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师
颛孙师(前503-?),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汉族,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春秋末年陈国人。颛孙师虽然是能文能武,但是性格比较偏激,在生活中喜欢广交朋友。在孔子时代,颛孙师是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的,能够虚心向学。虽然出身微贱,但是经过孔子教育后,成了名显于天下的有名之士。
颛孙师简介
中文名颛孙师
外文名Zhuan Sun Shi
别名子张
国籍 -东周-陈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
出生日期前503年
逝世日期不详
职业孔子弟子,学者
毕业院校孔门
信仰儒学
主要成就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七十子之一)
追封陈伯
注音ㄓㄨㄢ ㄙㄨㄣ ㄕ
人物生平
他好学深思,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在忠、信的思想上深受孔子教育极深,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导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并在实践中收到明显效果,他卑视品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行为不坚强,信仰不坚的人多一个不为多,没有不为少。他随孔子周游列国,曾被困于陈、蔡。他提出,士应该看见危险便肯豁出生命,看见所得便考虑是否该得,祭祀时考虑是否严肃认真,居丧时则应悲痛哀伤。他与人交注宽宏豁达,他喜欢同比自己贤能的人交朋友,主张“尊贤容众”。他在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个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与墨家相近,在观点上与墨家有相通之处。《大戴礼记·千乘》即子张氏之儒的文献。本篇记载:“下无用则 富,上有义则 治,上有礼则民不争,立有神则 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树之德,此 所以茂也。”章太炎解释为“下无用即墨之节用,上有义即墨之尚同,立有神即墨之明鬼,兼而爱之即墨之兼爱,以为无命即墨之非命,盖施政之术不尽与修己同也。”《用兵》认为“圣人之用兵”“以禁残止暴于天下”,“贪者之用兵以刈百姓危 ”。与《墨子·非攻》中的“诛”和“攻”实为同义。“诛”即“圣人之用兵”;“攻”即“贪者之用兵”。东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图中,众多孔门弟子注名者不多,他是注名者之一。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即以其配祀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封为“陈伯”。
家世考证
历史文献中,有以子张为陈人者,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云“颛孙师,陈人”。《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云“颛孙师,陈人,字子张”。有以子张为鲁人者,如《吕氏春秋·尊师》篇云“子张,鲁之鄙家也”。蒋伯潜在其《诸子通考》一书中引上述材料,但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只是说“子张有鲁人、陈人两说也”。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引崔述语云:子张乃颛孙于(鲁)庄公二十二年自齐奔鲁,历闵、僖、文、宣、成、襄、昭、定至哀公凡十世。子张之非陈人明矣。因其先世出自陈而传之者遂误以为陈人耳,若子张为陈人,孔子亦将为宋人乎。从此可看出,子张祖籍陈人历史上是没有争议的,因为子张之姓(颛孙)源于陈国。颛孙形成于春秋时,据《尚友录》载:“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孙氏是春秋时代的陈国公族,上古圣君虞舜妫姓的后裔,颛孙从陈国到晋国去做了官,其后世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颛孙,称颛孙氏。《通志·氏族略》云:“颛孙氏出自陈公子颛孙”两种材料都说明颛孙是陈国的公子,只是仕晋与仕鲁的区别,后一种材料似乎更据可信度,《左传》载:(鲁)庄公二十二(公元前672年)年云:“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鲁)。”,这里说得是陈国在春秋时期曾发生一起争夺王位的斗争,“陈人杀其大子御寇”,王室的内讧导致陈完与颛孙在陈国无法安身,于是逃奔到了齐国。这个陈公子完(字敬仲)是陈厉公的儿子。即后来代齐称王的田氏始祖。另一位公子颛孙则从齐国又逃到了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后代遂以颛孙为氏。故而梁玉绳在其《史记志疑》说:“(子)张盖其后,故又为鲁人。”。有一副对联正说明了这种情况:陈国簪缨之后 孔门游夏之俦。这里上联说得是颛孙氏的来历。下联即是说子张是与子游、子夏并列于孔门的贤人。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子莫考》中又说“近人罗根泽引钱大昕云因谓‘《说苑》虽未明载颛孙子莫为鲁人,然颛孙得氏日浅,战国之初当未散居各国。……而颛孙既出于鲁,谓之鲁人亦不为过。’”。
还有旁证材料,《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中记载“子张有父之丧,公明仪相焉,问启颡于孔子。孔子曰‘拜而后启颡,颓乎其中顺;启颡而年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也。’”。这里说子张的父亲死时,公明仪曾作为礼相向孔子询问过跪拜之礼。说明一是子张之父与孔子及其弟子有交往,而且关系颇深,二是从子张之父死后以公明仪为相来看,子张父子应该是长期居于鲁国的。。三是“三年之丧”并非当时的通用之礼(古今学者已有许多文章论证此),只是孔门中或鲁国的部分人中实行。子张父之丧当在鲁发生。四是当时有父在不远游的风俗。《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张师从孔子的时间主要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子张首次出现在‘陈蔡间受困’时,时为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年15)到孔子返鲁后,其主要活动在鲁,其父也必在鲁。又《礼记·檀弓》篇中记子张与曾子之母同时死,“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礼记·檀弓上》还有一段关于子张死时的记载“子张病,召申祥而语之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吾今日其庶几乎?’……” 。曾子是鲁国人(南武城人氏),申祥则是子张之子,也在鲁国作官,曾随吴起与齐国作战。并且是鲁缪公礼贤之人,因而长期活动在鲁国。从子张与这些人的交往来看,子张生前的活动应该也是以鲁国为主的。又《礼记·曲礼下》中说“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出入无诏于国,唯兴之日,从新国之法”,颛孙氏去陈至鲁是逃出来的,自然不会有“爵禄列于朝(陈国)”,发展到子张时已170余年,早已在三代以上,“从新国之法”久矣。我赞成子张为鲁人的说法。子张祖籍是陈人,但得姓于鲁,生于鲁,长于鲁,是为鲁人。
至于子张“陈人”一说,可能与在汉语的特别语义有关。汉语的“某地人”可指祖籍,可指出生地,也可指主要活动地。我认为除了子张出于陈之外,还与社会风俗有关,即子张家族虽已居鲁,但保留了陈国的风俗。处处表现出陈国人的身份符号。按《礼记·曲礼下》,如果一个人移居到别国,那么“君子行礼,不求变俗。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谨循其法而审行之”。这是当时的习俗,外部环境可以变换,但人的精神本质不会发生变化。按祖籍地去理解,子张称为陈人也不足为奇。
关于子张的家世,《吕氏春秋.尊师》有段记载:“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子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驭也,学于子夏。高河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墨子。索卢参东方之拒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这里所说的“鄙家也”、“大盗也”、“大驱也”、“暴者也”、“拒狡也”等,都是同样性质的卑贱而有罪的“刑戮”之人。子张也是这个行列当中的一个。另外《尸子》中有段话也说:“子贡卫之贾人,颜琢聚盗也,撷孙师胆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前面那段材料说子张是“鄙家也”,这里又说是“驱也”,虽然称谓不一,但都是说他出身微贱,而且是个犯有罪行的人。
虽然出身微贱,但是经过孔子教育后,成了名显于天下的有名之士。孔子死后,他自立 招收子弟进行活动。《史记·儒林列传》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故子路居卫,(孔子死前,子路就死在卫国)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午齐”。这样看来子张最后是在陈国定居下来,并以陈国为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又据《韩非子·显学》记载,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而“子张氏之儒”列在最前面。可见他这一派在后儒中,势力是相当大的。
性格
孔子有名的学生,’除了学术思想各有特点外,在为人性格上也有各自的不同。仔细查阅材料,发现子张有如下几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师也辟”的问题。
孔子在《论语·先进》篇中,概括四个学生的性格时说:“柴也愚,参加鲁,师也辟,由也喭。关于这段话的注解,其他三人没有什么不可,一部就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仲由由莽等等。然而对于“师(子张)也辟”却有两种不同的注解。一是把“辟”解为“偏”,偏者,怪也。就是说子张性格偏激。多数人都是这样解释的。少数人则以朱熹,他把“辟”解为“便辟”,作邪僻之意思,而他对’“便辟”又曹作过两次解释,一次说:“谓习于容止,少诚实也”,另一次说:“谓习于威仪而不直”①朱熹对“便辟”的这两次解说是一致的,都是说善于逢迎诌媚而不诚实的意思。照朱熹的看法子张也就是这样一种不老实的人。
首座,孔子在这里对儿个学生所概括的愚、鲁、谚等,很明显是指的天生的素质或性格,那么在叫起谈到的“师也辟”的“辟”也应和前面所讲的问题是一致的,指的“偏激生性,不像指后天的习性
第二,我们知道,孔子对其弟子的过错,都是很坦率地给以指点的,如指责子路“野哉!由也”,说宰我“朽木不可雕也”,说冉求“非吾之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假如子张的品德真的像朱熹所说的,是逢迎诌媚而不诚实的话,孔子定会给以斥责的。然而孔子在这方面没有半点批评。可见子张品德,并不是这么低下。
第三,子张对于品德低下者,不但不同流共处,而且还给以卑视,如《论语·子张》篇中载:“子张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在这里子张就批评了那些信道不忠实的人,是些不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人。
可以肯定,由上分析,皆误。孔子说的“师也辟”而不是指的其他,专指子张性格清流这一点,所以才有循而不作的主张。只学知识不去真做的。
(二)关于“师也过”的问题。《论语.先进》载:“子贡间:‘师(子张)与商(子夏)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这段话如何理解呢?朱熹曾注释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⑧自从朱熹这样注释以忘黄式三的《论语后案》,康有为的《论语注》等等,也都是重复着这种注解。好像已成定论似的。我感到这样理解不符合事实。因为,首座,子张固然才高意广,然而子夏也是个才气横溢的人物,如《论衡。知实》就说子夏“有圣人之才”。他们二人的才气并没有多大差别,这里所说的“过”和“不及”绝不是指的才气问题。第二,至于说子夏笃信谨守规-模狭隘等,更不符合子夏的具体情况,实际上子夏也是个思想开通、性格爽朗的人。根本没有什么“狭隘”的问题。(详见拙著《子夏研究》)。子夏的思想并不拘谨狭隘,朱熹的之却璐是难以成立的。
这里的“过”和“不及”,既不是指才气,卜又不是指思想,那么如何理解才恰当呢?我认为在这里子贡问的和孔子回答的是个具体的如何交朋友的问题。子贡问,在交朋友方面子张和子夏谁好一些呢?孔子说,子张所交的朋友什么人都有,面很广,但广得有点过份。而子夏只结交比自己贤能的人,交结面不广,朋友少,所以说他“不及”。‘这样解释是符合两个人的实际情况的。如《论语·子张》篇说:“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日‘子夏云何?’对日:‘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日:‘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在交结-朋友的问题上,子夏认为可以交的就去交他,_不可交的就拒绝他。什么人可结交呢?《说苑·杂言》中说,子夏是“好与贤己者处”。这就是说,比自己贤能的人,子夏才去结交,否则就拒之。子张则不然,他认为:君子尊敬贤人,也要接纳普通的人,称赞好人,也可怜无能的人。不论什么人,子张都不拒绝结交。
或问,子张这一认识不是也可以吗?为什么受到孔子“过”的批评呢?我们知道,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是有其一定要求的,在一定程度上,他是同意子夏的“好与贤己者处”的意见的,因为孔子自己就是“毋友不知己者”⑧,所以他对子张这种广交朋友的态度,就感到太过份了。
或又问,子夏的“好与贤己者处”和孔子的“毋友不如己者”,不是完全一致的吗?孔子为什么又批评子夏是“不及,呢!这是因为孔子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并不绝对,有时他也想的人交往。如《论语.述而》篇说:“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日: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就是说,对子过去不满意的人,不要老看到人家的不足,也要看到人家进步的地方,做事不要太过份,不要抓住人家以往的过失不放。孔子在交朋友方面既不同意太广,也不同意太狭窄。所以他说了上面那段话。
儒家学派,很注意个人修养,为了修养好,也就重视选择邻居和交结朋友的问题。对此,孔子曾发表过意见,如说“择不处仁,焉得知”(《从里仁》)、又说“毋友不如己者”等等。总的说来,弟子们是听从孔子这些意见的,但是也会有小的出入,而子张在交友方面过于豁达,不与贤己者交。就构成了他的一个特点。
由上分析,皆误。孔子把子夏当成第二个自己,偏爱子夏,所以才说子张朋友太广泛
(三)、“禹行而舜趋”的问题。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就说:“弟佗(颓唐的样子)其其冠,神潭(冲淡)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头上歪戴着帽子,嘴里说些淡薄无味的话,走路还学着禹、舜的样子,子张氏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贱。郭沫若同志在引了这段话以后说:“荀子骂人每每不揭出别人的宗旨,而只是在枝节上作人身、攻击”④。不谈人家的思想和主要问题扩只说人家戴帽子不正等问题,确是提不到问题的要害。不过却也帮助我们了解到子张的为人风度。子张就是个大列列的不拘小节的人。
郭沫若同志在其《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中,更把子张的“禹行而舜趋”的行为,引伸为是“犯而不校”品德的一种表现。“犯而不校”,就是受到别人攻击、欺侮,也不加以计较的意思⑥。郭老说:“禹之父鲸为舜所诛戮,而禹臣服于舜。舜之弟象作恶不俊,而舜封之有库。这些都是‘犯而不校’的好榜样。所以子张氏之儒在摹仿他们,亦步亦趋。子曰“以直报怨,何以报德”。这在孔门的中庸之德看来,应该是有点过火的,所以曾子批评他,‘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子游也批评他:‘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他那样的宽容,而说他不合乎仁道,大约、是嫌他有点近于乡愿吧!”⑥郭老这一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子张并不一定是乡愿式的好好先生,但他学着禹、舜的样子不太计较过去的恩:怨,不好记恨人,确是他为人的一个特点。这和他的大列列的性格,喜欢广交朋友的特点也是完全一致的。
《论语·先进》篇记载,当子张向孔子请教“善人之道”时,孔子就回答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意思是说,不踩着圣人的脚印走,道德是难以学到家的。大概子张听了孔子的话以后,就模仿禹、舜这些儒家圣人的样子行事。一方面学些表面的走路的样子,另方面更是学他们的品德。在模仿中,可能有些过份,所以就受到了荀子“禹行而舜趋”的议论。对于:“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南怀瑾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善人之道要不着痕迹,不留心里。做过就做过了。
还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苑·杂言》和《列子·仲尼》两记载 的资料和前面说法不太一致己两记载 ,子夏问孔子说,子张之为人也何若?”孔子就回答说“师(子张)之庄贤宇丘也”。“庄”就是严肃的意思。在这里孔子说态度严肃是子张的一个特长。这就和前面说的大大列列马大哈的性格不一样了。以该书所伦,子张乃故意“克己”,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求自己对待朋友。到底如何!可以研究。不过,该两书出得晚,可靠性不大。在此提出来,仅供参考而矣。
(四)勇武精神。在孔子的学生中,大多人都具有勇武的精神,子张也具备这个特点。如《论语·子张》记载说:“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士”,临到危难的时候,就要把自己的生命拿出来,看到有利可得时,便要考虑一下应该不应该得。这真是个有勇有义精神的大侠。
再者,《太平御览》卷915还记载:“子路勇且力。其次子贡为智,曾参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这里又把子张看作是有“武”的特点的人。“勇”和“武”有所不同,“勇”的精神,不仅在打仗时能表现出来,而且在办其他事情时也能表现出来。而“武”就比较具体了,就是打仗勇猛的意思。勇、武并不矛盾,可以并存。子张是个有勇武精神的人。
大宗世系
自颛孙子始,颛孙子大宗世系至光绪1年历73代。第73代世系,依《萧县志》而补。自73代以后世系,因资料缺乏而暂缺。
春秋文化名人颛孙师
颛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十二大贤之一,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他的故居就在今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学田地村。什么是学田地?自汉代 以来,颛孙子张的后代就世袭了博士的官衔,他家种的三百亩地享有不纳皇粮的特权,供子张的子孙读书之用,故称之为学田地。这个村名也是由此而得名的。
如今,世袭孙博士的传人叫颛孙慈恩,现年67岁,他是颛孙师的76代孙。颛孙子张的陵墓在朔里煤矿西北一公里处,原有一松树林和石人石马……许多遗迹均毁于***** ,但陵墓尚未被掘,遗址尚在。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颛孙师的生平事迹不详,关于他的历史记载,除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有简略记载外,则集中在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上。《论 语》上有颛孙子张的思想观点和主张,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有他与孔子的十多段对话,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颛孙子张是一位zhengzhi 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士见危致 命,见得思义”的观点以及“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
为了系统地研究颛孙子张的思想、观点和主张,我们还需从研究《论语》开始。
一、颛孙子张的思想观点和zhengzhi 主张
《论语》子张第十九载云:
(一)子张日:“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己矣。”
这段话译成白话是:子张说:“读书人遇到 危难时就献出生命,遇到有利可得时就想到是否该得,祭祀时就想到恭敬,服丧时就想到哀痛,这样就可以了”。
这里的士指好的知识分子,见危致命指忠于 ,见得思义,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祭思敬,丧思哀指的是孝敬父母和祖先。这一段总结起来就是子张提出的一个好的知识分子的标准,要求知识分子做到这几点。
这几个条件乍看起来并不是高不可攀,但若要切实做到,又谈何容易啊?
(二)子张日:“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这段话译成白话文是:子张说:“固守仁德不坚决,信仰道义不忠实,这种人有他可,没有他也可”。
这段话是颛孙子张严厉地批评了那些意志薄弱,背叛自己的信仰和道义的人。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那些投身***又在威逼利诱下叛变***的叛徒,那些在敌人糖衣炮弹的攻击下经不住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勾引 的腐败分子、蜕化变质分子不正是颛孙子张痛斥的那种人吗?不应该遭到人民的唾弃吗?
(三)子夏的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这一段话译成白话文为: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应该怎样去交朋友,子张说:“子夏怎么说的呢”?子夏的学生回答说:“子夏说‘性行可取的人就和他交往,性行不可取的人就拒绝和他交往’”。子张说:“我听到的和这不同:君子尊敬贤人而且能够容纳众人,赞美善人而且同情没有才能的人。我是一个大贤嘛,对于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我是一个不贤的人嘛!别人将会拒绝和我交往,我怎么去拒绝别人呢?”
从这段话可看出子张与子夏意见有分歧。对于如何交朋友这个问题,子夏是遵照“守无友不如己者之古训,而子张是守孔子的泛爱众而亲仁者之古训”。这两 段古训是针对两种不同的对象而言的,对于初学者,因其识别力差,自控力弱,自当慎重择友而交;针对君子而言,当广施仁义,惠于世人。由此可见,子张、子夏说法都有道理,但都没有根据不同对象而分别对待。相比较而言,子张的见解更实用些。特别是从今人的观点来看,还以子张的见解为对。我们自然交有道德有才干 的人为朋友,同时对一般的人也是以广交为好!
从上三段来看,颛孙子张的观点,对今天来说,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若认真学习和领会,对于个人的修养和思想的改造还是大有裨益的。
二、子张与孔子的对话
一部《论语》二十篇,其中子张与孔子的对话就达十三段之多,对话的范围涉及到哲学思想、zhengzhi 主张、教育原则、待人接物、自身修养等方面。如:怎么做官?怎能善人?什么是明智?怎样提高道德和辩别是非的能力?怎样治理政事?怎样行使自己的主张?什么是仁?等等。孔子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这些 对话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视为座右铭,直到今天,仍很有现实意义,可供学习和借鉴。
子张与孔子的十三段对话是《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若把它整理翻译出来,再进行系统翻译研究,一可以加深对孔子思想观点的理解;二也能从中了解到颛孙子张的思想、爱好和追求;三在我们研究学习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zhengzhi 文化修养,学些怎样从政,怎样待人接物的道理。
虽然如此,因这部分内容较多,且主要是介绍孔子的思想,故本文不再多说。
三、《论语》中对子张的评价
1、《论语》十九<十五>云:子游云:“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译文是:“我的朋友子张啊,可以算是难能可贵了,但是还没有达到仁。”仁是 孔子思想的核心,它包括爱人、修身、人本哲学的核心三部分。孔子在答子张问时,仅从修身方面谈仁时说:“能在天下实行‘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五 种美德,就是仁了。”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标准订的是很高的,象当时众口皆碑的楚令尹子文,弃马而去的陈文子,可以称为贤者,但也没达到仁的地步。子张虽 然也是很高尚的贤者,但也没有达到“仁”的标准。
2、《论语》十九(十六)云: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译文是:曾子说:“子张相貌堂堂啊,很难与他一起做到仁哩!”
3、《论语》十一(十六)云: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译文是:子贡问: “颛孙师与卜商,哪个好一些?”孔子说:“颛孙师办事过了头,卜商办事赶不上。”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好一些?”孔子说:“过了头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在这里,孔子指出颛孙子张办事容易超出原则的弱点。
《论语》十一(十八)云: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柴口唁。译文是: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这里孔子指出颛孙子张偏激的毛病。
由上几段看:颛孙子张:相貌堂堂,聪明好学,办事能力强,但有过激的弱点。
一点建议
综上所述:颛孙子张是杰出的历史名人,是伟大的zhengzhi 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代影响很大。
如此名人,出在吾乡,这是吾乡人的骄傲和自豪。鉴于子张墓被毁状况,笔者建议予以修复,作为文化遗迹保留下来,这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做的事,也是对子 孙万代的交待。我们若等闲视之,任其毁于***** 中,作为当代人是有责任的。在我们杜集区的历史上,像颛孙子张这样有史可查的名人太少了,若让他在我们 这一代湮没掉,我们对子孙也是不好交待的。(算命www.bmfsm.com)
颛孙师的颛怎么读
读音 zhuan
颛 (zhuan )孙师(前503-?),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汉族,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春秋末年陈国人,二十七岁时(鲁哀公十八年),子张将回老家陈国。但因楚已灭陈,于是把家搬至萧县车牛返定居并终老(现车牛返有子张故居)。
为人勇武,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子张》),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1116年)改封"颖川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