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学说来进行疾病占卜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疾日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祟源
|
父母
|
王父
|
王母
|
巫堪行,外鬼、殇、死
|
毋逢人,外鬼
|
病因(“得之于”)
|
肉,东方、漆器
|
赤肉 - 雄鸡 - 酒
|
黄色索鱼 - 堇酒
|
犬肉、鲜卵白色
|
酒,脯,修、节肉
|
病日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甲、乙
|
丙、丁
|
间日
|
庚
|
壬
|
甲
|
丙
|
戊
|
酢(瘥)日
|
辛
|
癸
|
乙
|
丁
|
己
|
烦居方位
|
东方
|
南方
|
邦中
|
西方
|
北方
|
岁星位置
|
东方
|
南方
|
西方
|
西方
|
北方
|
死色
|
青色
|
赤色
|
黄色
|
白色
|
黑色
|
这是用五行学说来进行疾病占卜的方术,它将十天干分配到五行中~又与五方和五色相搭配、这种理论与战国秦汉间流传的《月令》是基本一致的。为了直观起见,现将云梦《日书》(甲)中该部分疾病占卜的内容转换为表格形式
由此表与上表对照可以看出~卜法2与卜法1·A同1·B在疾病巫术的说明方面~既有相同之处、又略有不同之处.
雷同的是,其解释的理论背景都是五行学说 - 通过干支、方位和物牲、颜色的搭配来判断疾病之吉凶!《日书》(甲)将疾病的进展过程说明为:疾→病→间→酢(瘥) - 进而作死生选择;
而《日书》(乙)将疾病的演化过程解释为:疾→少瘳→大瘳 - 更进一步作死生选择。
3.九店56号楚墓竹简中的《占出入盗疾》(简60-76)...和睡虎地《日书》(乙)的占卜系统2(简158-169)基本相同 - 也是分为启闭、盗亡、疾瘳几个部分~关于疾病的部分~也是“以有疾,某少瘳 - 某大瘳,死生在某”的格式...
你猜怎么着?!整理者已指出,主要区别是秦简每条“死生在某”之后的文字在九店简中没有,也就是说,九店《日书》中进行疾病占卜时未指明此疾病的病因与祟源[8]!
说实话,最值得注意的是,占辞中提到“凡五子”、“凡五寅”、“凡五酉”之类~与尚未公布的王家台秦简《日书》有比较的渊源关系!
4.王家台15号秦墓所出《日书》、其内容大部分与睡虎地秦简一致,二者可相互校正与补充。王家台《日书》中有《疾》《病》二篇 - 由之可出两种占病体系[9]
4·A.《病》有二种体系:其一,以十天干配五行、五色、五方来判断病情、如
甲、乙木 - 青,东方,甲、乙病,鸡别日出笃、不死…….(简49)……丙、丁有瘳,毋复□……(简50、《病》)。
戊、己有疾 - 黄色,中子死;不黄色,甲有瘳,乙汗。(简397、《疾》)
丙、丁有疾,赤色当,日出死;不赤色、壬有瘳 - 癸汗...(简401,《疾》)
4·B.以十二支每日生病配合时辰来判断病情.如
子有病~不五日就是七日有瘳。鸡鸣病,死。(简379,《病》)
丑有病 - 不四日乃九日有瘳。平旦病,死.(简396,病)
五子有疾,四日不瘳,原来是七日。鸡鸣有疾,死。五丑有疾,三日不瘳~乃九日……(简360)死。
五寅有疾,四日不瘳就是五日、日出有疾~死...五卯有疾~三日不瘳其实是……。(简373,《疾》)
从上引几条材料可初步看出~4·A和1·A跟1·B的占卜原理大致相似、而4·B近似于系统2,但又同系统3中“五某(十二支)”的占法相似。
5.周家台30号秦墓《日书》。
5·A.该《日书》中有一幅由26枚竹简拼成的《线图(一)》~内圈是二十八时分、中圈是二十八宿,外圈是五行与四方,这实际上是一幅早期的式盘图~在其解释文字,主要是指天盘上北斗柄指向地盘上二十八宿的某星时,这时所占问事物的吉凶情况,如
斗乘角~门有客,所言者急事也...狱讼,不吉;约结,成;逐盗,追亡人,得;占病者~已;占行者、未发;
占来者(简187)、未至;占[市旅]者,不吉;占物,黄、白;占斗、不合(简188).[10]
此条意谓,当天盘上的北斗柄指向地盘上的角宿时,疾病为痊愈(“已”)。根据该图的其它简文~可将这种用星宿占卜疾病吉凶的预测系统绘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