
肺病禁苦 |
腎病禁甘 |
五味所傷
|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 (味過於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 (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
多食酸則肉胝縐而唇揭 (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 |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
|
多食甘則骨痛而髮落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
五宜 |
肝色青,宜食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脾色黃,宜食鹹 |
肺色白,宜食苦 |
腎色黑,宜食辛 |
五病宜食 |
肝病者宜食 梗米飯、牛肉、棗、葵 |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
脾病者宜食 大豆、豬肉、栗、藿 |
肺病者宜食 麥、羊肉、杏、薤 |
腎病者宜食 黃黍、雞肉、桃、蔥 |
五臟所苦
|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
|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
五臟所欲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
|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
|
補
|
用辛補之
|
用鹹補之
|
用甘補之
|
用酸補之
|
用苦補之
|
瀉
|
酸瀉之 |
甘瀉之 |
苦瀉之 |
辛瀉之 |
鹹瀉之 |
黃帝內經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藏
舍 虛 實 |
肝藏血
血舍魂 肝氣虛則恐 實則怒
|
心藏脈
脈舍神 心氣虛則悲 實則笑不休
|
脾藏營
營舍意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 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
肺藏氣
氣舍魂 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 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
腎藏精
精舍志 腎氣虛則厥 實則脹 |
五氣所病
|
在肝為語 在膽為怒 |
在心為噫 在小腸為泄 |
在脾為吞 在胃為逆、為噦 、為恐 |
在肺為咳 在大腸為泄 |
在腎為欠為嚏 在下焦為水 膀胱不利為隆,不約為遺溺 |
五精所并
|
精氣并於肝則憂
|
精氣并於心則喜
|
精氣并於脾則畏
|
精氣并於肺則悲
|
精氣并於腎則恐
|
五臟所惡
|
肝惡風
|
心惡熱
|
脾惡濕
|
肺惡寒
|
腎惡燥
|
病發
|
驚駭
|
病在五臟
|
病在舌本
|
病在背
|
病在溪
|
傷 |
怒傷肝 |
喜傷心 |
思傷脾 |
憂傷肺 |
恐傷腎 |
五病所發
|
陽病發於冬 |
陽病發於血 |
陰病發於肉 |
陰病發於夏 |
陰病發於骨 |
五勞所傷
|
久行傷筋
|
久視傷血
|
久坐傷肉
|
久臥傷氣
|
久立傷骨
|
五臟之脉 |
弦 |
鉤 |
代(緩) |
毛 |
營、石 |
五邪所見 (重症) |
春得秋脉 (肝旺於春,其脉應弦。春不見弦脉,而建毛脉,為肺剋肝之象。) |
夏得冬脉 (心旺於夏,其脉應鈎。夏不見鈎脉,而見石脉,為腎剋心之象。) |
長夏得春脉 (脾旺於長夏,其脉應緩。長夏不見緩脉,而見弦脉,為肝剋脾之象。) |
秋得夏脉 (肺旺於秋,其脉應毛。秋不見毛脉,而見鈎脉,為心剋肺之象。) |
冬得長夏脉 (腎旺於冬,其脉應石。冬不見石脉,而見緩脉,為脾剋腎之象。) |
五邪所亂 |
邪入於陽則狂,邪入於陰則痹,搏陽則為巔疾,搏陰則為瘖,陽入之陰則靜,陰出之陽則怒,是謂五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