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怎样养生优秀
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时间是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 传统节日中的其中一个。那么你知道在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是有哪些吗?在重阳节人们是有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等等传统活动的,在重阳节养生该怎样做才最好的吗?首先要登高远眺,健身畅志。
重阳节如何养生
在这样的气候变化以及人体生理变化中,登高充分地发挥其不可多得的作用。
通过登高,首先能够让人主动适应气候的变化,增强人的适应性,因为秋季高山的空气温度会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加之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频繁的变化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积极的应对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帮助人体的气血运行,同时,山林中的负氧离子含量多,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利。
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作用包括了: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从而减少和防止肺部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还有,秋日登高可以调节人的心情,减少抑郁。在登高的过程中,由于有阳光的抚慰,有自然的熏陶,自然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杜主任建议,老人们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要充分地享受阳光,享受自然。
饮食调理 饮菊花酒能养生防病
杜发斌主任指出,重阳节饮菊花酒是一种养生、防病的好方法,因为菊花酒可以增加血液循环,防止疾病的发生。秋季多燥,易于伤肺,所以这个季节可以食用一些秋梨膏。秋梨膏具有生津、降火、养阴、润肺等功效。
注意事项
有条件登高采茱萸者,还可用鲜萸肉加以糖、蜜、酒浸汁,做成健身饮料。
重阳节的6大养生习俗
1、登高远眺:健身畅志
九九重阳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当属登高了。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凡是相对高的地方,都可以登。重阳登高,即是秋游,有陶冶情感的成分在其中。其实,古人早已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重阳登高实际是鼓励人们走出户外,运动肢体,活动筋骨。
一般说来,秋天温差小,山间景色也很宜人、空气新鲜,能促进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对一些慢性病人的健康很有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登高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等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2、放风筝:锻炼大脑
在北京、河北、山东,还有广东等一些地方,重阳节还会放风筝,放远了以后把线剪断,喻示“邪气”被放走了。放风筝要挺胸抬头,还要左顾右盼,有跑有停,有进有退,要求四肢和躯干都要活动起来,腰腿也都会变得灵活起来。再加上放风筝要考虑风向,随时收线放线,对于大脑和眼睛都是很好的锻炼,可以让老年人思维敏捷,防止患上老年痴呆。
对于那些久坐办公室面对电脑的上班一族,则或多或少受到肩颈不适的干扰。放风筝通过抬头看天,呼吸新鲜空气,压迫的颈椎会感到很舒服。长此以往,颈椎会渐渐有所好转。同时,放风筝要时不时抬手扯线,对肩部不适也有很大的缓解。
3、佩戴茱萸:治寒驱毒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所佩戴的茱萸(即吴茱萸),其子实又名“越椒”、“艾子”,为常用中药。《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其实茱萸服用还可防病治病,“井上宜种茱萸,叶落水中,饮此水者,无瘟病。”其子实还能泡酒。
4、饮菊花酒:活血降脂
我国古人在重阳节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可祛灾祈福,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都盛行在九月九饮菊花酒。重阳饮菊花酒能强身延年,古记载 “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所以菊花酒历来颇受人们的钟爱。
菊花除了观赏价值,本身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及一定的降压功效。梁贵廷建议,对于有高血压、急躁易怒的人,在赏菊之外,还可以适当地饮菊。但他也提醒,平常脾胃虚汗的人要慎用。
5、吃羊肉面:御寒保暖
我国北方很多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在重阳节吃羊肉面的习惯。因为“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现在,北京等地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还叫“白寿”。
秋风瑟瑟,吃点羊肉不仅御寒还有营养。羊肉肉质细嫩,容易消化,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含磷脂较多。羊肉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常食羊肉,具有益气补虚、补肾壮阳、增强免疫力功效。
6、吃重阳糕:健脾益胃
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过去,在重阳这一天,人们有蒸制重阳糕孝敬老人的习俗,这些糕中常加入有大枣、栗子、山楂等果干等为原料,既颜色好看,香甜可口,食之易消化,同时又能健脾益气。(算命www.bmfsm.com)
重阳节怎么养生
饮食淡补,滋阴润燥
此时节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最好食用低钠盐,同时还要限制脂肪类食品的摄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和蔬菜。
饮食上注意预防秋燥。一是适当多吃能够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橄榄、百合、银耳、萝卜、鳖肉、乌骨鸡、鸭蛋、豆浆、乳品等,二是宜进食带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苹果、芒果、杨桃、柚子、猕猴桃、柠檬、山楂等。应少吃辛辣的食物。秋天尤其提倡食粥,最好是将上述润燥之品与粳米或糯米同煮,既可补充营养,又能除燥。
晚秋,气温逐渐下降,在加强营养增加食物热量的同时,要注意少食性味寒凉的食品,并忌生冷。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牛肉等食用。
老年人由于五脏衰弱,肠胃薄弱,如果饮食生冷无节,饥饱无常,势必伤胃犯病。饮食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要注意忌嘴,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凉性食物。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
早睡早起,热水泡脚
秋季温差变化较大,风寒邪气极易伤人,尤其是老年人抵抗力和适应能力降低,尤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发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应注意防寒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深秋的气候已有了几分寒气,清晨地气清爽,养生宜早睡早起,这样可使心境安逸安静,神气收敛,避免肺气受燥邪的损害,保持肺的清爽功能。而且,在清晨清凉的空气中适当做一些运动,可以提高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当然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着凉。
寒露后,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发作或加重。所以这个节气中,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此时足部的保健尤为关键,寒露节气一过,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热水洗脚,胜吃补药。”暖足的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热水泡脚。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足三阳经的起止点,与全身所有脏腑经络均有密切关系,用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调整脏腑功能、驱散寒气,温暖全身;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及时消除疲劳的作用。早上运动后用热水洗足可以健脑强身;夜晚就寝以前用热水泡足可改善睡眠,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用热水泡脚足还有利于治疗脚癣。热水泡脚一直是中医里推崇的养生之道。
登高赏菊,防悲秋
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但日照逐渐减少、气温降低。深秋之时,草叶枯落,花木凋谢,常使一些老年人有凄凉、垂暮之感,导致情绪忧郁、烦躁等,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