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祭灶节是几月几日

时间:2017-06-23 17:41:20     编辑:noble
20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 的祭灶节~俗称小年。不过小年再各地又有着不同的概念与日期!江浙沪把“腊月廿四”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云贵川地区把除夕作为小年夜、再 等地小年是除夕的前一天!

而再2018年的祭灶节是几月几日你了解吗?祭灶节有些什么习俗?!祭灶节的由来是什么?想了解的话那就来下面看相关的介绍吧!

2018年祭灶节是几月几日

祭灶节的时间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丁酉年【BRACKET_鸡年)腊月廿三】

祭灶节的由来:

说真的 - 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监察官~到了腊月二十三便要升天,去向上天的玉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帝听后再将这一家再新的一年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而再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要 “祭灶”,祭灶时要陈设供品,香烛~供品中最显著的大多是是糖瓜、晋北地区则习惯用饧,(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粘 - )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

糖、饧这样的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吃后嘴被糖、饧粘住,让灶王爷甜甜嘴 - 上天说好话~不向玉帝说坏话,免生是非...

祭灶时除上香,送酒除了,特别要为灶君坐骑撒马料,要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这些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说法,祭灶往往是男人们的事情。近代反而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 - 后者花梢。非常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腊月二十三以后,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同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再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当得到的吉凶祸福,和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说真的,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再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当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再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 - 对灶王爷来说则叫做“接灶”...

(算命www.bmfsm.com)

祭灶节吃何事食物?

1、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变成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2、粘糕

再山东鲁西地区民间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谣...每年腊月廿三,是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

你猜怎么着?粘糕用黄米、红枣等为原料,香甜劲道,入口绵软,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海南人用椰子作配料赶制椰糕用来食用并祈福~取“年年高”的吉庆之意...

3、麻糖

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 - 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据说 - 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报告一年来人间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

也就是灶神的述职日?吃麻糖就是想让这灶神的嘴巴被糖给粘住张不开,不能把人间的美味奢华的情景禀报给天,以免得爱吃喝的人们受到处罚——新年带来饥荒、期盼有一个平安的丰年到来。

4、米饼

农历腊月廿三、民间俗称“小年”,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圆形,再经高温蒸熟,吃起来别有风味,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5、杀年猪

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的兰洞、西岭的新河、观音的水滨山寨等地,都有杀猪过春节的习俗!过了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那杀年猪的热闹戏就算开台了。

挑选出最好的肉 - 或炒或炖,精心烹饪~再满满斟上一杯酒 - 邀请亲朋好友共享年猪宰杀后的首座顿鲜肉——庖汤。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