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怎样养生
四月在春天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就有人燥火连连,有人湿气绵绵。四月是春季最后的阶段,从二十四节气来说,包含有清明和谷雨两个节气。四月天气转暖,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在这个月份人们的养生重点是什么呢?应当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要注意病从口入。
四月吃什么好
以补肾、调节阴阳虚实为主。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鹌鹑、鹅肉、蚌肉、螺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马蹄、梨、桃、樱桃、芒果、山竹等。
少吃辛辣、油腻、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鱼、海虾等。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推荐食谱
山楂枸杞焖兔肉
用料:山楂、山药各30克,枸杞子15克,兔肉500克,红枣4个。
制法:红枣去核,兔肉切块,用开水脱去血水。诸料共入砂锅,加清水煮沸后改小火煲2~3小时,调味。
功用:枸杞子滋补肝肾明目,山药健脾益肾,山楂活血化瘀,红枣健脾益血,兔肉补益中气。此款食疗方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低脂肪、低胆固醇,有滋补肝肾、补气养血、活血化瘀作用。
四月养生
男士:
养生重在养肝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清明养生重在养肝。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女士:
换衣不宜过早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老人:
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老年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孕妇:
悲伤莫要过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此时此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准妈妈们更应控制情绪。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清明前后准妈妈们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特殊人群:
防高血压复发
清明节前后,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寝食不安,极易造成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还应避免负重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致血压升高等。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算命www.bmfsm.com)
四月养生攻略:养肝祛湿防上火
挑着绿色和黄色吃
中医讲肝主升发,正好符合了春天生发的规律,可要是肝升发太过,就会因为肝火太旺而变身“暴发户”,脾气暴长爆发。如何泄肝火?节气瑜伽创始人迷罗介绍,只要认准绿,黄两个颜色。
春天对应五行为木,木为绿色,内脏属肝,所以春天养肝应多食绿色蔬菜,而且春天的蔬菜生机最旺,水分最充足,无形中水能生木,因此多吃绿色蔬菜可护肝排毒去火。而肝木太旺时又会伤脾,故初春时人的脾胃功能都很弱,脾在五行属土,对应黄色,因此在多吃绿色蔬菜的同时也要多吃黄色食物,如,小米、南瓜等。
穿宽松衣,别扎头发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中医又认为“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意思是说肝像树一样喜欢不受约束地生长,把它箍得太紧,它可是会发脾气的。春天需要身体保持通透。特别是春分以后,要注意清爽,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穿得太紧,或捂得太厚,阳热之气不能外发,就会淤在体内变成火气。
中医讲,头部为诸阳之会,是阳气聚集的地方,也是活力最旺的部位,我们要尽量保持松散的头发,不去约束阳气的升发,所以习惯了扎马尾的女士们在春天不妨尝试一下披下来的发型吧。
睡前别忘梳理肝经
肝是体内的大将军。如果肝经出现了异常,人的气就会上逆,血也会上涌,最终导致面红目赤,心烦易怒。所以养肝经就要及时梳理它的性情。
睡前可以通过推侧肋部与大腿内侧裤线位置这两个部位帮肝经做个锻炼。如用双手护住肋部,手掌稍用力向下推到侧腰部,15~30遍,然后坐在床上,先后把左右腿弯曲,膝盖向外侧打开,平放在床面上,双手交叠掌根压住大腿根部,沿着内裤线稍用力推到膝关节的位置,15~30遍即可。
灸三穴位除春湿
阳春三月,春雨连绵,空气中漂荡着挥之不去的缠绵湿意,人体此时也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湿症”。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包烨华建议,在腹、腿、脚处取穴用传统的艾灸疗法施灸对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显著,不妨一试。
腹:灸命门穴调气血
女性手脚冰凉,老年人关节怕冷,男性尿频尿急等都属于中医里所说的“命门火衰”之相,用艾条灸此穴位便可缓解类似的阳虚症状。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可以在命门穴上下移动艾灸条,循序渐进地施灸,热度以自己适应为度,每次施灸时间在10~15分钟即可。
腿:灸丰隆穴祛痰湿
丰隆穴是古今医学家所公认的治痰要穴,在此穴位施灸可消除脾胃里面的水湿浊气,使气血畅行,痰湿自化,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该穴位在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取穴位后可用雀啄灸15分钟即可。
脚:灸解溪穴除水肿
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 凹陷处,属于足阳明胃经穴,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用艾灸在此穴施灸对解除下肢的水肿,及因由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均有良好的效果。取该穴时患者应正坐平放足底或仰卧伸直下肢,每日一次,每次灸15分钟,至症状消失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