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玩花灯

时间:2016-09-10 14:56:41     编辑:Ky02
20

中秋节有很多民间的风俗活动、传统的习俗就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而游戏活动主要就是“玩花灯”,哪么中秋节为什么要玩花灯呢?

全国各地中秋节的玩花灯习俗又有哪些不同?下面试试看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中秋节为什么要玩花灯

你猜怎么着?

中秋节为什么要玩花灯

中秋节玩花灯习俗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来说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中秋没有像元宵节哪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形形色色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花灯

花灯 - 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 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大约绢成为灯笼的外皮~骨架习惯上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变成照明工具。 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 - 许多 的庙宇中,灯笼也是挺常见的物品。 花灯是 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 - 兼具生活功能和艺术特色.花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 - 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现代社会多于春节、元宵等节日悬挂,为佳节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花灯的起源

其实吧、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 历代花灯的制作非常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 满街珠翠游村女 - 沸地笙歌赛社神 - 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全国各地中秋节的习俗:玩花灯

在广州、xianggang 等地 - 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还有还有放天灯的、就是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算命www.bmfsm.com)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不复杂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

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就算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好懂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还有南方还普遍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 - 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 - 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在一块儿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 - 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还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挺有爱国的思想!

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同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

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 - 这种反抗虽被压制 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同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