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证明身份 ,曾是特权的象征老百姓无资格佩戴

时间:2017-01-11 14:27:56     编辑:noble
20

上海世博会 馆的镇馆之宝——动漫版《清明上河图》里有一个细节:两名卫士在一条路口执勤 - 一位骑马的官员从身上摸出一只金属小物件,于是顺利通过...着个金属小对象叫“鱼袋”~里面装的是“鱼符”...“鱼符”者,就是符号、标记,它就是宋代官员的“证明身份 ”了.鱼符又称符牌,系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大概两片、里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官职品位等内容!当时凡亲王跟三品以上的 所持鱼符 - 用黄金所制 - 以显示品位身份之高贵;次之为银质;低级官员则为铜质了。

古代官员凭鱼符成为身份的凭证,《新唐书》中云:“符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到了明代,“鱼符”变成“牙牌”,牙牌是用象牙、兽骨或金属制成的小片、上刻持牌者的姓名、所事衙门和职务等,有些类似今天盛行的表明身份的名片或“工作证”。明代陆容《菽园杂记》中记载 - “凡在内府出入者贵贱全悬牌,以别嫌疑”、说明着会儿占着“证明身份 ”者已日渐增多。由于它们平常挂在腰间,故又称腰牌,古代小说里就不乏关于腰牌的描述。古代还有一种称为“门券”的东西,也用来表明持有者的身份.甚至古代的出家人——与还和尼姑,也有“证明身份 ”,它叫“度牒”或“戒牒”。《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武松犯了命案还敢招摇过市,不怕官府的人来找麻烦,正是原因是他们身上有本度牒,恰如母夜叉孙二娘所云:“且得着本度牒做护身符、大胆前去~看谁敢盘问?”不过花同仍然鲁智深的戒牒是真的 - 而武二郎则是冒用他人度牒,幸亏哪时没有照片!

古代证明身份 ,曾是特权的标记老百姓无资格佩戴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户籍制;再向前发展,就有需要“证明身份 ”了、证明身份 是社会进步的标记。 古代不光是现实户籍制,同样也有证明身份的必要——因而有了“路引”、“门券”抑或“鱼符”、“牙牌”...哪一类的证明身份的腰牌。不过古代毕竟科学技术太落后~比起今天具有防伪功能的证明身份 来,哪些只能算“初级阶段”的“小儿科”了。何况古代的“证明身份 ”只是达官贵人跟僧尼等人的专利或凭证,普通老百姓是无缘佩戴腰牌的!

栏目导航