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之谜 王昭君和亲的真相是什么?

时间:2024-11-03 08:08:32     编辑:noble
20

  王昭君是 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也是我 喻户晓的故事。也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人物之一,而关于王昭君出塞和亲你了解有多少呢?王昭君出塞有着什么样的作用,其中的真相你了解是什么吗?想了解其中缘由那就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王昭君出塞之谜 王昭君和亲的真相是什么?

  王昭君出塞之谜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出塞也是我 喻户晓的故事。但是,王昭君为什么会代替汉朝的公主远赴塞外和亲,却成了众多史学家们争议的焦点。

  汉元帝竟宁元年三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拜见。在见了汉元帝之后,他请求汉元帝让公主下嫁自己进行和亲。汉元帝原本就担心边疆会发生战乱,希望通过和亲的办法牵制住匈奴,这样一来便不用劳民伤财、征战沙场了。如今听到呼韩那的请求。他立刻就答应了。

  这个时侯,汉元帝宠爱的冯昭仪对他说:“陛下后宫的女子有上千人之多,很多都役有见过陛下一面。陛下平时想要召幸这些女子,都是根据画像来选择的,看见画像中哪个女子美丽,就挑选哪个女子来服侍。既然这样,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容貌平常的女子来代替公主出嫁呢?

  原来汉元帝在登基以后.嫌弃宫中很多女子年老色衰.就下令挑选天下美女入宫,并且让宫中的画师给这些女子一一画像,以便自己每晚能够根据画像来挑选美貌的文子服侍自己。随后,汉元帝便命人把后宫美人图都取到了面前,但是由于画中的女子太多,汉元帝也没有时间逐一细看,便随便选了一个画中容貌较为平庸名叫王墙的女子封为公主,并下令宫中为她置办嫁妆。

  第二天,汉元帝特意在朝堂上设宴款待呼韩邪。酒宴到了一半的时候,汉元帝便下令召见公主,以便公主和呼韩那一同前往驿馆举行婚面前向汉元帝和单于见礼。汉元帝一见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这个女子的容貌倾国倾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代佳人。

  汉元帝不禁纳闷,这位佳人如此漂亮,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呢?现如今要把这么一位绝世佳人嫁入匈奴,心里真是舍不得,所以就想把她留下来,另换一个人赐给呼韩邪。随即转身一看呼韩邪,只见他把全副的目光都聚集在王嫱身上,不肯移动。见如此汉元帝担心会失信于匈奴,无奈之下,只好将她嫁给呼韩邪。

  汉元帝回到后宫,派人将这位佳人传来,汉元帝问道:“你原名叫什么个什么时候入宫的”只听这位佳人回道.“小女名叫王嫱,小字昭君。入宫己经有三年了。”王昭君走后,汉元帝心中仍有诸多不舍,于是命令把后宫美人图取来细看。只见那画像只是形似本人的两三分。还是草草地描绘而成。紧接着再看其他己经被召幸过的女子画像,一个个精描细画。比本人要美上许多。如此一来。汉元帝才明白是宫中画师作弊。

  随即。汉元帝命人把画王嫱画像的画师捉拿审讯。经过排查,此人就是毛延寿。毛延寿天生贪婪,曾多次向宫女们素要贿赂,宫女们又都希望能够被皇上召幸,所以很多人都会倾尽所有去贿赂毛延寿,毛延寿也会就此将原本长相平庸的女子画得容貌秀美,风姿绰约。而那些没有钱去贿赂他的宫女,他就会故意把她们画得丑陋不堪。王昭君原本就家境贫寒,无力行贿,再加上天性孤傲,不肯贿赂毛延寿,因此毛延寿就故意将王昭君画得平庸无奇。几年过去了,她仍然只是一个等特皇帝召见的宫女。如今,事情己经查明,毛延寿欺君,当即被斩首示众,可怜王昭君只能带着她的琵琶,随着呼韩邪远赴匈奴塞外。

  朝廷所派出的和亲护送队伍,在经过长安街头的时候,人们都争相一睹王昭君的风采。人们看着如此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将要离开京城远赴匈奴.无不为之叹息。在远赴塞外的路上.王昭君伤心不己,可是又无人诉说.只得在马上抱着琵琶.弹了一首《出塞曲》.借此来抒发心中的幽怨。琵琶声中蕴含了浓重的乡愁和对未来的茫然无措,令人肝肠寸断。传说中,当时就连天上飞过的大雁,看见她的美貌和听见她凄凉的琴声都纷纷地掉落在地上。这便是“沉鱼落雁”中“落雁”的典故出处。

  自从王昭君远嫁塞外以后,汉元帝就依照她的意思,把她的父母兄弟一同接到了长安城,赏赐了宅院和田地,进行了妥善的安置。而呼韩邪自从得到王昭君这位绝代佳人以后,也是满心欢喜。整日饮酒作乐,还派使者送来了大量珍贵的礼物以报答汉元帝的赐妻之思。

  王昭君到达匈奴以后.呼韩邪对她很好.封她为宁胡阏氏。之后.王昭君生下一子,名叫伊屠牙斯。后来呼韩邪病死,长子雕陶莫皋继位,号为若鞮单于。若鞮单于见王昭君依然容貌美艳。便把她娶为妾室。

  王昭君到了匈奴也有不少时日,知道根据当地的习俗,父亲死后继子是可以迎娶继母的。若鞮随即册封王昭君为阔氏,一切待遇,和老单于在世时一样。后来,王昭君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大女儿为须卜居次,小女儿为当于居次。又过了十余年,王昭君因病去世。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据说每当入秋以后塞外的草色都是一片枯黄,只有王昭君墓上面的草色一年四季都是绿色,所以后世都称之为青冢。因为她远离家乡,只身赴塞外。后世的人们还特地为她制作了一首曲子,谱入乐府,名叫《昭君怨》。有人说是昭君出塞的时候在马上自弹琵琶,谱成这首词曲的。

  关于王昭君山塞的动机,历史上的争议很多。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历的文人墨客给出了众多不同的版本,上面所述也只是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

  除此之外。有人认为王昭君出塞是自愿前往并非被迫。王昭君之所以自愿出塞。是因为入宫多年没有得到皇上的召幸,心中难免存有怨愤,于是就利用出塞的机会.主动要求离开汉宫而前往匈奴,也借机摆脱了老死汉宫这一悲惨命运。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王昭君在入宫以后,因为自恃貌美,性格孤傲,再加上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寿,所以被chouhua 了。汉元帝根据画像来选择宫女,自然而然就役有机会召幸王昭君,王昭君也因此无法得到皇上的宠幸。再加上她久居宫中寂寞无聊,所以在听说匈奴入朝请求和亲的时候,便主动请求前往匈奴。在得到汉元帝的同意之后,就远赴塞外和亲去了。

  更有人说,王昭君之所以出塞,是因为毛延寿所设下的救国之策。据传,王昭君在被选入宫中以后,宫廷画师毛延寿见她美貌非凡,就担心己经沉迷美色的汉元帝更加不能自己从而误国,所以在为王昭君画像的时候,故意把她chouhua 。汉元帝一开始并没有察觉,直到呼韩邪入朝请求和亲的时候,汉元帝根据图像选取宫中丑女,于是就选中了王昭君。后来在看到王昭君的真面目的时候,就想反悔,但是无奈金口玉言,圣旨己下,只好让王昭君出塞和亲。历史上的一些文人还因此赞誉毛延寿的高明之举。汉元帝贪恋女色,如果不把王昭君送走,那么,她日后得宠,说不定会误国误民,后患无穷。

  根据我国的正史文献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我国汉代边疆的安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莽当政的时候,曾经命令王昭君的大女儿须卜居次来侍奉。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王昭君出塞和亲,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期间,汉朝和匈奴的关系和睦,这也说明这桩zhengzhi 联姻的正面效果。

  但是也有人认为,汉代的谋臣和良将众多,却用一个女子来寻求和平,实在是有伤国体。后世就有诗文说道,“当年遗恨叹昭君,玉貌冰肤染胡尘。边塞未安殡侮虏,朝廷何事拜功臣…”。汉朝的时侯外戚宦官专权,王昭君为了能够救天下的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选择了出塞和亲,这是一名普通的女子对 和人民最大的奉献了。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有关她的故事,在《汉书》、《后汉书》等正史文献中都有着大量的记载。在长达六十余年的汉朝和匈奴之间和亲的时间里,众多肩负“和亲”重任的汉室公主们没有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丝毫的记载。唯独是身份不如宗室公主尊贵的王昭君的事迹在众多的历史文献中有着大量的记载,并且还衍生了各种版本的故事。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王昭君的身份更能引起大众们的同情和关注,再加上各种民间故事、戏曲、野史小说的广泛传播,众多的文人墨客也对她进行各种赞美、感叹、描述,这就更让王昭君的事迹人尽皆知了。所以关于王昭君离奇的人生遭遇,就更加引得后人们的争相探究了。

  王昭君出塞和亲后的婚姻真相是什么?

  昭君和亲的历史功绩自应肯定。汉朝在立国之初,便与匈奴兵戎相见,烽烟蔽日,鼙鼓震空。“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百姓流离,田园丘墟,北方边陲迨无宁岁。自昭君和亲后,双方化干戈为玉帛,铸刀剑为犁锄,北方边陲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和平景象。1954年在包头汉墓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瓦当残片便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

  秦汉之前,北方少数民族不受中原王朝管辖,“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自呼韩邪归汉开始,边疆王朝才置于 王朝的领导之下,从而为祖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匈奴因和亲而受到汉文化的浸润和影响。呼韩邪单于为使昭君所生之子立为单于,改父子继承制为兄弟继承制,并在他的继承人称号前加上“若鞮”二字。“匈奴谓孝为若鞮,自呼韩邪单于降后,与汉亲密,见汉帝谥常为孝,慕之。至其子复株累单于以下,皆称若鞮。”(《后汉书·南匈奴传》)在其他生活习俗方面,匈奴也刻意摹仿汉朝,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正是有鉴于此,老一辈***家董必武才写出了“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的诗句。

  汉朝和亲女子成就的大小,既不在于她才识的高低,也与她容貌的妍媸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汉朝的强弱。若汉朝势力强大,无远弗届,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敬重;若汉朝势衰,和亲的女子便会受到冷落。昭君和亲时,恰值汉强胡弱之时,这便给她的成功带来了契机。昭君下嫁的呼韩邪单于有一段凄风苦雨的经历:他是老单于的长子,本该由他嗣位,不料变生肘腋,却被右贤王屠耆堂捷足先登,称握衍朐鞮单于,呼韩邪只得逃往妻父乌禅幕那里避难。握衍朐鞮单于因暴戾恣睢引起国内不满,乌禅幕趁机拥立呼韩邪为单于,并发兵jingong 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兵败自杀。

  正当呼韩邪踌躇满志、重整旗鼓之时,又有人觊觎单于宝位,先是“五单于争立”,后有三单于并立,群雄逐鹿,匈奴再次陷入混乱之中。经过一番鏖战,最后只剩下呼韩邪及其兄长郅支单于两人,呼韩邪又在交战中败北,狼狈万状,走投无路,只得皈依汉朝。当汉朝诛杀了他的对手郅支单于时,他“且喜且惧”,“愿婿汉氏以自亲”。此时的呼韩邪势穷力蹙,俯仰由人,事汉则安,背汉则危,他的荣辱兴衰完全在汉朝天子一念之间。昭君在这种情况下和亲,匈奴举国上下岂敢怠慢?她被尊为“宁胡阏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的论者夸大其辞,说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召,去完成汉匈和好的使命,似乎她一身系汉朝之安危、社稷之休戚,只有她才能挽狂澜于既倒,这是不切实际的溢美之辞!(算命www.bmfsm.com)

  “环珮影摇青冢月,琵琶声断黑江秋。”就昭君个人的遭遇来说,她那和亲的壮举其实是一出悲剧。这是一桩zhengzhi 婚姻,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联姻“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昭君不过是汉元帝羁縻匈奴的一个筹码而已。汉朝一共有九位女子和亲,没有一个是天子之女,不是迫不得已,谁愿远嫁异域?昭君虽然是自愿请行,但那是因为“数岁不得见御”,忿而反抗的一种方式。《西京杂记》说昭君因不肯贿赂画工毛延寿而无缘得到天子临幸,是耶非耶,众说纷纭。但杜甫、王安石对此笃信不疑,有杜甫“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的诗句为证。

  昭君从风光旖旎的江南乍到风虐雪饕、气候冱寒的漠北,住穹庐,被旃裘,食畜肉,饮湩酪,习俗迥异,语言不通,呼韩邪年龄比她大一倍还多,两人不可能萍水相逢便一见钟情,更何况两人才结缡三年,刚生一子,呼韩邪便一病不起?呼韩邪死,其前妻之子复株累若鞮欲妻之,昭君不肯,“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既然落花无返树之期,逝云无归山之理,昭君只得含泪再醮,再生二女。后来她的儿子又无辜被杀,丧子之痛使她悲愤难抑。她在匈奴度日如年,以泪洗面,哪里像戏剧中那样光采照人,风情万种呢?可见,戏剧塑造的是艺术形象,而历史上的王昭君又是另一回事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