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

时间:2016-11-12 09:25:55     编辑:ky05
20

  这回我们说到陈独秀,陈独秀是 新文化运动领导者 之一,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了。可是你知道他背后的故事吗?他经历过什么呢?如今他的后代又在哪里呢?我们现在就来看以下的这篇文章,了解陈独秀的过去吧。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简介及资料

  中文名:陈独秀

  别名: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怀宁县十里铺(今属安庆市)

  出生日期:1879年10月9日(己卯年)

  逝世日期:1942年5月27日(壬午年)

  职业:教授、***家,zhengzhi 家

  毕业院校: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早稻田大学

  信仰: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新青年》杂志创始人、“新文化运动”发起者和领导者“五四运动”主要领导者 、** 最重要创始人

  代表作品:《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题西乡南洲游猎图》等

  人物生平

  个人经历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城北的一间小平房里。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

  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机构 通缉,从安庆逃亡***,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士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6年任北京大学学长(相当于系主任)。

  1918年和***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陈北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之一。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在北京街头亲自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被捕入狱。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界、各省函电交驰,要求释放陈独秀。学界有69名署名保释陈独秀,其中有著名的教授,也有普通的中学教员;有新派人物,也有旧派人物。对五四运动持反对态度的田桐,也发表函电,要求立即释放陈独秀。在各方的压力下,陈独秀恢复了自由。胡适在6年后还念念不忘这件事。1925年12月,他在“北京群众烧毁晨报馆事件”发生后写给陈独秀的信中提及此事。

  1920年,在**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 *** 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 *** 首座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 局书记:陈独秀(1921年7月,** 一大选举产生)。后被选为** 第二、第三届 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 委员会总书记。

  在大***中,陈独秀多次反对**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国际要求*** 员留在*** 内)。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自立 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

  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 ,引起党内外轰动。因为*** 员留在*** 内服从后者的纪律,是**国际为确保国共合作的既定战略路线的中心政策(**国际为何执行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参见百度百科“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词条)。但不久后**国际领导层发来的指令,使大多数** 党员继续坚持旧政策,而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异议分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与这种路线彻底决裂,另立自立 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全有别于**国际的另一种国际国内***纲领,更不了解当时国际领导层内部托洛茨基一派与斯大林一派正在就同一个 ***问题进行激烈的纲领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独秀等少数*** 人的异议外,其他大多数** 党员(包括*** )都没有对**国际指令,提出哪怕一鳞半爪的反对意见和公开质疑。这就导致了 *** 员虽然是 ***的实际领导者,却是为*** 做苦力的zhengzhi 局面(随便举个例子:1927年上海第三次大bagong 的实际领导者是** 党员,但他们的公开身份是*** 党员,全世界都看到的是*** 取得了大权,而不是*** )。

  大***失败对 *** 造成了强烈冲击,大批优秀干部(包括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在反***** 中丧生,19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使** 在城市工人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对这次***失败负有首座责任的**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 支部——** 的头上,** 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这个栽赃陷害也是** 党史上最大的冤案。其后,陈独秀在苦闷中反思,开始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 接受托派路线,即反对斯大林主义荒唐透顶的左倾baodong 路线,同时也反对盲目向农村发展力量甚至把游击队高抬为红军(诚然,不仅陈独秀而且当时相当多数国际国内*** 人都低估了农** 动),而主张以国民会议为中心,主张从民权民主斗争开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因为中东路事件,**国际远东局从一开始就明确要求** 要提出“wuzhuang 保卫苏联”的口号,并组织大规模的反对*** 和拥护苏联的群众示威。对此,** 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他们召开zhengzhi 局会议,决定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并在8月1日“反帝日”举行示威,而且争取发动上海工人总bagong 。对于** 的做法,陈独秀专门致信** 提出批评,主张在这个时候片面宣传“拥护苏联”“于我们不利”,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广大群众都认同苏联是 解放的朋友”(《陈独秀给** 的信》,1929年7月28日,8月11日)为此,并鉴于陈独秀等人事实上根本反对** 的zhengzhi 路线,** 很快正式决议将陈独秀等人开除出党。(《江苏省委为开除彭述之、汪泽凯、马玉夫、蔡振德及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

  托洛斯基反对派的决议》,1929年10月20日;《** zhengzhi 局关于开除陈独秀党籍并批准江苏省委开除彭述之、汪泽凯、马玉夫、蔡振德四人决议案》,1929年11月15日,《** 文件选集》第5册,第549-555页。)** 明确认为,陈独秀等人在中东路问题上的意见,“是党内一些动摇的机会主义分子的立场的最露骨的表现。(《评陈独秀的信件》)”,陈独秀被开除出 *** 。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zhengzhi 意见书》,攻击 *** 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7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 卖国独断 ,被*** 机构 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 领导抗日,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队伍 ,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并遭到多数 托派的反对,但仍与托派组织保持关系——直至逝世也未曾脱离过这种组织和思想、zhengzhi 关系。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间谍,从此与** 彻底决裂。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要求建立民主的政权,开始对**主义理论进行反思。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后期

  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wuzhuang 力量的领导权,对*** 右派的jingong ,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 大***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 zhengzhi 局改组,他离开 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 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zhengzhi 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 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 托派组织的 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 机构 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模范监狱。 

  抗战时期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如何评价陈独秀

  怎样正确评价陈独秀的一生,是近年史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过去,因为陈独秀在大***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否定了他的一生。笔者认为,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一生。陈独秀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他走过的道路也是复杂的。不能因为其错误而否认其贡献,也不能因为其贡献否认其错误。要把陈独秀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研究,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其一生。

  (一)对于陈独秀的历史贡献应给予充分肯定

  1、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 第—次思想解放运动,陈独秀是倡导者。他首座个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抨击儒家伦理道德、旧文学和旧教育,开展白话文运动,倡导文学***,对于 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能够在 近现代历史上发生那么大的影响,与他的活动、指导、影响是分不开的。*** 称陈独秀为五四运动总司令。1945年4月21日,*** 在** 七大预备会议上说:“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

  3、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主要的阵地。这个杂志是 近现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刊物,许多青年都受到《新青年》的教育和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1936年,*** 对斯诺谈起陈独秀对他的影响时说,“那时,我在国立北京大学,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了其他任何人。”

  4、陈独秀是 *** 的主要的创始人。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会见**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开始发起组建 *** 的准备工作。陈独秀与***商量建党,定名为 *** 。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 首座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虽然没有出席会议,但被选为 局书记。

  5、陈独秀是 *** 早期的主要领导者 。陈独秀是 *** 首座至五届 委员会的主要领导者 。1922年8月,陈独秀在杭州召开的** 特别会议上接受**国际决定,由反对国共合作转为拥护国共台作,旋即加入 *** ,参加*** 的改组工作。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927年3月,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wuzhuang baodong 并取得胜利。

  (二)、对于陈独秀的错误应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

  1、陈独秀在大***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主要表现在:不懂得掌握政权和wuzhuang 的重要性,不善于处理同*** 的关系,企图以妥协让步和束缚工农运动等消极措施住即将叛变的同盟者。1927年8月,陈独秀被撤销总书记职务。

  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除其本身的原因,同时也是受到**国际的影响。陈独秀犯严重右倾错误标志的对*** “二大”、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等问题上的让步,还有对*** 、汪精卫等的依赖,以及不重视党直接掌握wuzhuang 的思想等,都是受到了**国际的重大影响。

  新出版的《 *** 历史》首座卷把陈独秀在大***失败中的错误从过去的“右倾投降主义”,改成为“右倾机会主义”。

  2、陈独秀参加托派组织攻击**国际和 *** 的错误。 从1929年5月开始,陈独秀与彭述之等接触到托洛菠基主义的文件,转向托派,激烈抨击**国际在 ***中推行的路线。要求** 接受托派路线,并在党内进行fenlie 活动,组织托派小组织。同年11月被开除党籍。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zhengzhi 意见书》,攻击 *** 和红军。与此同时,与彭述之、尹宽、郑超麟、马玉夫等在上海成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1930年,**国际曾邀请陈独秀去莫斯科,但他拒绝了。他在《无产者》杂志上撰文批判斯大林和**国际的政策。1931年5月,托陈取消派与莫斯科归国留学生托派小组织举行统一大会,成立“ *** 左派反对派”,在上海设立 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 1932年,在上海淞沪抗战中以托派 名义支持抗战,谴责*** 卖国独断 ,并向** 提议联合领导反日运动。1932年10月被国民机构 逮捕。第二年,在南京审判,被定为“利用文字进行叛国宣传”,被判处13年徒刑。

  对于陈独秀参加托派,并攻击**国际和 *** ,必须指出其错误,同时应予以批判。

  (三)、晚年的陈独秀支持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曾企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

  陈独秀1937年8月出狱后,先后住在武汉、重庆等地,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今重庆江津)。陈独秀在此期间的主要活动和主要观点:

  1、陈独秀拥护 抗日**,拥护国共合作,与打倒*** 、反对国共合作的托派 决裂。

  2、陈独秀一度在武汉自立 进行zhengzhi 活动,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队伍 ,企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

  3、陈独秀谢绝*** 的** 厚禄的邀诱,不与*** 同流合污。据有关人士回忆,*** 曾派胡宗南、戴笠看望陈独秀,要陈发表** 言论,遭陈拒绝。*** 还派人想拉陈独秀进“国防参议会”,也遭陈拒绝。胡适曾劝陈独秀到美国去著书,陈不想到外国当寓公。

  4、陈独秀曾希望回到*** 内来,** 也曾派代表与其接触,邀其到延安,但未能实现。因陈独秀拒绝** 要其承认参加托派错误的要求,特别是1938年王明、康生诬陷其为***间谍后,陈独秀与** 断绝了关系。

  5、陈独秀晚年在贫病交迫中,主要靠朋友和过去在北京教过的学生资助,维持生活。他晚年主要埋头作书写诗和文字学研究,以大量精力撰写了文字训蒙的著作《小学识字教本》。

  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于江津,享年63岁。

  我们对于陈独秀的一生,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既不能因为其犯有错误而全盘否定,也不能因为其有贡献而掩盖其错误。要正确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一生。

  陈独秀之死

  中毒身亡

  1942年5月12日中午约12时,陈独秀又像往常一样,用水泡制蚕豆花茶水,饮用半小杯后腹胀。蚕豆花泡茶水偏方是医生介绍的,据说喝了可治高血压。但陈独秀所用蚕豆花中,有部分已经发了霉,用开水泡过后,汁水成黑色,味道也不正。原来蚕豆花采摘时曾遇雨,晾晒了好几天才干,因此陈独秀喝完中毒。

  第二天清晨,陈独秀抱病写下“最后的zhengzhi 意见”的最后一篇文稿《被压迫民族之前途》。同日,有朋友来访,中午吃了四季豆烧肉过量,夜里难以入睡的陈独秀到半夜开始呕吐,吐后病情稍有好转。

  至17日,头晕目眩、多次昏厥。第二天,陈独秀派人去找何之瑜和邓初,他们两人以及陈松年赶来探视。如此挨到23日,有江津的两位西医前来出诊,“施行灌肠,大便得通,然病情仍未稍减”。至此,陈独秀自知来日无多,至25日,他交代遗嘱。

  1942年5月27日中午,陈独秀陷入昏睡,强心针和平血压针均无效,至晚上9时40分,陈独秀逝世,终年64岁。

  陈独秀后代人子女

  陈独秀共有6个子女,即长子***、次子***、三子陈松年、四子陈鹤年(后改名陈哲民)、长女陈玉莹、次女陈子美(其中,延年、乔年、松年、玉莹为陈独秀和结发妻子高晓岚所生,鹤年、子美为陈独秀与高曼君所生)。这6个子女,大都走上了献身***、自立自强的道路,其中,***和***,同是** 早期领导者 ,在***斗争中壮烈牺牲,为 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之所以能够献身***、自立自强,是与陈独秀的教子有方分不开的。

  疼爱而不溺爱,***、***兄弟死于*** 手中

  长子***(算命www.bmfsm.com)

  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陈独秀对自己的子女非常疼爱。但是,陈独秀常年为***奔走,公而忘私,无暇顾及家庭子女,不仅未能在家庭生活上给子女带来幸福,反而还曾因他从事***活动而连累了家人,危及子女的生命安全。在讨伐袁世凯的“二次***”失败后,安徽都督柏文蔚、都督府秘书长陈独秀被袁世凯的爪牙倪嗣冲通缉。由于柏文蔚、陈独秀迅速逃往上海,倪嗣冲没有抓到他们,便对陈独秀在安庆的家人进行迫害。他们将魔爪伸向陈独秀的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延年和乔年,并扬言要斩草除根。幸好陈家事先得到了消息,让延年和乔年去乡间躲避,倪嗣冲才未能得逞。延年和乔年在乡间躲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了安庆。随着年龄的增长,兄弟俩越来越感到,在安庆这个小地方,已经学不到更多的知识了,他们渴望外出求学。他们的这一愿望和志向得到了祖母和母亲的默许。

  1915年夏天,陈独秀从***返回上海,开始筹办《新青年》杂志之事。就在这时,他接到了安庆老家的来信,得知延年、乔年兄弟俩想出来读书的消息。陈独秀感到儿子已经长大,应当让他们出来闯一闯。他对延年、乔年兄弟俩的想法表示赞成,并回信让他们立即到上海来。

  于是,兄弟俩辞别母亲和祖母,乘舟东下,于1915年冬天抵达上海。那时延年17岁,而乔年才13岁。兄弟俩初到上海时,一度与父亲住在一起。没过多久,他们就从父亲住处搬出,寄宿于《新青年》杂志发行所店堂,白天在外工作,谋生自给,晚上则去法国巡捕房附设的法语学校学习法文,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当时,陈独秀虽然已闻名全国,但收入却不多,每月给兄弟俩的钱为数很少,只能维持他们最低的生活水平,剩下的开支全由兄弟俩自己谋取。平时,延年兄弟俩只能“食则侉饼,饮则自来水”。由于生活艰苦,“故颜色憔枯,人多惜之”。

  对延年兄弟俩的生活状况,旁人都以为太苦,常表怜悯之意,但他们自己却处之泰然,毫无怨言,有意识地要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作为父亲,陈独秀也支持孩子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自创前程,让他们更好地成长起来,将来成为有用之材。这让既是姨母又是继母的高君曼十分心疼。她曾数次苦劝陈独秀让孩子们回家食住,还通过陈独秀的老友潘赞化代为恳求陈独秀,但陈独秀总不以为然,说那样姑息养奸,不可!他以为高君曼“妇人之仁,徒贼子弟,虽是善意,反生恶果,少年人生,听他自创前途可也”。

  ***、***兄弟俩没有辜负陈独秀的良苦用心。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自立自强,后来一起考进了震旦大学。1920年2月初,他们又一起到法国勤工俭学。对于延年、乔年出国留学的愿望,陈独秀完全赞成,并劝过兄弟俩去苏俄留学。可是延年、乔年当时由于受到无机构 主义思想影响,对苏俄有些反感,坚持要去法国。他们在法国期间,逐渐了解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一度信仰的无机构 主义产生了怀疑,最终同无机构 主义决裂,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此后,延年和乔年先后参加了旅欧**主义组织—— 少年*** 和法国*** 。1922年冬,兄弟俩又一起转为 *** 党员。1923年初,遵照** 的指示,延年、乔年兄弟俩及***、***等12人离开法国到苏联学习。4月中旬,他们抵达莫斯科,进入“东方劳动者**主义大学”和“东方大学”学习。在莫斯科期间,兄弟俩更加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了俄国***和国际**主义运动的经验,终于成为坚定的**主义战士。

  1924年夏天,由于国内***工作需要,***奉调回国。两个月后,他返回阔别了4年多的上海,并与当时在上海的父亲陈独秀团聚。***回国后,** 立即讨论了他的工作问题。作为党的最高领导者 的陈独秀,并没有将自己的儿子留在 机关,留在自己身边。而同过去一样,他希望延年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很快被派往当时***的中心和阶级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广东去工作。

  到广东之初,***负责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1924年底、1925年初,他接替*** ,任** 广东区委书记,直到1927年3月奉命离开广东。在此期间,他和*** 、彭湃、*** 等人一起,领导了广东的工人运动、农** 动、青年运动和统战工作,并将起初只有几百名党员的广东党组织发展成为拥有数千名党员、领导数百万工农群众进行***斗争的领导核心。他在广东最突出的功绩是成功地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bagong 。*** 当时就称赞他是“党内不可多得的人才”,还有人称他是“*** 中的两广王”。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对陈独秀在大***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坚持自立 思考,从实际出发,决不盲从。他曾多次在** 广东区委会议上说:“我和老头子是父子关系,但我是*** 员,我坚决反对妥协退让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他的鲜明态度和坚持原则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称赞。

  1927年3月,***率** 五大广东代表团离开广州,北上武汉,准备出席党的五大。可是刚到武汉不久,在武汉的** 领导者 就决定派他和李立三、***等人火速赶往上海,传达 关于开展反蒋斗争的指示。他们刚到南京,便获悉*** 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政变。到上海后,***接替***担任** 江浙区委书记。他虽因工作需要未能出席** 五大,但仍被大会选为党的第五届 委员和zhengzhi 局候补委员。

  ***担任** 江浙区委书记时,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四一二政变后,大批优秀的*** 员惨遭***。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毫不畏惧,勇敢地承担起重整党组织的重任。他与担任区委组织部长的***一起,开始为恢复被摧残的党和工会组织日夜奔忙。***在上海工作的时间并不长,1927年6月下旬,他就因叛徒出卖而被捕了。** 头目吴稚晖听说***被捕,欣喜若狂地大叫:“好了!好了!老陈(指陈独秀)没有用,小陈可怕;捉到小陈,天下从此太平了。”他一面报告*** ,一面立即给当时的上海警备司令杨虎发了一封所谓的“贺函”。杨虎立即下令严加审讯。面对凶残的敌人,***毫不畏惧。敌人用尽酷刑,也没能从他嘴里掏出任何需要的东西,只好将他***来泄愤。1927年7月4日深夜,*** fandong 派将***秘密处死。***在牺牲的时候非常壮烈,当敌人要他下跪时,他直立不屈,并高呼口号,虽然几个执刑的士兵用力将他按住,但当刽子手松手挥刀时,他突然一跃而起,遂被按在地上用乱刀砍死。***牺牲时,年仅29岁。面对死亡,他仍如此坚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和气概,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当陈独秀得知自己的长子被害的消息之后,一连好几天不说一句话,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里,默默承受着丧子之痛。

  次子***

  ***于1925年春接到** 的指示回国工作。他一到北京,就被任命为** 北方区委组织部长,与担任区委书记的***一起工作。在这一时期,他积极参与** 北方区委的重大决策,并同***、***等人一起,为发动各界群众与北洋军阀机构 斗争作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使北方地区的***运动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1926年下半年,***离京南下,并在上海工作了一段时间。在1927年4月召开的五大上,***和他的父亲陈独秀、胞兄***一起当选为 委员。父子三人同时进入** 委员会,这在** 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党的五大结束后,根据** 决定,***留在武汉,任** 组织部副部长,并代理部长李维汉主持 组织部的工作。作为 委员,***出席了党的八七会议,并表示完全拥护会议对自己父亲的错误所作的批评,拥护党确定的新的方针政策。八七会议后,***改任** 湖北省委组织部长。不久,又回到上海,任** 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28年2月16日,由于叛徒告密,***在开会时被捕。从被捕的首座天起,***就清楚地知道,由于他担任了党的重要职务,又是陈独秀的儿子,必死无疑。他将生死置之度外,没有丝毫畏惧,也没有任何懊丧。他所考虑的,只是如何继续同敌人作斗争。当他的身份暴露后,他从狱中托人转告党组织,请求党不要再为营救他费心和花钱,同时继续在狱中同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

  1928年6月6日,***在龙华的枫林桥畔,洒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仅26岁。

  陈独秀得知自己的又一个儿子惨死在*** 的屠刀下后,极其悲痛。这个性格刚强的硬汉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牺牲的消息,远在安庆老家的高晓岚并不知道。她一直为他们两个的安危担忧。为了打听他们的消息,她让长女陈玉莹来到上海。不料,陈玉莹到上海得知哥哥延年和弟弟乔年都已牺牲的消息后,由于伤心过度,一病不起。就在乔年牺牲的同一年,玉莹也病死在上海宝龙医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三个亲生骨肉接二连三地惨死,作为父亲的陈独秀,其万分悲伤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三子陈松年窑厂工作30年,1980年退休

  陈独秀一生中,曾于1919年6月11日、1921年10月4日、1922年8月9日、1932年10月15日四次被捕,先后坐过北洋军阀机构 、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和*** 机构 的监狱。陈独秀不畏惧坐牢,在狱中,始终保持着昂扬正气,铮铮铁骨,不向敌人屈膝投降。陈独秀言语不多,不善辞令,但他的一身正气和硬骨头精神却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子女。

  陈独秀第四次被捕后,*** 最高法院于1933年6月底以所谓“进行叛国的文字宣传”之罪名,判处陈独秀有期徒刑8年。随即,陈独秀被关进南京首座模范监狱(又名老虎桥监狱)。之后,他的三子陈松年、四子陈鹤年、女儿陈子美都曾去监狱探望。

  陈松年首座次去南京探监时,由于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亲,悲喜交加,激动得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唯有伤心落泪。这时,陈独秀不但没有安慰他,反而严厉训斥他。陈独秀对这个多年不见的儿子所讲的首座句话是:“没出息!”

  在一般人看来,陈独秀这样做似乎不近人情,其实,这正是他与众不同之处。自献身***以来,他虽犯过不少错误,走过不少弯路,但有一点却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从不向恶势力低头,从不因处境艰难而悲观失望。自身如此,他当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表现得过于懦弱,看到儿子伤心落泪,便免不了加以训斥。以前,陈松年虽然多次听祖母、母亲及其他人说过父亲的倔强脾气、坚强性格,却从未直接感受过。这一次,他总算亲自领教了父亲的厉害,而且印象至深,永世难忘。后来,陈松年同父亲接触多了,耳濡目染,学到不少东西。他虽然没有像父亲那样经历过大风大浪,但在自己的一生中,也遇到了不少艰难曲折,每次他都能像父亲一样,刚正不阿,泰然处之。陈松年常对自己的子女说,人要知足常乐,遇事要想得开。还说,人生在世,一定要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陈松年曾做过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在抗战时期,又随父亲到达武汉、重庆、四川江津,饱经战乱之苦。1942年5月陈独秀病逝江津后,他妥善地料理了父亲的后事。1947年又将父亲的灵柩由四川移至安庆市郊安葬。1949年春天安庆*** ,陈松年起初在街道义务帮助做行政工作。后来,街道办了工厂,他就选择到又脏又累的窑厂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从未调动过,直到1980年退休。

  四子陈鹤年在xianggang 创办进步杂志

  陈独秀的四子陈鹤年首座次到南京监狱去看父亲时,天真地提出要想办法帮助陈独秀越狱逃跑。陈独秀不但不赞成,反而将他骂了一顿,说他“胡闹”。

  不过,骂归骂,陈独秀对儿子的这片孝心还是感到满意的。陈鹤年也没有因为挨骂而对父亲不满,以后仍经常去看父亲,并尽力帮助父亲。陈独秀在狱中写的《自撰辩诉状》,就是由陈鹤年拿到《民声报》去秘密印刷后,在社会上散发的。

  陈鹤年在父亲的影响下,后来也走上了自立自强的道路。他于1934年考进了扬州中学高中班,未毕业又转到北平,进入北平致诚中学,在这里完成了高中学业。之后,他考进了北平法商学院。一二九运动之后,陈鹤年加入了“民先队”和 *** ,经常到工农群众中去进行抗日宣传,是北平着名的学生领袖之一。卢沟桥事变后,陈鹤年留在北平,继续进行秘密斗争。1938年秋天,他的身份暴露,不得不立即转移。于是他经天津、上海去xianggang ,想再从xianggang 设法去延安。但是,离开北平后,陈鹤年就同党组织断了联系,而且以后再也没有接上,关系一断,要去延安就很困难了。在港期间,陈鹤年先后在xianggang 《立报》、《时代评论》、《星岛日报》等报刊社工作过。后来,他自己创办了一个杂志,最初叫《少年文艺》,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宣传 *** 领导的***。这个杂志受到** 的港英当局的查禁,陈鹤年遂将刊名改为《新少年》,继续出版,名称虽变,宗旨未改。他办杂志,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对社会做出贡献,为了教育和培养青少年。为将杂志坚持办下去,他不但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还把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贴了进去。

  女儿陈子美 定居加拿大

  陈独秀的女儿陈子美,生于1912年。由于陈独秀投身***,东奔西走,终日生活在动荡不定之中,陈子美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饱受颠沛流离之苦。这种经历对她的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子美的性格也像陈独秀一样倔强自立 ,敢作敢为。她在抗战爆发前学习过收发电报的技术,在杭州电信局工作过。抗日**爆发后,陈子美和她的首座任丈夫失了业,在泰州、上海、南京之间靠“跑单帮”维持生活,还学习过妇产科的接生技术。上海*** ,她当上了里弄的“接生员”。第二次结婚后,又随丈夫由上海定居广州。在“***** ”中,陈子美受到残酷迫害,吃尽了苦头。她不甘屈辱,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便同两个儿子一起由广州逃到xianggang ,后来又去了加拿大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