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不同的传统节日其实节日中的传统习俗都会有不同~而每一个节日都在不同的时间 - 大体而言节日中的风俗也跟季节时间有关系、而你了解在九九重阳节中的传统风俗有哪一些吗?
这些风俗的特点是怎样来的呢?为什么要在重阳节做这种事?倘使你还不了解的话那就来下面看相关的内容介绍吧!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一、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 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二、登高
重阳节第一步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 - 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三、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称得上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四、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五、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 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六、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因此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跟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算命www.bmfsm.com)
重阳节喝什么酒的风俗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同样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节很早就有喝菊花酒的习俗,但其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起于上古,由杜康创造、另一说是起于汉初,源自宫廷。
但不论何种说法,将菊花与酒紧密联系、并赋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陶渊明。陶渊明一生酷爱菊花跟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魏晋过后唐代也盛行饮菊花酒。权德舆《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诗云:“草露荷衣冷 - 山风菊酒香”.
历代文人雅士喜好菊花酒,这一方面和菊花酒的健身功益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士大夫对菊花人文风格的大力推崇有着紧密联系...
当然茱萸跟菊花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行插!如《梦梁录》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姑假此两物服之 - 以消阳九之厄!
”而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可见除了饮菊花酒外面还有簪菊花的习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头上外面还能吃,也可佩带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等.
这种习俗后来推进成多种变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挂菊花枝叶或贴剪纸、说不定把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状来相赠佩带等...
综上内容所述得出,重阳节的习俗一般都有以下几个、那就是赏秋、吃重阳糕,赏菊,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等,这些传统的习俗只感觉出来在我国的重阳节中,而重阳节在我国是很关键的一个节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其中的寓意就是因“九九”有长久、长寿之意。
- 上一篇:九九重阳节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 下一篇:重阳节为什么叫老人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