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新四军与日军争夺哪一个县城五次之多?

时间:2016-12-21 14:24:16     编辑:noble
20
1940年春天,曲再之、吴蔷作词,何士德作曲,一曲铿锵有力的《繁昌之战》传唱开来,讲述了1939年新四军与日军五次争夺安徽繁昌浴血奋战的故事,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皖南门户,长江边上,平静的繁昌,成了烽火连天的战场……峨山头的搏斗,塘口坝的血战,我们用雪亮的刺刀,暴烈的手榴弹,火力猛烈的机关枪,前仆后继的冲锋,把敌人打下山岗……”
7月14日,繁昌县中分村,群山苍翠,树木葱郁。循着厚重悠久的青石板路,记者走进质朴肃穆的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思绪回到了曾经烽火连天的岁月。
旧址于2007年恢复,由村民徐孝旺发动中分村各家各户自筹40多万资金进行重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唯一的“红色讲解员”,如今72岁的退休教师徐孝旺,风雨无阻为成千上万的参观者还原历史,讲述故事。
“繁昌虽是小城,却为皖南门户,抗战时期是*** 第三战区的重要屏障和南北交通的要隘,是日军进逼皖南的必伐之地,战略地位显而易见。为保卫皖南门户、阻击日军进犯第三战区总部所在地,1938年底,时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的谭震林率军进驻繁昌。”徐孝旺娓娓道来,“新四军的到来,让老百姓欢呼雀跃。新四军与大家同住,与大家同吃,每天给村民挑水干活,军民亲如一家。”
徐孝旺回忆,当时身为繁昌妇抗会会员的母亲曾告诉他,新四军抗击日军时,乡亲们都不顾生命危险,争相上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抢修工事,最多时竟达2000人。“‘世代都要铭记新四军保卫繁昌人民的恩情。’母亲临终前一再叮嘱。”
1939年新四军与日军争夺哪一个县城五次之多?

为争夺对繁昌的控制权,1939年,日军五次攻取繁昌县城,又屡次被新四军收复。“峨山头虽小,却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作战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却让新四军打出了最大最激烈的一场场大战。”安徽省芜湖市委党校教授姚永森谈道。
从年头到年尾,新四军五次阻击战旷日持久,其中最为惨烈的,要数11月间进行的繁昌第四次保卫战,“这是芜湖失守后中** 队在铜(陵)南(陵)繁(昌)地区与日军展开的最大一次血战,对于抗战史来说,也是一次空前胜利,可谓威震敌胆,气壮山河。”姚永森介绍。
1939年11月13日夜,日军600余人由荻港、铁矿山、三江口等地移至孙村附近,驻守的新四军三支队决定利用塘口坝西北山地的有利地形,以一部分兵力诱敌至塘口坝,并以主力当头痛击。从14日凌晨5时到次日凌晨,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和增援均遭阻击和打退,最终双方展开白刃肉搏战,新四军的英勇与坚韧,迫使日军不能越前一步。日军伤亡惨重,狼狈逃窜,退守荻港等据点。
第四次保卫战旧址位于孙村镇梅冲村塘口坝,这里两侧多山,是荻港、铁矿山据点通往繁昌、南陵线上的要隘。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全国wuzhuang 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出生于1925年的徐友德老人唱起歌来依旧豪迈饱满,当年他是中分村翊兴小学五年级的班长,因为精明机灵能力强,当选儿童团团长。回忆起塘口坝血战的惨烈,老人家历历在目。
“当年谭司令抓起我的手亲切地说,‘小同志,你以后就是儿童团团长了。’”因为徐友德熟悉地形,开火前夕谭震林还让他领着在中分村各地转了六七趟,看地势、熟地形,和谭司令的几次勘查,令年少的徐友德兴奋异常。
这次激战,日军先后投入兵力达2200多人、死伤400多人,新四军仅伤亡80多人,并缴获了大量战利品,成功地保住了繁昌。
群山环抱中的中分村,红旗招展,欢声雷动,数千人参加的庆祝大会上,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演出了大型话剧《塘口坝血战》,*** 繁昌县长代表机构 献上了“保卫繁昌”的锦旗……
“我当时就坐在庆功会的一个角落里,部队的人都来了,老百姓也来了,全场欢呼全场高唱,大伙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就像过年一样。”徐友德说。
历时一年的繁昌保卫战,五战五捷,新四军在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取得大胜,消灭千余日军,粉碎日军“扫荡”皖南的野心,振奋了抗战精神,迫使日军不得不发出“不可能与** 争夺繁昌”的哀叹。新四军对日作战胜利的消息随着《繁昌之战》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给全国抗日军民以极大鼓舞。
姚永森介绍,三支队在谭震林的领导下,从1938年12月至1941年初,共进行了大小200余次战斗。这些战斗,都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日军的士气,扩大了 *** 和新四军的影响,为开辟皖南抗日根据地做出杰出贡献。
五次保卫战,团结了军民心,为支援新四军抗击日军,繁昌人民同仇敌忾,成立了工人抗敌协会、农民抗敌协会、青年抗敌协会等众多抗敌团体,纷纷支前参战,他们抬担架、送弹药、架小桥、送茶饭,冒着枪林弹雨把伤员和牺牲的战士抢背下山。
“新四军提前在后山铺修了台阶,让老百姓在**开始时可以首座时间逃离,部队的药棉用完了,老百姓就把自己的棉被抽出芯来支援前线。”
“**结束,村民、抗敌团体为在**中牺牲的战士擦洗身体换上衣服,饱含热泪地磕头和鞠躬后,将42具烈士遗体一一入棺,埋葬于小蛇山。”徐孝旺回忆,后来遗体逐渐被家属认领,最后两位战士的遗骨一直由村里看管,缅怀烈士的两块墓碑至今还安静地立于村头,守护着中分村。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