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除夕吃什么食物

时间:2017-01-07 16:52:03     编辑:Ky02
20

说实话,闽南人对于传统节日除夕团圆饭的非常讲究~而年糕特是闽南地区泉州人除夕必备的食物之一,“三牲”或“五牲”更是不可缺少的主食。

哪么闽南人除夕还会吃什么东西食物呢 - 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吧!

闽南人除夕吃什么东西食物

闽南人除夕吃什么东西食物

闽南人除夕准备的食物

过年时 - 泉州人家中必做年糕 - 年糕即为“年年高高”.二是“三牲”或“五牲”。

三牲为鱼(不可去鳞剖肚)、鸡(鸡尾要留几根毛)、猪肉(猪尾巴上要留一小撮猪毛);五牲 - 则是在三牲的基础上再加上大鱿鱼干(或墨鱼干)。

三是“五果六斋”.五果、也就是说五种水果;六斋是香菇、木耳、发菜、莲子、红枣等素菜...

四是橘子。“橘”、“吉”同音,家中摆一堆橘子或果实累累的橘树 - 有“旺”的含意。

而除夕吃火锅也不是近年的发明 - 据程师傅说~闽南的除夕夜就有围炉的习俗。围炉类似后来的火锅,有锡炉、陶炉、铜炉几种,而炉中所煮的为祭礼祖先用过的食品。

将祭礼后的食品放入锅中一起煮,形成大杂烩、而后大家围炉边吃边谈,团聚一堂,也有全家福的意味.

想起来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年夜饭也发生了变化、打个比方早年的年夜饭必有“鸡”、鸡即“吉”的谐音、一直到近几年、鸡才渐渐淡出。

上世纪50年代,除夕夜还有吃蚶子的习俗,因蚶子为贝类,贝壳形似古代的钱币 - 所以吃完蚶子,壳不能扔掉~而是扔到床底下,有招财进宝的意思,一直到初四、初五才扫出。

当然这种习俗目前不流行了、但可以在家中挂些标记意义的吉祥物。

闽南除夕特色油炸制品:

炸五香:这也是有特殊风味的厦门名点、佐餐下酒均宜。它以五花猪肉为主、切成长方形小块、配上切为粒状的扁鱼、青葱、荸荠~匀以薯粉、味精、酱油、五香粉,然后用豆皮卷成棒状 - 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横切成小块 - 装盘上桌.

蘸以各色调料,入口香、酥、脆。

海蛎炸~也是闽南人过年离不开的菜肴...不光…也美味~同时还有“兜金兜银”之意。

醋肉:形似北方的小酥肉、是闽南人逢年过节都要做的菜肴.吃法与小酥肉差不多!

闽南人除夕的饮食习俗

1.年糕 - 和“年高”谐音、寓有年年高升,生活水平年年提高之意!

2.长年菜~意思是菠菜或芥菜,意寓“平安长寿”。再加上不可切根,不能切断~要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棵。

3.血蚶 - 这也是闽南很有特色的风俗 - 寓意来年发财~金银满室。闽南有言曰“蚶壳钱大赚钱” - 据说蚶壳为古代贝币(蚶壳仔钱),因此,闽南人还有个风俗 - 将吃剩的蚶壳洗净,洒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

4.年夜饭中还要吃肉丸(圆)、鱼丸(圆)加上家人欢聚 - 合称“三元”,等于合家团圆.

有的地方则是排骨汤加肉丸 - 寓意“骨肉团圆”。

5.海蛎煎则有“兜金兜银”之意;

6.萝卜也不可少 - 因其闽南语为“菜头”~则有“(好)彩头”(吉兆)之意;

7.春饼(薄饼)又称春卷,是年年有剩.又因其作料多样~以面皮包卷而成,寓意合家团聚;

8.豆腐谐音“富”~即丰裕富足;

9.鸡、则是大吉大利;

10.鱼,则为就是年年有余;

11.还要吃甘蔗,寓“节节甜,年年好”之意。(算命www.bmfsm.com)

要我说啊,12.喜庆的日子里~怎么能少的了酒?即使平日不擅饮酒,即使性情内敛含蓄 - 可这喜庆的时刻,只需开怀畅饮,真个是“岁月逢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13.排骨炖萝卜干汤、既有排骨——年年攀登的寓意,又有萝卜(闽南语称为“菜头”)——“好彩头”的寓意...

14.闽南人在围炉时用的蔬菜,一般也能切,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吞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平安...

还有,年夜饭中的每盘菜肴不要都吃光,要剩点下来~闽南语中的“剩”同“春”谐音,有“迎春”的意思。

闽南人的除夕“围炉”,可谓是把家庭亲情、天伦之乐、期盼祝福统统融于“吃”中。

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也可见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闽南文化的独有特色。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