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死因

时间:2016-11-15 15:11:31     编辑:ky05
20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你们知道吗?相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死因很离奇,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走近历史,去了解一下这位英雄到底是怎么死的。

揭秘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死因

揭秘抗金名将韩世忠的死因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

  韩世忠是南宋抗金名将,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岳飞、张俊、刘光世),于公元1089年生于陕西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习武,天生神力,勇猛过人,性情憨直善良,喜欢行侠仗义。

  逐渐长成一个少年的韩世忠身材高大魁梧,武艺高强又有着一把子好力气,于是便有人说他有着这般本事,不如参军报国,斩杀敌人。韩世忠认为好像确实应该如此,于是在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就参军入伍,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韩世忠年纪虽小,但是本事极大,他刚刚参军就遇上了宋金两军对战。在此次战斗中,韩世忠作战勇敢,杀敌无数,年纪轻轻就被升为小队长。虽然年仅比同队人都小,但是因为韩世忠作战勇敢,处事公道正派,说话正直在理,所以大家都听他的。后来韩世忠在西夏的监军驸马杀来的时候,冲入敌阵直奔元帅帐,于敌军中斩杀驸马头颅,宋军将领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夺得的将才,经略使上报朝廷,请求破格提拔韩世忠。不过因为韩世忠到底年幼,因此功绩受到质疑,最后只提升了一级。

  公元1121年,宋军与金军战于燕山南,在宋军几对兵士都战败的情况下,韩世忠率五十余骑将金军千人队伍打败,留下百人头颅而逃。靖康之变,。将官苗傅、刘正彦对朝廷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了王渊和宦官康履,逼高宗让位给三岁的儿子,韩世忠深明大义,与、张浚等大将平息叛乱,解救高宗。此后又率兵压制 叛乱,将此次叛乱的主要将领一一擒拿斩杀,事后论功韩世忠功绩最大,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深受高宗信任。

  韩世忠此后节节高升,创建韩家军,带领这支队伍 抗击西夏和金朝,为 立下汗马功劳。岳飞被冤入狱的时候,曾为岳飞鸣不平,但是却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岳飞死后,韩世忠认为此时 大势已不容他,便毅然辞去枢密使的官职,终日借酒消愁。晚年在佛学和道学中寻求心灵的解脱,自号清凉居士后忧愤而死,卒于1151年。死后被追赠为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宋孝宗时,又追封蕲王,谥号忠武,配飨宋高宗庙廷。

  

  名将韩世忠是怎么死的 韩世忠墓在何处

  韩世忠见岳飞父子被处死,大好的抗金形势白白丧失,自己又无能为力,便毅然辞去枢密使的官职,终日借酒消愁。晚年喜释、老,自号清凉居士。最终还是忧愤而死,卒于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同年十月葬在今苏州市灵岩山麓。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功绩有哪些

  韩世忠(1089-1151年)。字良臣,绥德(今陕西东北)人,公元1089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韩世忠与岳飞都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两人都出身贫苦,少年从戎,斩将搴旗,屡挫强敌,靠赫赫战功擢升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大将。在当时的众多将领中,岳飞勋业彪炳,但功绩能够与岳飞相媲美的,也只有韩世忠一人。 

  韩世忠入伍不久便随军征讨西夏。西夏人凭借牢固的城防工事死守银州(今陕西米脂西)。韩世忠奋勇当先攀上城楼,杀死敌将,掷其首级于城下,接着又率一批敢死战士,同一支掩杀过来的西夏人马死战。他跃马挥矛斩杀其监军附马。战后他被提升为武副尉。   (算命www.bmfsm.com)

  1121年,在抗击金军并收复燕山府的战斗中,韩世忠率500骑兵在滹沱河风驰电掣追杀金军2000余骑。宋钦宗即位后,随内侍官梁方平屯驻睿州(今河北睿县),宋军防备不力,军士不善骑,甚至在马下扶鞍而行,金军迫近时,数万人仓卒奔溃,韩世忠拚死突围,得钦宗召见,授选锋统制。此后,他又以不足千人兵马平定淄州、青州叛军数万之众。

  1125年,金军首次南侵,攻下真定(河北正定),韩世忠率兵往赵州(今河北赵县)迎敌,金军围城,赵州城粮尽援绝,多数人主张突围,韩世忠却趁雪夜率300勇士直捣敌营,使金军惊慌失措,甚至自相残杀,天明时主将被杀,余众一哄而散。

  两年后,金军二次南侵,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宗北归。高宗在南京应天(今河南商丘)即位。韩世忠奏请迁都长安,派军收复河北、河南失地,而一心只想保住皇位的高宗却迁都去了扬州。1128年,东京(即汴京)留守宗泽忧愤成疾而亡,金军因后方无人牵制,再次大举南侵,袭取扬州,高宗仓惶渡江,经常州、无锡、平江(今江苏吴县)南走杭州。韩世忠随同转战江南,曾被金军主力击破于淮阳,出走盐城方得脱身。叛将苗傅、刘正彦逼高宗退位,韩世忠从海路赶到常熟与张俊等相约,又往秀州(今浙江嘉兴)修理战具,斩叛将使者,进军临平(今浙江余杭东北),舍身力战,击退叛军两千,又沿浙江扬州、信州进兵擒获叛将,斩杀其主。被封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

  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刘正彦反叛,逼高宗退位,政局动荡,人心汹汹,韩世忠平叛乱,使社稷转危为安;次年的黄天荡(江苏南京附近)之战,韩世忠统率水师8000人大败金兀术十万之众,金兀术望风而逃,几乎被擒;逃至牛头山又遭岳飞伏击,岳飞乘胜收复了建康。宋军士气高涨,正是:“十万敌兵来假道,八千骁骑截中流”。

  1134年秋,金与伪齐联兵70多万进犯淮南,南宋派使臣出使金朝求和,韩世忠率军从镇江赶往江北大仪(今扬州西北)迎敌,命令士兵伐木筑栅,自断退路,激励士气。指挥士兵布设五个营阵、20余处埋伏,约定闻鼓声出击。金国骑兵奔袭扬州,行至距大仪5里的长江口,鼓声砰然大作,伏兵杀声四起,韩世忠的韩家军各持长斧,上劈人胸,下砍马腿,金军纷纷落马陷入泥塘,韩世忠亲率精骑从四面八方袭来,金军别将挞勃也等200余人被活捉,与此同时,在高邮、亚口等地的部将也频传捷报。韩世忠又追杀金军抵淮河岸,金军溃散,夺路而逃,争挤落水淹死无数。从此,韩世忠得“武功首座”称号。

  1136年,高宗授韩世忠武宁和安化军节度使、京东和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司府设楚州(今江苏淮安),韩世忠常身披草衣与军士一起劳动,编练队伍 3万,扼守淮河,又联络山东义军,力图恢复两河地区。次年,韩世忠请求全军北伐,恢复中原,但秦桧却令其退驻镇江。韩世忠上奏10余次,反对议和,要求护卫江淮,愿率先迎敌,以死报国。朝廷不准其行。

  1139年,秦桧代高宗跪拜金使,称臣议和。次年,金朝内乱,毁约南侵,韩世忠领兵围攻淮阳。大败金援军于沟口镇,被封英国公。转年,又奉命救援壕州(今安徽钟离),在闻贤驿指挥骑兵暗夜攻金军,赶到濠州城已被攻破,遂与金军于淮河边大战,后因归路被金军放树堵塞,回师。金军渡河北去,不敢再犯。

  同年,秦桧收回了韩世忠、岳飞的兵权,拆散韩家军,但韩世忠与岳飞仍坚决反对议和。秦桧又使人诬陷韩世忠图谋重掌兵权,岳飞将此事秉公急报韩世忠。韩世忠也是满朝文武中唯一敢对岳飞冤狱面责秦桧的人,岳飞蒙冤,满朝文武慑于秦桧淫威,一个个钳口结舌,噤若寒蝉,只有韩世忠挺身而出,质问秦桧:有何证据证明岳飞谋反?秦桧以“莫须有”答之,韩世忠愤愤不平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韩世忠更遭秦桧忌恨,再唆使亲信弹劾,韩世忠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他既被解除了兵权,又不愿与奸臣同流合污,韩世忠愤然辞官。“国仇未报壮志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韩世忠在晚年之际,仍念念不忘北伐中原、收复失地,1151年,也就是在岳飞被害后9年,韩世忠在优愤中病逝,葬于江苏吴县灵岩山西南麓。 

  韩世忠性格耿直,轻财重义,战功赫赫、嫉恶如仇,全身刀痕箭疤累累,双手仅余4指,还不能活动。韩世忠治军严整,韩家军与岳家军齐名。韩、岳两人功业相埒,为何名声却如此悬殊?九百余年来,岳飞之名籍籍人口,震古铄今,而韩世忠之名却湮没不彰,岳飞是家以户晓的民族英雄,韩世忠却未能享有这种荣耀,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岳飞有今日的荣誉,可谓实归名至。而今人是否也应该给韩世忠以一席之地,比如说写本《韩世忠传》。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