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五行相生相克

时间:2012-04-18 15:07:58     编辑:ky01
20

类比思维是 古代的主要思维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思维的横向性和联想性。所谓横向性是指思维是在个别或具体的事物跟现象之间的水平运动,从个别走向个别 - 从具体走向具体,从事物跟现象走向事物与现象.

在横向思维中关联的两端之间并无本质上的类属关系 - 仅是一种表象上的“类”似,与纵向思维沿着种属就是从千般到个别的垂直方向进行各式各样。

这事儿说来话长 - 所谓联想性是指思维具备随意性、只要两个物象在某一点上具有相似性,思维就可以跨越巨大的种类界限与知识空间,在两个看似完全不着边际的物象之间建立联系 - 而不像推理务必要在一个限定范围内循规蹈矩地进行。

类比思维具有略微强烈的主观色彩,虽有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的优点,但它缺少严格的客观准则的制约 - 易陷于主观无据的泥潭!

它也必然具有类比的推理特点、即其是或然的,可靠性小、创造性大。五行归类,或称五行大系~不仅要揭示自然界一切事物之间的关系,使上自碧落下迄黄泉,无可逃逸其间,不仅如此又刻意地去寻求跟规定自然跟人事之间的联系,将大干世界网罗净尽,不免有牵强附会、机械类比之嫌。

但五行大系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宇宙万事万物各以类相从并相互作用,形成五个结构系统图式 - 构成一幅有序平衡、生机盎然的生存形态图、揭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之道。

(二)五行的调节机制

1.五行的正常调节机制: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相生规律:相生等于递相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之间互相滋生同促进的关系称作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相生关系中、随便一个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把它比喻为“母”同“子”的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大体而言五行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以火为例,生“我”者木 - 木能生火,则木为火之母;

“我”生者土 - 火能生土,则土为火之子。余可类推。

(2)相克规律: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这种克制关系也是往复无穷的。木得金敛,则木不过散;

水得火伏 - 则火不过炎;土得木疏,则土不过湿;金得火温,则金不过收;水得土渗,则水不过润。全都气化自然之妙用!

在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黄帝内经》称之为“所胜”和“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

“我克”者为“所胜”...五行相克的关系,又叫“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木,则木为土之“所不胜”...“我克”者水,则水为土之“所胜”...

余可类推。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 - 在上述生克关系中 - 不管哪个一行皆有“生我”与“我生”,“克我”和“我克二四个方面的关系。

以木为例,“生我”者水 - “我生”者火;“克我”者金、“我克”者土.

(3)制化规律:五行中的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结合...相生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同成长;

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提升!不能不生中有克(化中有制) - 克中有生(制中有化)~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与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与演化变化。

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生克关系,称之为制化。

其规律是: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 - 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五行相生相克

说真的,以相生言之,木能生火 - 是“母来顾子”之意~不过木之本身又受水之所生、这种“生我”、“我生”的关系是平衡的。

当...时只有“我生”而无“生我”,那么对木来说,会发展成太过 - 宛如收入同支出不平衡一样。

另一方面,水与火之间,又是相克的关系,因此相生里面,又寓有相克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相生、这样就保证了生克之间的动态平衡!

以相克言之,木能克土,金又能克木(我克、克我),而土与金之间,又是相生的关系、导致就发展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子复母仇)。

这表示五行相克不是绝对的,相克...内 - 务必要寓有相生,才能维持平衡。换句话说,被克者本身有反制作用、致使当发生相克太过而产生贼害的时候,才能够保持正常的平衡协调关系。

生克制化规律是一切事物演化变化的正常现象 - 在人体则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在这种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关系中、还能够看出五行之间伪协调平衡是相对的。

归咎于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 一定会出现太过与不及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其本身就是在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

这样~又复出现在一次的协调平衡.这种在不平衡...内求得平衡,而平衡又立刻新的不平衡代替的循环运动 - 就一直地推动着事物的变化跟发展。

五行学说用这一理论来说明自然界气候的正常变迁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加上人体的生理活动.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