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赏月溯源和历史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 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成了民间的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
那么您知道关于中秋赏月溯源跟历史是怎样的吗,中秋赏月的相关习俗又有哪一些?!下面不妨来看为您整理的吧!

中秋赏月溯源与历史
中秋赏月溯源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 - 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里面。
稽于天道 - 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
为啥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
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从渊源上说 - 中秋又是“祭月节” - 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
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各式各样,导致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 - 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从科学观察来看 - 秋季地球和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 - 而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意思是显得更加清新 - 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为适当时节.
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中秋赏月的历史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什么时候,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
”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 - 玉盆盛水欲侵棱。
夜深尽放家人睡 - 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越发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 - 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算命www.bmfsm.com)
你猜怎么着?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上,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中秋赏月的相关习俗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首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
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
记载:“月光马者 - 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 - 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 - 市肆间多卖之者。
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同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
兔爷儿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
”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
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 - 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
想起来真是,南纸店 - 香烛也有出售的. 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 - 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
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与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 - 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
它虽为拜月的供品 - 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概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 - 摆的极为热闹。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要的是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 - 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 - 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xianggang 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 - 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再说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 - 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 - 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
另一方面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 - 内点蜡烛也就是说成,光芒淡雅。
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容易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这事儿说来话长,另外南方还大面积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 - 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在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 - 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相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很有爱国的思想!
福建晋江还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同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
差不多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压制 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 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xianggang 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同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xianggang 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
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 - 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
事有巧合,此举居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信仰崇拜 成份 - 但 是龙的故土~在xianggang 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
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相当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什么的!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
傣族传说 - 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 - 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
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 - 升向天空 - 继续发出柔与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
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区别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
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
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 - 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 - 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 - 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 - 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 - 标记社树,也作月神下凡同上天的梯子 - 此地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
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 - 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以...的身份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 上一篇:中秋节最为适当赏月地方
- 下一篇:中秋赏月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