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风俗习惯

时间:2016-09-19 17:38:02     编辑:noble
20

  在我国的民族中的傣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呢?傣族的人民在传统上的节日上又有哪些呢?如果你也想了解关于傣族人都有哪些风俗习惯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这是傣族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舞蹈,流传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富饶美丽的傣 乡,素有“孔雀之乡”的美称,过去每当晨曦微明或夕阳斜照时,常见姿态旖旎[yǐnǐ]的孔雀翩翩起舞,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丽、善 良的象征。每逢佳节,傣族人民都要云集一堂,观看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根据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佛经故事等编成的孔雀舞及表现孔雀习性的舞蹈。如根据神话 故事《魔鬼与孔雀》而编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舞蹈表现了魔鬼欲霸占孔雀为妻,人面鸟身的孔雀,奋力抖动自己美丽的羽毛,那绚丽、灿烂的光芒使魔 鬼兄弟双目失明,孔雀取得了胜利。

  关于孔雀舞的由来在傣族人民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的一个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领袖召麻粟 带领四千人去寻找幸福,到了“来少勐”后,听到了水果掉进水中的声音和鱼吃水的声音,看到孔雀随着这动听的声音跳起优美的舞蹈,他们回来后,就模仿这些声 音和孔雀的动作。以鼓、镲来伴奏,跳起孔雀舞。在一些古老的缅寺壁画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鸟身的孔雀形象,这与头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着 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明代《南召野史》中也有关于孔雀舞的记载:“婚取长幼跳蹈,吹芦笙为孔雀舞……”,可见孔雀舞的历史源远流长。

  孔雀舞一般由一、二人或三人表演。每当舞者跳到高兴时,众人就喝彩“吾——吾”,“水——水”,气氛十分热烈。孔雀舞有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为模仿孔雀飞出窝巢、灵敏视探、安然漫步、寻水、饮水、戏水、洗澡、抖翅、晒翅、展翅与万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飞翔等。

  孔雀舞的动作异常丰富,最常见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里扣,食指屈回,其余三指如扇形翘起)、“眼式”(食指与拇指稍靠拢,其余三指如扇形翘 起)等。步伐有踮步、“起伏步”(动力腿由脚跟带动向臀部踢起后全脚掌落地,主力腿随之屈、伸)等。傣族孔雀舞动作有着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每个动作之前有 起式,完了后有收式;有固定的步法、位置图及固定的动作组合;每个动作组合又有固定的鼓点伴奏。架子孔雀舞的舞蹈语汇尤为丰富,有“飞跑下山”、“林中窥 看”、“漫步森林”、“抖翅”、“点水”等惟妙惟肖模拟孔雀神态的动作。傣族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 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嘎光”中。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民族文 化认同感的舞蹈。【傣族的风俗习惯作文】文章傣族的风俗习惯作文出自

  傣族的建筑受气候、海拔、地形、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经济、宗教、zhengzhi 、科技、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以元江、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

  在滨水而居的河谷坝区,因受炎热、潮湿、多雨、竹木繁茂等生态环境的影响,傣族的居民建筑以“干栏”(俗称竹楼)为主。上下两层,以木、竹做桩、楼板、墙房顶覆以茅草、瓦块,上层栖人,下养家畜、堆放农作物。整座建筑空间间架高大,且以竹或木做墙壁和楼板,利于保持居室干燥凉爽。

  如今,随着 生态保护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以混凝土砖瓦结构代替竹木结构,但还保留“干栏”的形式或人字形屋帽的外形,因而仍习惯称呼它为“竹楼”。竹楼 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小鱼塘,既可蔽阳遮荫,又是一道不设防的天然绿色“围墙”,外围随意搭上的竹篱,不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闯入的 作用。佛寺建筑是信仰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建筑的一大特色,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组成,中心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经楼、一 座佛塔。主殿外观一般是单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顶,或悬山式顶、多角或亚字形重檐歇山式顶。坡面进行一至二次跌落后有两层或上中下三层的单面坡或三面坡、五面 坡,坡面的多少和佛寺的级别有关。屋面按纵向分为两段式或三段式或五段式,以中间最高,使庞大威严的屋面呈现出优美起伏的曲线。

  泼水节是傣族的一个风俗习惯。

  传说有一个火魔,它的身体和头发都很烫,火魔的洞口离一个居住着傣族人民的村子很近。一天,火魔把所有人叫到它洞口旁,从里面挑出六位漂亮的女子做它的妻 子。第二天,它又发现了一位聪明漂亮的女子,就让这位女子做它的妻子。因为火魔今天不是把这个人烧死,就是把那个人烤死,所以那位最小的妻子问它:大王你 是不是什么都不怕?”火魔说:“我怕有人从我头上拨下一根头发”。于是,她等火魔睡觉时,召集六位姐妹一齐把火魔头上的头发拨下来,拨下来时,火魔疼得嗷 嗷直叫,并变成了一个大火球,滚出洞门。最小的那位妻子为了不让它滚,就把火球托起来,可那火球不燃火了,却往下掉稀泥,这时,人们闻讯赶来,用河边的水 撒向她身上,这水代表着喜庆、除魔。

  推荐阅读:傣族的节日

  傣族的风俗习惯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绍一只美丽的“花”——傣族。

  在傣族的众多的风俗习惯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吃糯米。以竹筒饭为代表。傣族把一节竹子一端挖通后装米。这些米要洗干净泡水后才能装。再用竹叶把竹筒口塞紧,要使米掉不出 来,但同时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米更柔软。装好以后,放温火上烧烤,待竹筒表面烧焦后饭也就熟了。剖开后是香喷喷的竹筒饭。用酸菜、酸笋配上这带有竹子香 味的米饭,百吃不厌,令人满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饭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儿食品、水产和昆虫菜也是别有风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爱,像什么酸笋、酸菜、酸蚂蚁……这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而水产,如鱼类、青苔、蛙类也是傣族人无法割舍的食品。

  最特别的是昆虫菜。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话:“只要是静的都是菜,只要是动的都是肉。”无论是较小的田鳖、蜘蛛、蚂蚁蛋,还是较大的竹虫、蝉、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变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傣族的食品还有苦瓜、苦笋,甜米酒,槟榔、酸肉、狗肉……而且个个美味无比。

  傣族过年的风俗习惯

  傣族人民的新年,按照傣历大约是农历清明节以后的第七天。节日期间,傣族同胞举行热闹非凡的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活动。泼水活动是傣族人民过年的最高-潮,也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因而通常称做历年节为“泼水节“。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傣族有本身的语言书契。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读音书契,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辉煌光耀的文化,此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述事情长诗最为有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玄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一路,成为神州最为著名的四大平易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域流传着很多叙述事情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傣剧有100多年汗青。傣族多数崇奉小乘释教。

  傣族地域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着名中外,处所和乡镇企业成长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瓷陶、动物熟皮、造纸等厂矿企业。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打样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平易近除旧布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阳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纵情快乐等。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步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者跨过火塘,不能步入主人阁房,不能坐门坎;不能移动火塘上的相机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禁绝用衣服当寝具或者坐寝具;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僧人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同样平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蚀两餐的习气,以白米和江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稻,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江米。凡是是现舂现吃,平易近间认为:粳稻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掉其原有的光彩和香味,故而不食或者很少食用隔夜米,习习用手捏饭吃。出行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大蕉叶或者众饭合盛一团江大米或者小米做成的饭,随带盐巴、辣椒、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便可进餐。所有佐餐菜品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白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插手番木瓜浊,使味变酸,之后晒干蕴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者放在汤内。这种酸白菜有处所的傣族险些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以是常食酸味菜品,是因常吃不容易克化的江米食物,而酸味食吕有助于克化。同样平常以肉类为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者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淡水螺蛳、青苔等海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独有的风韵菜品。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三春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青绿颜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松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之后加盐搅拌,用江米团或者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者烤成香白茅鱼,这个之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香菜等作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蟛蜞时,一般都将蟛蜞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蟛蜞酱为“蟛蜞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无上、食用至多的同样平常菜蔬。除苦瓜外,西双版纳另有一种苦笋,是以傣族风韵中另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